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lilith 的帖子
lilith:从测试看来,一个是 VHP101 未必有那么小的温度系数,一个是,未必在室温附近呈二次曲线,这是某个单独的 VHP101 10K 的测试,....... (2012-06-0409:24) images/back.gif
如此看来,补偿这关还逃不过去了。
慢慢来,测点数据再说。 0.3~0.4ppm/K,也不算很大 怕温度影响~干脆叫人烧制一个双层玻璃管 把10K筛选后 双抽真空 把10K与PT100封装进去 像FU电子管那样 接线拄应该用千足金丝 可以更有效的规避内阻与热噪声与稳飘
回 assnet2003 的帖子
assnet2003:怕温度影响~干脆叫人烧制一个双层玻璃管 把10K筛选后 双抽真空 把10K与PT100封装进去 像FU电子管那样 接线拄应该用千足金丝 可以更有效的规避内阻与热噪声与稳飘(2012-06-0413:38) images/back.gif
抽真空绝对是最馊的主意 抽真空
真的不错。。。 买试管 做。。。。。。。
嘎嘎 。。。。。 有没有算过抽真空后测试功率会造成多高的温升?
回 lilith 的帖子
lilith:从测试看来,一个是 VHP101 未必有那么小的温度系数,一个是,未必在室温附近呈二次曲线,这是某个单独的 VHP101 10K 的测试,....... (2012-06-0409:24) images/back.gif
如果真只有你这个电阻这样的温度系数(-0.3ppm/K)的话,补偿就容易了,串一个0.8欧姆的铜电阻就行了。当然还要并一个125M的电阻 楼上各位需要精确测试温度系数和标定,我可以帮忙。
回 yiheyuan 的帖子
yiheyuan:楼上各位需要精确测试温度系数和标定,我可以帮忙。 (2012-06-0417:45) images/back.gif好人!还真想麻烦您。 好久没有看到这样的用心了高兴
回 youngliu 的帖子
youngliu:0.3~0.4ppm/K,也不算很大 (2012-06-0413:21) images/back.gif以 Vishay 给的数据看来,0.3 勉勉强强符合典型值,0.4 有点那个了
回 a-fly 的帖子
a-fly:如果真只有你这个电阻这样的温度系数(-0.3ppm/K)的话,补偿就容易了,串一个0.8欧姆的铜电阻就行了。当然还要并一个125M的电阻 (2012-06-0417:15) images/back.gif单个的 10K 打算作为传递用,就不补偿了,还是补偿那个 4x40K 吧,差不多也是串联一个略大一点的铜电阻,并联一个大电阻,后者不好找到比较合适的 1 充油除了漏油麻烦。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如果做铜补偿,均温好,补偿效果好。即使不补偿,巨大的热容量也提高电阻的功率承受力。
2实测vhp的2次项系数都比较小。极适合用铜补偿。补偿后TCR轻松到0.1ppm/K以下。 不错,初玩的我慢慢学习中... 漂亮,太漂亮了,艺术品! 不错!!!顶一下!!! 这个东西值钱吗?我看到这边有几个横河的,有人要的话我去拿回来。 真的很用心啊!!!足够精巧。I服YOU 100M—200M补偿10k比较困难,可以试试好一点儿的100M玻璃釉,最大500ppm温飘,降低10000倍可能还行。
不能用真空,灌油的目的就是由于即使考虑对流空气热导率也太低,真空热导率几乎为0,肯定没有对流,靠辐射很难散出热量。 看过,学习了。这东西烧不起,只有眼馋了。 工艺品啊,顶了。 精巧极致 我想问一下楼主, 绘图工具是什么? AutoCad? :) 4个vishay金封的芯做基准,应该用低热接线柱了。亚ppm级别的测试,热电动势不容小觑。
回 fclose 的帖子
fclose:我想问一下楼主, 绘图工具是什么? AutoCad? :) (2012-06-0615:55) images/back.gifSolidWorks
回 zoo 的帖子
zoo:4个vishay金封的芯做基准,应该用低热接线柱了。亚ppm级别的测试,热电动势不容小觑。 (2012-06-0619:48) images/back.gif正在筹划这事。
还得费不少银子。 这个外壳画的很漂亮,东西做的也很给力。
但是请问接线柱问什么选黄铜材料呢,黄铜的热电势不是很大的吗?选紫铜不是更好 紫铜当然是最好的,但是紫铜成本高很多。
不是材料贵,而是加工难度大,费功夫。
黄铜与紫铜的热电势约2uV/K,用100uA电流测试时相当于2ppm/K,确实可观。
看来周六再跑一趟,让朋友再帮忙车几只紫铜的芯子,把原来的柱子换下来。 这个效果图是用什么软件做的? 好像AutoCAD出来的透视效果图很难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