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最好的(便宜的)原始基准几乎都是6.6-7.2V(简称7V),而长期以来以10进制为基本计数规则,因此大多数万用表都以10进制为量程进制,又由于半导体电子学的集成耐压能力通常限制于40V左右,因此大多数万用表的最佳量程均为+/-10VDC(20V差模范围),以提供可能的最高输入阻抗(运算放大器差模输入阻抗)。
10VDC档使用7V原始基准校准存在2个问题:
1. 无法完成满量程校准,从而无法得到直接的校准结果,计算外推通常不可接受。
2. 7V原始基准几乎没有整毫伏读数,因此可能造成早期校准人员相当疲惫,这对于高精度校准应尽力避免,以防止过高的人员因素影响。
另外,万用表内部也需要10V基准作为ADC的参考电压。
7转10电路必不可少。
常见的7转10电路为7转10放大器,即标准的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同相放大器。
考量此放大器的各项指标如下:
1. 增益
G=Ao/(1+AoR/(R+RF))=1+RF/R=10/7=1.43
增益变化因素:
(1) Ao变化:
Ao变化很小时,其引起的G变化约为[1+deltaAo/(Ao*Ao)]。由于分母为平方项因而小至不可考。
(2) 电阻相对变化/漂移:
主要由温度和老化造成,R和RF两者的相对温漂和相对老化差异直接体现于G。
设RF/R=B,G=1+B,可将R和RF之间的相对变化视为B的变化,则B的变化引起的G变化为[1+deltaB/(1+B)]。
B=3/7,G变化为(1+0.3*deltaB),如果要求G的变化低于1ppm,则0.7deltaB<1e-6,deltaB<1.43e-6, delta<3.33ppm (*此处修正)。
单独计算温度范围为+/-10C时,R和RF的相对TC<0.333ppm/C(*此处修正)。
单独计算R和RF的相对老化小于3.33ppm/年 (*此处修正)。
2. 零点漂移
零点漂移源自运放Vos的温度系数和老化,记为deltaVos,由于放大器存在增益G,因此体现于输出端为G*deltaVos=1.43deltaVos。
如果要求输出10V变化低于1ppm,即10uV,则1.43deltaVos<10uV,即deltaVos<7uV。
单独计算温度范围为+/-10C时,dVos/dT<0.7uV/C。
单独计算Vos的老化小于7uV/年。
3. 噪声
噪声基本来自运放,由于RF和R通常小于100k,两端电压低于10V,因此使用低噪声电阻时其热噪声可以忽略。
运放噪声同样放大G。以低频噪声1uVpp为例,输出端噪声为1.43uVpp。
此电路采用单电源供电,供电电压Vcc为输入电压的2倍左右,即+15V,以保证运放输入端电位位于正负电源中点,避免由于过于偏离中点造成的输入偏流过大和运放内部输入级偏置不良引起的运放性能下降(主要体现于开环增益Ao、频率响应、输入失调电流Ios及其变化、输入失调电压Vos及其变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