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度发烧友--38Hot Volt-Nut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hsmmxfhyp

如图电路,仿真时,不管接入的是R4(10K)还是R5(0.8K)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1 19: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仿真只是拿来仿欧姆定律,那就没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1 19: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8楼飞行器于2010-12-11  18:54发表的  :
        R_Line_1是输出电阻,这个电阻的主体通常不会在基准PCB上,而是驱动负载的连接线,或是测试线。脱离实际的仿真没有任何意义。
    我之所以没有注意到你7V参考地上是0欧,是因为我压根没想过你有这么“理想”的接法。实际PCB布线上,只要全部参考地一点接地,负载接近反馈电阻,你怎么仿都是那样。


我仿真的 R_Line 不就是负载和源之间的连接线/测试线吗???

前面已经说了,R_Line 是线路电阻的模拟,包含了 PCB、接线柱、外部测试线等等所有电阻的综合考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1 20: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9楼飞行器于2010-12-11  18:59发表的  :
你上面不是己经仿出来10mA输出负载调整率小于1ppm吗?你不妨按你的电路做做实验,外接一个1K负载(不是接在基准PCB上,是外接,用最好的线接长度就万用表笔的1/2吧)负载上接个开关,控制空载满载,如果照你的电路能成功。我出1万块买。


我只是针对楼主无法用 Multisim 仿真出 Load Regulation,而下面有人回复认为是仿真软件的问题,设计了一个可以仿真出 Load Regulation 的电路模型,然后从这个模型出手,再设计出一个仿真时 Load Regulation 足够低的模型,用这些例子说明仿真软件没有问题。

至于这个模型与实际的差距不在问题范围内,我也没有兴趣去做。当然要是哪天一不小心做出来了那我也不负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1 20: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加检流器不可能做出来,而且R_Line_1必须是恒定的。
这样的直流电路仿真应该在PCB层面,原理图没什么必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1 20: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3楼飞行器于2010-12-11  20:36发表的  :
不加检流器不可能做出来,而且R_Line_1必须是恒定的。
这样的直流电路仿真应该在PCB层面,原理图没什么必要。



你的意思是,我这个仿真模型中,R_Line_1 如果改变,会影响 R_Load 上的电压,仿真有影响,或者仿真不出来,但实际上很明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2 14: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4楼lilith于2010-12-11 20:45发表的 :




你的意思是,我这个仿真模型中,R_Line_1 如果改变,会影响 R_Load 上的电压,仿真有影响,或者仿真不出来,但实际上很明显?

有个前提,R_Line_1的主体实际上是从PCB外接到负载的一根电缆,肯定是在Rs_Line_1之后,不可能串在Rs_Line_1之前。
在实际的应用中,造成负载调整率的主要原因正是R_Line_1或者说是接到负载的电缆。
可以做个假设,R_Load1是台可以改变内阻的万用表,内阻可以选1K或是无穷大。R_Line_1就等于表笔和电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2 14: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5楼飞行器于2010-12-12  14:07发表的  :

有个前提,R_Line_1的主体实际上是从PCB外接到负载的一根电缆,肯定是在Rs_Line_1之后,不可能串在Rs_Line_1之前。
在实际的应用中,造成负载调整率的主要原因正是R_Line_1或者说是接到负载的电缆。
可以做个假设,R_Load1是台可以改变内阻的万用表,内阻可以选1K或是无穷大。R_Line_1就等于表笔和电缆。


你为什么要这个前提?我不是把反馈点通过 Rs_Line 两条电缆接到负载上了吗,这个前提不就不存在了吗?所以我的仿真自然是具有很小的 Load Regulation 有什么错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2 14: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6楼lilith于2010-12-12 14:17发表的 :



你为什么要这个前提?我不是把反馈点通过 Rs_Line 两条电缆接到负载上了吗,这个前提不就不存在了吗?所以我的仿真自然是具有很小的 Load Regulation 有什么错呢?

如果将Rs_Line假定为电缆,那么R_Line_1肯定大幅小于Rs_Line,两者不可能在一个数量级上。造成负载调整率的就成了Rs_Lin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2 14: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你的图的理解和你画图的本意可能有点出入,所以说明一下比较清楚。我一直把R_Line_1当成输出电阻,而你的意思是两个Rs_Line是输出电阻或者说是电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2 14: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R_Line 是输出电缆,Rs_Line 是反馈电缆:
utb2.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2 15: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采用4线测试确实可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2 15: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把思路放在了2线模式,是我的问题,学到东西了,感谢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2 15: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0楼飞行器于2010-12-12  15:18发表的  :
采用4线测试确实可行


我早就说过是 4 线的接法,而且电路图也很清楚,是 4 线形式。
utb^_^.png

我不是很有兴趣去把东西做出来,但你在 29 楼说过的话要负责:
utbx_x.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2 15: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2楼lilith于2010-12-12 15:33发表的 :



我早就说过是 4 线的接法,而且电路图也很清楚,是 4 线形式。

.......

我对我说的话当然负责,我仍然认为做不出来,只要超过1毫欧的不平衡因素存在,就不可能做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2 16: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3楼飞行器于2010-12-12  15:46发表的  :

我对我说的话当然负责,我仍然认为做不出来,只要超过1毫欧的不平衡因素存在,就不可能做出来。



反正,仿真可以。当然要是谁有兴趣,大可以拿去做 我不管仿真与实际的差距

utb3.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2 16: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是那话,仿真欧姆定律不是件有意思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3 09: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上各位朋友:

就是因为输出电阻的原因,虽然之前做交流采样时始终强调四端接法,经过大家的提醒和仿真演习,并在实际电路上验证,这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四端接法,也更体会到原理图和实际电路的差别,PCB板的走线及外部连线的重要.
刚刚在我实验的面包板电路上仅加了一条线:LO直接回到电源地,从空载到1K负载,变化优于2ppm了.
谢谢大家,学到了很多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6 16: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深奥哦,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