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hui 发表于 2013-7-25 22:15:45

补充一下,仍拿OCXO举例,OCXO的稳定性随着tau值的提高而提高,比如0.01<0.1<1s<10s,超过一定值后老化率起作用,稳定度下降。

HGMETER 发表于 2013-7-25 22:44:31

ahhui 发表于 2013-7-25 23:12:52

HGMETER 发表于 2013-7-25 22:44
楼上朋友是不是搞精密时基的?这方面我涉猎的很少。看传媒说中国的北斗系统时基比GPS还高,这有可能 ...

我不是专业搞这个的,只是爱好而已。来这个帖子以学习为主。

对北斗的时基我还真不熟悉。Sorry.

youngliu 发表于 2013-7-25 23:26:04

ahhui 发表于 2013-7-25 22:15
补充一下,仍拿OCXO举例,OCXO的稳定性随着tau值的提高而提高,比如0.01

这是10811的短稳规格数据,0.001s的为何会比0.01s、0.1s、1s、10s的差呢?我觉得主要还是方法存在理论极限,Tav时间越短,频率、频差的分辨力不足

longshort 发表于 2013-7-26 06:15:25

1ms的短稳指标下降,应该与相位噪声有很大关系。

longshort 发表于 2013-7-26 06:21:02

HGMETER 发表于 2013-7-25 21:58
我发现有些人概念很混乱。这有点象时下传媒中提到的“正能量”这个词一样,它跟“美丽的温度、漂亮的 ...

还是就事论事吧,这里多数人都是以实验为主的。以实验数据来反证或者否定理论,比空对空要好得多。

ahhui 发表于 2013-7-26 08:59:32

本帖最后由 ahhui 于 2013-7-26 09:01 编辑

youngliu 发表于 2013-7-25 23:26
这是10811的短稳规格数据,0.001s的为何会比0.01s、0.1s、1s、10s的差呢?我觉得主要还是方法存在理论极 ...

影响晶振短期稳定性的因素比较多,比如热噪声(约翰逊噪声)、声子散射、电路噪声、温度的波动效应(尤其在控制点附近的温度)、随机噪声、晶振的应力,电压、振动、甚至磁场湿度等等。所以提高指标也是比较困难的。

好像有点跑题。

youngliu 发表于 2013-7-26 10:39:43

longshort 发表于 2013-7-26 06:15
1ms的短稳指标下降,应该与相位噪声有很大关系。

频率稳定度与相位噪声分别是时域和频域的表征方法,二者应该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

youngliu 发表于 2013-7-26 10:53:38

ahhui 发表于 2013-7-26 08:59
影响晶振短期稳定性的因素比较多,比如热噪声(约翰逊噪声)、声子散射、电路噪声、温度的波动效应(尤 ...

从网上看了一些介绍,几种常用的时域频率稳定度测试方法大概最高能做到10^-13/τ,也就是说1us到10^-7、1ms达到10^-10,0.01s到10^-11,0.1s到 10^-12,1s到10^-13,10s到10^-14。。。。。。

HGMETER 发表于 2013-7-26 16:08:39

longshort 发表于 2013-7-27 07:12:29

高压下的电阻器热稳定性不是惟一的因素,电压系数比温度系数增长更为明显。

熊猫38 发表于 2013-7-27 11:22:29

漂亮,楼主的看法,是我在这看到的最有思考的言论


LTZ1000要想恒温指标高,就需要与外部有温差,这个温差是多少恒温最佳我不知道(不具备条件测),我感觉最小也要在20°C以上,在一定范围内温差越大,反而有利恒温稳定、提高稳定指标。 LTZ1000的散热靠传导、对流、辐射。传导靠引脚传到电路板、辐射在表面发射、对流指外边空气流动。 这三种传递中,传导、辐射是比较均衡的,而对流就比较不稳定,热交换最快,影响最大。 为了精密恒温,尽量避免对流散热,加防护罩也就是这个作用。至于用绝热材料包裹起来,这没什么科学性,弄不好反而起反作用。

熊猫38 发表于 2013-7-27 11:31:51

longshort 发表于 2013-7-23 06:29
中空但防风的罩子是隔热效率最高的。干燥空气的热阻比有机玻璃的热阻约高二十多倍,比棉花、泡沫保温材料等 ...

不流动空气来保温

这说法真可笑

我来的不多,但每来一次就看你闹笑话

为什么要“保温”?       恒温<>保温

热阻大就好?             有加热没散热能保证热平衡吗?

楼主分析的这么清楚了,你不明白

longshort 发表于 2013-7-27 12:17:31

熊猫38 发表于 2013-7-27 11:31
不流动空气来保温

这说法真可笑


“可笑”也要拿出数据来笑话。你的数据呢?希望不是傻笑。

youngliu 发表于 2013-7-27 12:53:22

熊猫38 发表于 2013-7-27 11:22
漂亮,楼主的看法,是我在这看到的最有思考的言论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为什么LTZ1000的设定温度要比环境温度高?因为LTZ1000工作时是发热的,发热功率最少也约有4mA*6.6V+0.2*0.5=26.5mW,LTZ1000ACH的热阻400摄氏度/W,就会造成结温升10.6度。LTZ的恒温器只有加热没有致冷,所以恒温设定值必须高于环境温度至少10.6度。至于为何要高20度则是同时考虑到LTZ1000测温结Vbe的离散性,LTZ1000外部防风或保温罩尚有一些热阻,按理论计算留了一个余量。而如果用的是LTZ1000CH,则可将恒温温度设得更低一些。
将设计恒温点45度的装在内部35~40度的密闭环境得不到好结果而怪罪别人,并进而得出恒温65度甚至90度更好本就不是科学的态度。
拿6位半表用LM399与基准用途LTZ1000来比,简直没有一点精益求精的概念。

youngliu 发表于 2013-7-27 13:19:28

熊猫38 发表于 2013-7-27 11:31
不流动空气来保温

这说法真可笑


longshot说的并没有错,是你自己理解能力有问题了。另外,发泡保温材料、棉花、保温棉等都是将干空气分割成小块并通过让空气互不流通或减缓流通(减少对流)实现高效保温的。干空气应该是只比真空差的实用保温材料了
热阻大有热阻大的好,它能让你获得更大更均匀的温度场,恒温温度、环境温度相同的情况下耗电也小。冬天穿厚衣服是不是感觉全身都暖和?
当然如果发热体功率很大就不适合用太大的热阻,否则最低温升就会嫌太高了

HGMETER 发表于 2013-7-27 14:46:45

熊猫38 发表于 2013-7-27 15:33:00

youngliu 发表于 2013-7-27 12:53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为什么LTZ1000的设定温度要比环境温度高?因为LTZ1000工作时是发热的,发热功率最 ...

呵呵,果然是专家啊,还知道“所以然”

那就讨论讨论,“因为LTZ1000工作时是发热的”

因为?这是缘由?为什么要加热?

这是结果,不是缘由,你拿结果当理由这是“所以然”,

目的是稳定温度,最简单的是加热到环境温度之上,通过与环境温度差形成热平衡

反过来,若保持在零下10度是容易实现的话,“加热”就换成制冷了,达到稳定温度是目的

好的,再说说热阻,楼主已经说的很客观了,盲目的提高热阻是不对的

longshort提到比一般隔热材料热阻高的多的空气,让我很惊讶

过高的热阻会导致内部热累积,差一点是LT1000内部加热不工作,最严重的是热累积导致内部超出预设温度,这样即使不加热也降不下来

如同没有阀的高压锅

不要评价我的理解力,尽管我不在这常发言,但不代表我如你想象的那么幼稚






熊猫38 发表于 2013-7-27 15:35:52

HGMETER 发表于 2013-7-27 14:46
探讨问题最忌讳的是参杂个人情绪,不能理性的思考问题。诚然,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但盲人摸象似 ...

我在这观望一段时间了,除了版主和一些受过教育的,多数都是农民工{:140_303:}

longshort 发表于 2013-7-27 15:39:15

HGMETER 发表于 2013-7-27 14:46
探讨问题最忌讳的是参杂个人情绪,不能理性的思考问题。诚然,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但盲人摸象似 ...

电阻器的电压系数和温度系数的表达近似,为ppm/V,多用于高压电阻或高阻值的电阻器上。电压越高,电阻器的表面泄漏就越大,总电阻值就会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器的电压非线性,用电压系数来表示,具体可以参考lymex的文章中的第二楼:https://bbs.38hot.net/thread-4453-1-1.html

youngliu 发表于 2013-7-27 15:43:12

本帖最后由 youngliu 于 2013-7-27 16:04 编辑

熊猫38 发表于 2013-7-27 15:33
呵呵,果然是专家啊,还知道“所以然”

那就讨论讨论,“因为LTZ1000工作时是发热的”


如果你稍微对LTZ1000了解多一点,就知道至少它那个zener工作时有大约4mA电流,其稳定电压大约6.6V,这就会有26mW了,另个两个三极管各流过100uA电流,Vbe约等于Vce,大约0.5V。它们消耗的电功率基本上都要转化为热量。另外,将LTZ1000写成LT1000,就说明你并不足够了解它。

youngliu 发表于 2013-7-27 15:46:16

熊猫38 发表于 2013-7-27 15:35
我在这观望一段时间了,除了版主和一些受过教育的,多数都是农民工

不好意思,本版主恰好就是农民工,确实受教育程度低

熊猫38 发表于 2013-7-27 15:47:40

youngliu 发表于 2013-7-27 12:53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为什么LTZ1000的设定温度要比环境温度高?因为LTZ1000工作时是发热的,发热功率最 ...

鉴于你是版主,我就客气点

就我看到英国那篇文章,选择的是65度

若控温有”加热“和”制冷“两种手段,就没必要选择比环境温度高的稳定点了

lz1000或399选择高于环境温度,就是利用的环境温度低做负调节,这个因素是不能轻易破坏的

说个极端,在”没有散热“的条件下,每1mw的加热都是导致温度的上升。即使不再加热,温度也不该下降。这是恒温的思路吗?




熊猫38 发表于 2013-7-27 15:52:11

youngliu 发表于 2013-7-27 15:46
不好意思,本版主恰好就是农民工,确实受教育程度低

不用这么讲话,我对所有人都是讲礼貌的

我只是反对以错误的观点教化别人,我是说longshort,不幸你为他挡枪

HGMETER 发表于 2013-7-27 16:05:16

熊猫38 发表于 2013-7-27 16:07:40

youngliu 发表于 2013-7-27 13:19
longshot说的并没有错,是你自己理解能力有问题了。另外,发泡保温材料、棉花、保温棉等都是将干空气分割 ...

呵呵,冬天穿棉袄暖和?
暖和这个说法很有意思。人需要的不是热,是适宜的温度

冬天打球时候,人会脱衣服,因为身体发热,需要散散。

你让那器件不管天冷天热都穿棉袄,一厢情愿地”保温“,也不怕它中暑了?呵呵

熊猫38 发表于 2013-7-27 16:11:00

youngliu 发表于 2013-7-27 15:43
如果你稍微对LTZ1000了解多一点,就知道至少它那个zener工作时有大约4mA电流,其稳定电压大约6.6V,这 ...

”它们消耗的电功率基本上都要转化为热量“,你说的太好了

既然有热量,是不是还是得让让它散掉?

熊猫38 发表于 2013-7-27 16:16:27

youngliu 发表于 2013-7-27 15:43
如果你稍微对LTZ1000了解多一点,就知道至少它那个zener工作时有大约4mA电流,其稳定电压大约6.6V,这 ...

其实你和其他一些热友的文章我很欣赏,你们做的工作我也很敬重

但不要轻率的认为其他人都是没头脑。

我对这方面内容懂的有限,但我也在思考,呵呵

youngliu 发表于 2013-7-27 16:16:31

熊猫38 发表于 2013-7-27 16:07
呵呵,冬天穿棉袄暖和?
暖和这个说法很有意思。人需要的不是热,是适宜的温度



也许是我没说得太透彻,我本意是说冬天穿厚衣服之后,身体各部位温差不至于过大,获得一个各部位温差更小的体温。想必大家并不喜欢只有心脏是热的,其它部位都是冰凉的吧。

youngliu 发表于 2013-7-27 16:19:43

熊猫38 发表于 2013-7-27 16:11
”它们消耗的电功率基本上都要转化为热量“,你说的太好了

既然有热量,是不是还是得让让它散掉?

当然要散掉,但不是不受控地散掉,不是一下散得快,一下散得慢。增加保温层(热阻)就能让其散热速度更均匀。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LTZ1000电压基准的一些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