38度发烧友--38Hot Volt-Nut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电源哥

发现一只精度如此之高的国产电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8 21: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hldiy 的帖子

hldiy:

这个不算是巧合,也不喜闻乐见,[s:28] (2012-02-08  10:04)
这个可是π值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9 08: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longshort 的帖子

longshort:呵呵,年轻人吧?说话挺冲的,您要是让我拿数据出来瞧瞧,没准我还立马就打趴下了。
活了大半辈子还真没怎么吹过牛,今儿得着个机会吹点儿小牛,看看90年生产的RX12-2型的10K啥水平:

....... (2012-02-08  15:20)
不是常用的锰铜材料的吧?是不是订制/特制的?能否出几个让我见识见识、测试测试?如果是锗锰铜的那就是绝对的好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9 09:4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掺和一下,不如longshort兄把测试用的器材、环境介绍一下,让大家参详一下。或者直接找个中间人做个权威的测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9 11: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相信longshort的测试手段.
准不准,结果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我想学习的是他的方法与思想.
成天拿专业"术语"或名"名词"之类的东西写文章,未见得真正理解撑握了"电"的科学.

拥有N支钢笔,不一定能写出好字.只有一笔,说不定也能写出象模象样的好字.
拥有高位表的人,未见得懂得高位表的实际应用.仅拥有指针表的人,未见得是电盲

学会了使用牛顿运动定律,可以计算出1%精度的天象,也可以计算出0.001%精度的天象,虽然精度不同,但科学思想及方法是相通的.

我 反 对 嘲 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9 11: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 longshort的 测 试 结 果 不 认 同 的 ,拿 出 有 效 理论 , 方法,  实验  论 证 ,而 不 该 是 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9 12: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xjw01 的帖子

xjw01:对 longshort的 测 试 结 果 不 认 同 的 ,拿 出 有 效 理论 , 方法,  实验  论 证 ,而 不 该 是 笑 . (2012-02-09  11:39)
1.没有人嘲笑longshort,只是怀疑。
2.多家RX71生产厂家的技术指标是温度系数<=25ppm/K,有的厂的是50ppm/K。而且更好的RJ711才是5ppm/K、2ppm/K。。。
3.如果longshort的是定制的、特制的,当然可以要求更严格的温度系数,甚至可以要求匹配到1ppm/K,但对于市场上通常买到的通用品,能保证25ppm/K即已算合格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9 12: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youngliu 的帖子

youngliu:1.没有人嘲笑longshort,只是怀疑。
2.多家RX71生产厂家的技术指标是温度系数<=25ppm/K,有的厂的是50ppm/K。而且更好的RJ711才是5ppm/K、2ppm/K。。。
3.如果longshort的是定制的、特制的,当然可以要求更严格的温度系数,甚至可以要求匹配到1ppm/K,但对于市场上通常买到的 .. (2012-02-09  12:09)
longshort的性子我是了解一些的,要说服他并不容易。
不过,我觉得他做实验挺认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9 12: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图像.JPG 我手上其实也有两只79年产1W 101.5ohm0.1%的RX71铝外壳电阻的(标志是一只海燕和一个ohm符号),温漂就很大,所以我对它没什么好感。刚才手痒,拆了它。密封比RX70要好,可能电阻丝没用好材料 新图像.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9 16: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xjw01 的帖子

xjw01:我相信longshort的测试手段.
准不准,结果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我想学习的是他的方法与思想.
成天拿专业"术语"或名"名词"之类的东西写文章,未见得真正理解撑握了"电"的科学.

拥有N支钢笔,不一定能写出好字.只有一笔,说不定也能写出象模象样的好字.
.. .. (2012-02-09  11:27)
说得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9 17: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youngliu 的帖子

youngliu:这个的温度系数怎么这么大了?温度系数结果能分辨到0.001ppm/K,不确定度有多大? (2012-02-08  18:40) 
温度系数的结果是计算的关系,电子表格本来就可以加入公式嘛。三位小数只是设置的显示三位,并非一定能达到这个精度。实际使用数据的话可以只取一位,但放在文件中保留的话,对使用更有利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9 17: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xjw01 的帖子

xjw01:我相信longshort的测试手段.
准不准,结果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我想学习的是他的方法与思想.
成天拿专业"术语"或名"名词"之类的东西写文章,未见得真正理解撑握了"电"的科学.

拥有N支钢笔,不一定能写出好字.只有一笔,说不定也能写出象模象样的好字.
.. .. (2012-02-09  11:27)
我也相信longshort已经尽力做到了最好,但限于实验条件和方法,结果的可信度到底有多高、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可能并没有很好地做过评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米不好也难做出好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9 17: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youngliu:
longshort测试电阻的温度系数时以什么电阻做基准,电阻基准的温度系数有多大?或者所处的环境温度足够稳定以至于电阻基准的阻值变化低至亚ppm级?
测量前,先做了个带电位差计的恒流源,由于稳定性未知,从本月4日初调完成后开始老化。连续几日的运行看来还算稳定,做桥接的200mV档显示尾数大约3~5秒变动一个字,十秒左右可以读取一个中心值。中心值大约在一个小时后可能变动4~8个字,在二十分钟的时间内基本上保持中心值的变动在正负两个字左右。


我用了FLUKE的1K塑封,有三个,用其中两个来对我的恒流源暂时标定下。
截图00.jpg

其中002号:
54_002实物.jpg

9:54时:
56_002_0954.jpg

11:22时:
57_002_1122.jpg

11:59分时:
58_002_1159.jpg

13:16分时:
59_002_1316.jpg

13:33分时:
60_002_1333.jpg

14:56分时:
61_002_1456.jpg

这是今天对恒流源做的记录,看起来离散不算太大。

至于“亚ppm级”,我想在足够短的时间内通过加热的方法测出被测器件的漂移值,测试设备本身的影响就可减到最小。“亚ppm级”的说法可不是我想说的,就算是零点几个ppm也还是ppm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9 17: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youngliu:
我坚信,锰铜的特性不会因longshort的测试结果而改变!

是的,这是东阳三星的RX71电阻中说到内容:
RX71精密线绕电阻(RXJX).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9 17: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longshort 的帖子

youngliu:

不是常用的锰铜材料的吧?是不是订制/特制的?能否出几个让我见识见识、测试测试?如果是锗锰铜的那就是绝对的好货了

锗锰铜有这个可能,上帖的照片中有说明。

参数看起来比较差的1K是这样的:
08_1K0W.jpg

300欧和10K这两种是这样的:
09_300_0.05.jpg

10_10K_0.1.jpg

显然标法不同,似乎表示内在质量也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9 17: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cuison:
我也来掺和一下,不如longshort兄把测试用的器材、环境介绍一下,让大家参详一下。或者直接找个中间人做个权威的测试。

这是用恒流源加电桥方式做的测试。新完成的恒流源如图,有时间的话再另帖详述:
50_老化中的成品.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9 17: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xjw01 的帖子

xjw01:我相信longshort的测试手段.
准不准,结果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我想学习的是他的方法与思想.
成天拿专业"术语"或名"名词"之类的东西写文章,未见得真正理解撑握了"电"的科学.

拥有N支钢笔,不一定能写出好字.只有一笔,说不定也能写出象模象样的好字.
.. .. (2012-02-09  11:27)
谢谢xjw01的支持,其实现在做测试用的这个恒流源也是受了你的启发,把简单的电位差计做在一起了。我想在共同的爱好前提下,互相启发和支持是最有效推动自己前行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9 17: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youngliu 的帖子

youngliu:我也相信longshort已经尽力做到了最好,但限于实验条件和方法,结果的可信度到底有多高、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可能并没有很好地做过评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米不好也难做出好饭 (2012-02-09  17:35)
谢谢您的点评,机器还只是刚刚做出来,正在老化中。我想结果的可信度主要体现在稳定性上面,准确度如何还待持续时日的烤机和统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9 18: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longshort 的帖子

longshort:温度系数的结果是计算的关系,电子表格本来就可以加入公式嘛。三位小数只是设置的显示三位,并非一定能达到这个精度。实际使用数据的话可以只取一位,但放在文件中保留的话,对使用更有利些。 (2012-02-09  17:14)
由于你的电阻测试数据只分辨到1ppm,温度测量的准确程度估计也难达0.1度,因此,温度系数的计算结果只能有一位有效数字,最多保留两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9 23: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货色也是号称2PPM的
IMG_4456.jpg
IMG_447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0 00: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xjw01 的帖子

youngliu:

1.没有人嘲笑longshort,只是怀疑。
2.多家RX71生产厂家的技术指标是温度系数<=25ppm/K,有的厂的是50ppm/K。而且更好的RJ711才是5ppm/K、2ppm/K。。。
3.如果longshort的是定制的、特制的,当然可以要求更严格的温度系数,甚至可以要求匹配到1ppm/K,但对于市场上通常买到的通用品,能保证25ppm/K即已算合格了

我设计了一个测试环境,并粗略测试了一个 RX70 电阻,可惜没有得到长短老师的 <0.5ppm 的结果,TC 大约是 6.65ppm,在 10-50 度区间单调。为了使测试结果可信,升温和降温都进行了完整的记录,我想这个测试设计上应该是可靠的?这里还望 xjw01 老师,长短老师和 youngli 版主指点,如果可以我明天多测试几个典型的电阻看看。

测试方法:
将电阻用网线接成 4 线凯尔文接法,网线似乎绝缘不错,适合高精度的测试,然后将被测电阻至于自制的小恒温槽中,恒温槽的温度设置为 50 度,有足够的说服力。
DSC05122.jpg

将被测电阻、热敏电阻和参考电阻接入 3457A 的 4 线复用器 44491A 选件中,并编写程序同步采集温度、被测电阻和参考电阻值
DSC05123.jpg

测试表明,整个过程 3457A 读取参考电阻的阻值不变,因此测试过程应该是可信的,经过升温、稳定、降温过程后绘出图表(蓝色:RX70 电阻阻值;红色:温度)

d2b967c1554e152493eaae39c246df70.jpg

温度系数单调,温度系数大约是 6.65ppm/度
cb37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0 06: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哇!这么馋人的设备!测试结果应该是可信的,我觉得不管设备怎样,只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间段内测出的结果应该是可信的,与真值的差别,那只是准确度的问题。另外,RX70我这里也不少,但是都还没时间测,各地生产的同一规格或者一家厂的不同时期产品都会有区别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0 09: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longshort 的帖子

longshort:哇!这么馋人的设备!测试结果应该是可信的,我觉得不管设备怎样,只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间段内测出的结果应该是可信的,与真值的差别,那只是准确度的问题。另外,RX70我这里也不少,但是都还没时间测,各地生产的同一规格或者一家厂的不同时期产品都会有区别的。 (2012-02-10  06:37)
测试结果是否可信更取决于测试的方法而不是设备 我主要是用恒温槽更好地让测试环境/被测电阻保持温度一致,并且通过低-高-低变温过程记录曲线以确定温度系数是否存在变化,是否跨越零温度系数点而导致结果的不可靠,但使用仪器在这里并不是最重要的,在 38 的各位大佬看来,3457A 那是相当烂的一台表了

长短老师和 xjw01 老师使用电桥式电路扩展了测量结果中的分辨率,在思路上是严谨的,对于两位老师测量出一些线绕甚至色环金属膜电阻有极好的表现这个结果,我也觉得很好奇,当然我这里有一个建议就是测试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的,两位老师可以(趁天冷)把那些让 38 上各位大佬大跌眼镜的电阻寄几个给我重复测试一下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0 11: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种方法应得到一致提结果。
即,不同的方案、理论,应得到一致的结果,这才是自恰的。
为了确定结果是否可靠,我常常采用多种方法互相验证。
测温漂,我采用多种方案测量
1、烙铁热+VC9806,估测法
2、手加热+VC9806
3、手加热+LCR数字电桥
4、热风机+温度探头+VC9806
5、热风机+温度探头+LTC2400
6、手加热+192表
7、电桥法+烙铁加热或热风机
8、冰箱降温法
……

等等,均得到一致的结果。由于不同的方案,精度不同,但结果差不了多少。
如,某种方法得到5ppm/K,另种不会跑到50ppm/K,一般相差在100%以内

用数字电桥,反应速度快,降温、升温过程可以直接看出是否单调。

RX70电阻的温漂比192表内部的电阻档上臂电阻(大于10ppm/K)温漂小。所以我用RX70代换192表内部的一个电阻,使得200k档不会乱漂。

金属膜电阻的温漂小于10ppm/K并不奇怪的。你买一些直正的金属膜铁脚电阻试一下就知道了。大部分是小于50ppm/K的,有一部分会小于10ppm/K。如果你测到一个小于10ppm/K,你还会发现,一整排的温度系数都差不多。
金属膜电阻的老化性能较差,所以不可加温过多。


你上次测的金属膜电阻温漂大,实际上,那个电阻不是金膜的。很可能是金属氧化膜的,或炭膜电子阻。金膜氧化膜与金属膜色环电阻,外观差不多,但温度系数相差几十倍。前者是几百ppm/K,后者大多小于30ppm/K,少量大于50ppm/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0 11: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xjw01 的帖子

xjw01:多种方法应得到一致提结果。
即,不同的方案、理论,应得到一致的结果,这才是自恰的。
为了确定结果是否可靠,我常常采用多种方法互相验证。
测温漂,我采用多种方案测量
1、烙铁热+VC9806,估测法
....... (2012-02-10  11:19)
是的,测试结果应该具有可重复性。不过你的一些测试方法我还是担心温度不是很均匀,所以设计了恒温槽变温测试的方法。

另外我手里的铁脚电阻就那么一批,下一批买的是“可能是”铜脚的一种色环了,下午我随机挑几个测试看看,那批铁脚的电阻实在是很郁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0 11: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恒温槽会准一些。
不过,我们常常只需一位有效数字即可。恒温槽反而影响了筛选元件的效率。

我用LCZ1062电桥结合手加热,十几秒钟就可以测出温漂,虽然精度有限,但速度快,效率高。


建议用手热即可。把万用表置为高速状态。当然,要估测一下手的温度。如,手的温度32度,环境温度是16度,加热电阻可以得到16度温度,但是实际上无法升高16度,因为热平衡时间长,建议减小10%至20%,即按14度温升计算即可。

RX70用手加热没有什么效果的,太大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0 11: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手冰谅,应用热水汤手3至5分钟

手可以恒温较长的时间,不是一两分钟,可以达到几十分钟。有的人,一整天都恒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0 12: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方法都不错呀,但对低于室温的采集点,恐怕都无能为力了吧。
提供个方式,欢迎拍砖

用保温材料包裹一个储水装置,比如一个容积较大的杯子。
在杯子里装入冷水,不够冷的话,加冰块。
需要加温的话,往里面兑热水。。。。。哈哈
电阻放在一个密封塑料袋里面。沁入水中。

此法原理是水的比热较高,可以提供一个较长时间的温度短稳。

优点在于温度随意调节,不受室温限制。
无电干扰,对室温不造成影响,测试值可保证真实可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0 12: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hldiy 的帖子

hldiy:各位方法都不错呀,但对低于室温的采集点,恐怕都无能为力了吧。
提供个方式,欢迎拍砖

用保温材料包裹一个储水装置,比如一个容积较大的杯子。
在杯子里装入冷水,不够冷的话,加冰块。
....... (2012-02-10  12:00)
我想过用半导体冷热箱(汽车冰箱),但实验发现很容易结露,可能是因为广西这边空气湿度一般比较大的缘故,而且结露没有什么比较好的对付方法,因为它不像空调,可以很容易排除蒸发器上的水分而让空气保持干燥,冷热箱是封闭的,就没有这个办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0 12: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lilith 的帖子

lilith:我想过用半导体冷热箱(汽车冰箱),但实验发现很容易结露,可能是因为广西这边空气湿度一般比较大的缘故,而且结露没有什么比较好的对付方法,因为它不像空调,可以很容易排除蒸发器上的水分而让空气保持干燥,冷热箱是封闭的,就没有这个办法了。

(2012-02-10  12:06)
汽车冰箱我买了一个,用了一两次就扔在一边了

水浴是比较理想的均温方式,加冰块达到制冷目的也很容易实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0 12: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搞一个大一点的保温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