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y 发表于 2012-5-30 23:21:20

DIY一个外观漂亮一些的10k标准电阻(已加实物照片)

前几天已经设计了一个方案:
电阻采用从js处购得的4只VHP101-40k的Vishay金封箔电阻,
再用油罐封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散热?(其实意义不大)、隔离空气?(意义好像也不大,原来就已经隔离了)、均温(在油罐中加装了一个Pt100,可以用来测温,有了油罐之后,内部测温可以更真实)、防潮。
这个是最初的方案:
这个方案的内外壳体均采用铝合金加工而成,内壳体就是油罐,内部的电阻用穿心电容引出,再接到外壳体上的接线柱。
attachment/photo/Mon_1205/1127_b92013383873868d4e4a364d21f82.jpg

后来考虑到这样加工比较费功夫,本来就是让朋友帮忙加工的,不太好意思又费料又费时的,
于是又想了一个方案:
attachment/photo/Mon_1205/1127_e3401338387791065aadac93176bb.png

上面的这个方案的外壳体采用现成的不锈钢储物罐(淘宝上找的),而内壳体(油罐)采用不锈钢酒提改制。
但与朋友讨论之后,他建议酒提不用了,由于酒提柄焊接处不好处理,可能不好密封,还是用他手头现成的塑料(聚甲醛)车制可靠。
attachment/photo/Mon_1205/1127_ad0d13383900862daa59fbdd620c4.jpgattachment/photo/Mon_1205/1127_01271338390359077de87d7d3e56c.jpg



于是有了最终的这个方案:
attachment/photo/Mon_1205/1127_56ea1338390996b69cff9c85790a8.jpgattachment/photo/Mon_1205/1127_8ffa13383889745652b92b84d0b30.png

attachment/photo/Mon_1205/1127_969413383882611d61a13c5ea01f2.pngattachment/photo/Mon_1205/1127_075113383883146570288476f3f72.png

盖子上的4个透明接线柱是淘宝买的,黄铜制,做工还不错,6块8一只,接地柱用S12的六角黄铜棒车制,Pt100接口采用PY01型5芯航空插座。
attachment/photo/Mon_1205/1127_0e6713383918109be070c1ce4853d.jpg


这两天实物应该可以制作完成了。
到时再上传。

a-fly 发表于 2012-5-30 23:23:47

2012.6.2。
加工已经完成,今天焊接完成。
现在上实物照片。
下面这张照片是盖板内侧,所有值钱的都在这儿。
自己觉得那个Pt100的支架很不错。
attachment/photo/Mon_1206/1127_c25c1338617747a66c9f2a8d19a55.jpg
attachment/photo/Mon_1206/1127_624713386177471dc45c19d924dd2.jpg
attachment/photo/Mon_1206/1127_85c713386177478e5cfc82add87dd.jpg
attachment/photo/Mon_1206/1127_9624133861779124ea3dc26c2719b.jpg
attachment/photo/Mon_1206/1127_6e0c13386177912d5dcd2c47fec1a.jpg
attachment/photo/Mon_1206/1127_c36b13386177915d58af6c962ebe6.jpg
attachment/photo/Mon_1206/1127_f8a41338617828be568d070bbad61.jpg

轩尼诗 发表于 2012-5-30 23:33:40

等看实物图

天风雪雨 发表于 2012-5-31 00:21:31

等看实图

cuison 发表于 2012-5-31 00:36:43

强大

科达电子 发表于 2012-5-31 00:44:33

这可是大工程啊

yiheyuan 发表于 2012-5-31 05:44:50

需要标定,我可以义务帮忙。

575a 发表于 2012-5-31 06:35:58

已经下本了,接线柱(电压柱)建议用两只低热的

tianda_spl 发表于 2012-6-1 12:01:04

我是觉得38坛,搞电的,能做出这样的3D机械图,很了不起。

zsxlh 发表于 2012-6-1 14:26:16

学习了。谢谢分享!

cuison 发表于 2012-6-2 11:07:50

想问楼主加油如何封?是焊死吗?

内容来自[手机版]

a-fly 发表于 2012-6-2 14:27:20

cuison:
想问楼主加油如何封?是焊死吗?

内容来自[手机版] images/back.gif


油罐密封比较简单,因为这个罐子的盖板很厚,所以直接在上面做了M5的螺纹,用螺丝加O形圈进行密封就可以了。没有什么压力,所以密封就简单了。
结构图如下:
p_w_upload/photo/Mon_1206/1127_c5991338618419c27e733dc9a2e98.jpg
p_w_upload/photo/Mon_1206/1127_af7c13386184190dbda910c143410.jpg
p_w_upload/photo/Mon_1206/1127_3e4a13386184190145e8997d9703d.jpg

nick2329 发表于 2012-6-2 19:39:50

漂亮

a8427116 发表于 2012-6-2 21:24:59

接线柱应该用低热的。金封箔电阻引脚太长。

xuyun111 发表于 2012-6-2 21:55:10

漂亮,等测试

laborer 发表于 2012-6-4 00:09:14

支持DIY

轩尼诗 发表于 2012-6-4 01:47:33

最关键的事情没做,老大的文章没学习,标准电阻关键的就是温度补偿,当然按照你这样做的也可以,就是只好做出温度曲线,以后用到时再看什么温度。
再说金属膜已经是浸在油里的了,整个电阻泡油没有任何意义,采用成品电阻的标准电阻里面都是空气的,只有直接电阻丝的才浸油。

zsxlh 发表于 2012-6-4 02:56:59

老大语录:核心;补偿;辅助。洋酒说的极是!

钱多多 发表于 2012-6-4 06:56:58

漂亮!!!!做这个东东是用来校正万用表的吗?

小兵张嘎 发表于 2012-6-4 07:09:38

用心足够,精巧极致。

a-fly 发表于 2012-6-4 08:26:15

轩尼诗:
最关键的事情没做,老大的文章没学习,标准电阻关键的就是温度补偿,当然按照你这样做的也可以,就是只好做出温度曲线,以后用到时再看什么温度。
再说金属膜已经是浸在油里的了,整个电阻泡油没有任何意义,采用成品电阻的标准电阻里面都是空气的,只有直接电阻丝的才浸油。 images/back.gif


温度补偿的事情,即重要也不重要。
其实在我的整个计划中是有的,之所以还没有体现,是因为VHP101的温漂已经很小,若测试环境不过关,很难测准。
现将电阻与温度传感器浸入油中,可以很好的测量温度系数。如果单个的散装的电阻进行温度系数测量,这么小的温度系数很难。并且VHP101的温度系数在室温附近呈现明显的二次曲线。
另外,我用的这几个电阻进行补偿还很麻烦,现在的阻值已经大于10k,要补偿的的话还需要并联大电阻之后才可以。
所以需要整体测试后再进行补偿计算。

caiyongzhi 发表于 2012-6-4 09:01:55

楼主强大,等效果。

lilith 发表于 2012-6-4 09:12:27

a-fly:


温度补偿的事情,即重要也不重要。
其实在我的整个计划中是有的,之所以还没有体现,是因为VHP101的温漂已经很小,若测试环境不过关,很难测准。
现将电阻与温度传感器浸入油中,可以很好的测量温度系数。如果单个的散装的电阻进行温度系数测量,这么小的温度系数很难。并且VHP101的温度系数在室温附近呈现明显的二次曲线。
....... images/back.gif



我设计了一个测试方法,在一个泡沫箱中用风扇对加热器均温,对待测电阻进行变温测试。为了消除测试中的热电势,通过 HP 3488 开关单元的 44473 选件,对测试的电流和电压端子进行 4 次换向,以消除热电势的影响。

我的 4 个 40K VHP101 做的电阻基准:




测试用具:



测试结果,4个 40K 并联的 VHP101,结果不是很好,另外,和你的情况类似,这 4 个 40K 并联的结果略大于 10K,用铜电阻进行温度系数调整后,估计大约需要 100-200M OHM 电阻并联来调整回去。

lilith 发表于 2012-6-4 09:24:31

a-fly:
如果单个的散装的电阻进行温度系数测量,这么小的温度系数很难。并且VHP101的温度系数在室温附近呈现明显的二次曲线。
....... images/back.gif


从测试看来,一个是 VHP101 未必有那么小的温度系数,一个是,未必在室温附近呈二次曲线,这是某个单独的 VHP101 10K 的测试,


比之前的 4 个 40K 并联结果略好,但也在室温变化范围单调的



连同之前的 4 个 40K 并联的总记录曲线:

z99200 发表于 2012-6-4 09:47:19

支持DIY

lsstudy 发表于 2012-6-4 10:52:08

有没有考虑用氮气呢,容易实现

lsstudy 发表于 2012-6-4 10:57:59

另外,实芯铜线如改用比较高级的喇叭线中的无氧铜多股铜芯可能效果会更好些

youngliu 发表于 2012-6-4 11:03:12

回 lsstudy 的帖子

lsstudy:有没有考虑用氮气呢,容易实现 (2012-06-0410:52) images/back.gif

氮气难密封吧

lsstudy 发表于 2012-6-4 11:05:34

所有接触点好像都是用焊锡接上,如先用压接紧固后再补些焊的话,效果可能会更好

lsstudy 发表于 2012-6-4 11:11:31

回 youngliu 的帖子

youngliu:氮气难密封吧 (2012-06-0411:03) images/back.gif

所有孔位用橡胶垫,另外如想简单加气,可把汽车轮胎气门嘴焊上,容易打气,还可以加压测漏气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DIY一个外观漂亮一些的10k标准电阻(已加实物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