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ngliu 发表于 2011-6-19 11:13:33

1MHz以上都不是基准器件自身的噪声了,测到1GHz也没有用

suny-hyb 发表于 2011-6-20 09:35:49

引用第57楼jj3055于2011-06-1907:54发表的:


标定就是3456配合7V标准进行标定,老化就是一天一天测,低频和超低频噪音就是用6871和3456测试,宽带噪音用示波器测试.就这么简单. https://bbs.38hot.net/images/back.gif


---------------------哦

youngliu 发表于 2011-6-20 10:25:27

三个问题:
老化的参考是什么?
6871本身噪声不小,3456只有6位半,分辨力不足,如何测量LTZ的低频噪声?
宽带示波器本身噪声不小,少有低于0.5mV的,如何测噪声低于300uV的基准的宽带噪声?

lilith 发表于 2011-6-20 10:41:54

引用第62楼youngliu于2011-06-2010:25发表的:
老化的参考是什么?
....... images/back.gif


我觉得至少应该每三个月到半年,把自己的参考基准拿去有条件的地方对比一下比较好吧

hldiy 发表于 2011-6-20 11:08:56

业余条件下也只能做一个用料超好的基准,作为自己的主机准,用来传递标准了。
这个主机准两三个月重新标定一次是必须的。
基准这玩意太难伺候了,就是有了几台9位半,最终要解决的问题还是“鸡和蛋”的问题。

示波器分辨基准噪声基本不可能,只能模糊的看到“有与没有”。
低频噪声用业余手段恐怕根本没法实现。

hldiy 发表于 2011-6-20 11:12:58

据说老大标定LTZ的7v板子,只标定到六位半分辨率,再高了没用。
我感觉6.5的表短期能相信的也只有5.5位,长期4位。再高的位数也没用。

lilith 发表于 2011-6-20 11:38:23

引用第65楼hldiy于2011-06-2011:12发表的:
据说老大标定LTZ的7v板子,只标定到六位半分辨率,再高了没用。
我感觉6.5的表短期能相信的也只有5.5位,长期4位。再高的位数也没用。 images/back.gif



我曾经把 6851 观察 thy888 的恒温 263 断续的一两个月的记录做成图表,发现有大约 1ppm 上下,无规则的浮动,虽然有同步记录环境温度和湿度,但好像找不到什么必然关系(每次记录前都做 INT CAL,实际上环境温度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作为对照,我自制的 LTZ 统计 10V 也差不多按照同样的比例浮动。也就是说,绝对准确度很难追求长期可靠,1ppm 级别的?

不过有意思的是,每隔几个月,6581 记录的恒温 263 将会在一个相当长的记录周期中,始终比上一个记录周期小 1、2 个 ppm,此时我把 263 送回 thy888 处重新标定,基本上新的标定值对比上一次标定值,符合 6581 记录的一个周期的变化量。也就是说,至少这一台 6581 内的基准的时漂已经变得很小了,而 thy888 的恒温 263,因为是去年制的,还处在比较快的老化过程中

youngliu 发表于 2011-6-20 11:44:37

888做恒温263基准用的元件也都是老货了,不应该还有这个快速老化过程。应该是焊接应力消除过程吧?

hldiy 发表于 2011-6-20 11:57:25

理论和实践之间永远是有相当大的误差的。我相信是整体恒温加速了老化。
曾经听说两只202z做的263也在半年之内老化了1ppm,这1ppm不是初始的老化。

youngliu 发表于 2011-6-20 12:01:27

不连续通电不好评价老化,对比基准、开机特性、环境温度都可能造成误差

jj3055 发表于 2011-6-20 12:08:54

引用第62楼youngliu于2011-06-2010:25发表的:
三个问题:
老化的参考是什么?
6871本身噪声不小,3456只有6位半,分辨力不足,如何测量LTZ的低频噪声?
宽带示波器本身噪声不小,少有低于0.5mV的,如何测噪声低于300uV的基准的宽带噪声? https://bbs.38hot.net/images/back.gif



老化的参考是自己的一台基准,另外有6个对比跟踪,如果主基准和副基准的值出现1个字的变化,则主基准需送权威标定。主基准标定回来后,做为参考,重新测量副基准参考值。

低频噪音我要求低,我只要求不要有超过10UV也就是1PPM的噪音即可,超过1PPM噪音说明基准可能存在低频振荡,或者巨大的不稳定因素。对于同一版基准,只要送一片去老大们那里用3458测量低频噪音即可,其它板子参数不会差别太大。

示波器的噪音水平没有你想象的高,你用过就知道,我的COS5041短路噪音基本就一直线稍微模糊点,估计可以到100uV,就算接1K电阻,也就200uV左右。如果用放大器前级放大,观察LTZ1000的宽带噪音足够了。我很难想象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认为LTZ1000电路的宽带噪音很小。不知道有几个人测试过。

hldiy 发表于 2011-6-20 12:10:36

我还是没明白基准的二次上电怎么会有回复时间,到底什么因素导致的二次上电与原来不一样?
等高手解答。

jj3055 发表于 2011-6-20 12:14:26

引用第67楼youngliu于2011-06-2011:44发表的:
888做恒温263基准用的元件也都是老货了,不应该还有这个快速老化过程。应该是焊接应力消除过程吧? https://bbs.38hot.net/images/back.gif


我从来没有做过263的,不知道263的老化,但是我用老元件做的LTZ1000的7V,前一周老化超10PPM的也有,第一周动两三个字的可以抓出一大把,前一周动好之后,开始进入缓慢老化阶段,半年后基本不动了。我至今已经做了150多个成品LTZ1000的7V了,感觉要达到LTZ1000的超级稳定水平,至少要老化一年以后。

jj3055 发表于 2011-6-20 12:21:39

引用第63楼lilith于2011-06-2010:41发表的:


我觉得至少应该每三个月到半年,把自己的参考基准拿去有条件的地方对比一下比较好吧 https://bbs.38hot.net/images/back.gif

是的,但是经常标定老是要麻烦别人,不好意思,我想出了主副基准的做法,一台用料讲究,历史筛选出最好的基准作为主基准,另外几台作为副基准,副基准在主基准标定后,利用主基准为标准标定出值。以后定期对比主基准与几台副基准的值,主基准应该与大多数副基准的值保持一致性,如果一致性出现问题,则应该重新把主基准送权威标定。

lilith 发表于 2011-6-20 14:41:44

引用第67楼youngliu于2011-06-2011:44发表的:
888做恒温263基准用的元件也都是老货了,不应该还有这个快速老化过程。应该是焊接应力消除过程吧? images/back.gif



应该是,凌特有个文献就提到焊接应力对基准的影响,至于整体恒温的影响就不好说了,相对于 6581 的基准,只有 LTZ 自己内部是恒温的,虽然温度应该更高,但外部电阻都不是,而且爱德万还很奢侈地都用了金封电阻做外围,对比 lymex 老大那台只有一个 还真是会省料阿。



https://bbs.38hot.net/p_w_upload/Fid_2/2_3_d4950b1b9a4b54a.jpg


整体上也是,明显省料



https://bbs.38hot.net/p_w_upload/Fid_2/2_3_88e475cabccbe9f.jpg

youngliu 发表于 2011-6-20 14:46:58

引用第70楼jj3055于2011-06-2012:08发表的:



老化的参考是自己的一台基准,另外有6个对比跟踪,如果主基准和副基准的值出现1个字的变化,则主基准需送权威标定。主基准标定回来后,做为参考,重新测量副基准参考值。

....... https://bbs.38hot.net/images/back.gif


10uV噪声对LTZ10007V来说是1.4ppm了,不是1ppm。另外,10uV是Vpp还是Vrms?

lilith 发表于 2011-6-20 14:54:47

引用第69楼youngliu于2011-06-2012:01发表的:
不连续通电不好评价老化,对比基准、开机特性、环境温度都可能造成误差 images/back.gif



恒温 263 是连续通电的,但我自制的对照组 LTZ,以及 6581 就不是了,对照组和 263 之间的电压差有很好的维持关系,而 6581 的测试结果有很大的随机性,这个随机性就不知道作何解释了,开机重复问题,环境问题?

至于环境温度,根据从冬天最冷时大约 3 度到现在 39 度气温的记录看来,6581 读 thy888 的 263 读数变化,不大于 1ppm 只能说,INT CAL 是很有效的消除至少是环境温度变化影响的手段了。当然如果不做 INT CAL,6581 的温度系数,其实很大的。

jj3055 发表于 2011-6-20 15:06:00

引用第75楼youngliu于2011-06-2014:46发表的:


10uV噪声对LTZ10007V来说是1.4ppm了,不是1ppm。另外,10uV是Vpp还是Vrms? https://bbs.38hot.net/images/back.gif

你还是没有理解我的意思

wdexpert 发表于 2011-6-20 15:24:35

引用第71楼hldiy于2011-06-2012:10发表的:
我还是没明白基准的二次上电怎么会有回复时间,到底什么因素导致的二次上电与原来不一样?
等高手解答。 images/back.gif

二次上电的回复时间,可以理解为:齐纳,在强电场作用下,大量电子通过PN结所致的;
继续分析为:电子运动是会产生热能的,而热能的变化会使物体发生热胀冷缩的现象。
得到以下推论:二次上电,使得PN结产生微弱的热胀冷缩现象,从而引起PN结内部的微弱机械应力,
应力的结果是内阻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电压发生变化。

个人理解,请各位继续分析。

youngliu 发表于 2011-6-20 15:51:58

“低频噪音我要求低,我只要求不要有超过10UV也就是1PPM的噪音即可,超过1PPM噪音说明基准可能存在低频振荡,或者巨大的不稳定因素”

确实不能理解你上面的这个结论。
电路低频振荡应该振幅不会小到uV级吧?在我的印像中,振荡形成一定要有正反馈,且环路增益大于1,在低频时发生振荡,振幅会增大到非线性限幅元件限幅(环路增益减小到1)为止。换句话说,OP、三极管的放大倍数在低频、超低频是很大的,发生振荡,其振幅必不会小。倒是高频时振荡幅度不会大。

jj3055 发表于 2011-6-20 16:06:51

其实你上面的回复就是我想说的,如果不存在振荡,低频噪音就是典型水平了,也没有测试的必要了,而低频振荡往往幅度很大,用万用表很容易观察到。

另外,如果存在1PPM的低频噪音,象HP3456这样的6位半表也能测试出来的。哪怕对于7V,尽管只有7uV,但足足能让分辨率为10uV的HP3456跳数了。

jj3055 发表于 2011-6-20 16:10:29

引用第76楼lilith于2011-06-2014:54发表的:



恒温 263 是连续通电的,但我自制的对照组 LTZ,以及 6581 就不是了,对照组和 263 之间的电压差有很好的维持关系,而 6581 的测试结果有很大的随机性,这个随机性就不知道作何解释了,开机重复问题,环境问题?

....... https://bbs.38hot.net/images/back.gif

我还真羡慕有INT CAL的表啊,我的HP3456只能手工进行“EXIT CAL”了。

lilith 发表于 2011-6-20 16:48:36

引用第81楼jj3055于2011-06-2016:10发表的:

我还真羡慕有INT CAL的表啊,我的HP3456只能手工进行“EXIT CAL”了。
images/back.gif


对于闭壳、GPIB 校准的表来说,都可以通过附加装置变成具有 INT CAL 的表的,我就打算给 3457A 开发一个内置的这个装置(正好就装在 3457A 选件位置) 我觉得这个计划不错,就是不知道有没有人感兴趣?原理和 6581/3458 的一样,通过用表自身测量自己的基准(当然这里也可以改为外部的一个 LTZ,比 3457A 的 LM399 好上很多)以校正温度系数。

hldiy 发表于 2011-6-20 16:58:30

回 82楼(lilith) 的帖子



很感兴趣。

我现在只能用表的数学计算功能让表减去自身的温飘。

suny-hyb 发表于 2011-6-20 19:29:53

引用第70楼jj3055于2011-06-2012:08发表的:



老化的参考是自己的一台基准,另外有6个对比跟踪,如果主基准和副基准的值出现1个字的变化,则主基准需送权威标定。主基准标定回来后,做为参考,重新测量副基准参考值。

....... https://bbs.38hot.net/images/back.gif


------------------搞基准,能大概、估计、应该?

suny-hyb 发表于 2011-6-20 19:36:26

引用第74楼lilith于2011-06-2014:41发表的:



应该是,凌特有个文献就提到焊接应力对基准的影响,至于整体恒温的影响就不好说了,相对于 6581 的基准,只有 LTZ 自己内部是恒温的,虽然温度应该更高,但外部电阻都不是,而且爱德万还很奢侈地都用了金封电阻做外围,对比 lymex 老大那台只有一个 还真是会省料阿。

....... https://bbs.38hot.net/images/back.gif

-------------小日本的表子,重料低能的多的是。如果重料就有高能的话,估计世界上的国家计量和精密的军工都用小日的表子啦。搞精密的东西不能靠估计,要数据说话。

suny-hyb 发表于 2011-6-20 19:40:47

引用第82楼lilith于2011-06-2016:48发表的:


对于闭壳、GPIB 校准的表来说,都可以通过附加装置变成具有 INT CAL 的表的,我就打算给 3457A 开发一个内置的这个装置(正好就装在 3457A 选件位置) 我觉得这个计划不错,就是不知道有没有人感兴趣?原理和 6581/3458 的一样,通过用表自身测量自己的基准(当然这里也可以改为外部的一个 LTZ,比 3457A 的 LM399 好上很多)以校正温度系数。 https://bbs.38hot.net/images/back.gif


--------------------好的LTZ基准应该不能光靠一台6.5/7.5三用表就能DIY出来的。看看thy888的263基准的DIY过程就用到了很多仪器。

jj3055 发表于 2011-6-21 00:34:26

多动动脑子就可以少用仪器。没有3458的年代阿波罗还是上月球了。

suny-hyb 发表于 2011-6-21 07:52:50

引用第87楼jj3055于2011-06-2100:34发表的:
多动动脑子就可以少用仪器。没有3458的年代阿波罗还是上月球了。 https://bbs.38hot.net/images/back.gif


--------------------看来人类的潜力是无限的,估计再多动脑子的话,回到石器时代一样能上水星.开来HP FLUKE 。。。。。。Lymex thy888&us是落伍的人群了。

longshort 发表于 2011-6-21 08:25:00

引用第87楼jj3055于2011-06-2100:34发表的:
多动动脑子就可以少用仪器。没有3458的年代阿波罗还是上月球了。 images/back.gif

非常同意,这不等于就此落伍了。好比动不动就拿仿真来说事,其实仿真一旦缺少某个条件就和实践完全不一样了。充分开动脑筋能得到很多仿真得不到的结果。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输出可接电容的LTZ1000  7V电路试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