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度发烧友--38Hot Volt-Nut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回复: 0

LTZ-ACH基准调试记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19 21: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Y LTZ 1000ACH的基本有几个月了,在六位半上测试这些电压基准,已经不能评价它的稳定性了。
对于六位半的万用表,只能利用背靠背测试的原理,相对的测试一下这些基准了。

[s:28][s:28]没办法,只能把六位半当8位半用了。

驱动电阻为1K

驱动电阻为1K

上面是完全按照LTZ1000ACH的手册制作的基准采集数据。开始测试前,基准已经完全上电超过1小时,可以看出数据有3uv左右的抖动。
感觉比网友测试的数据大不少。
参考下面的原理图,

LTZ1000ACH 7V SCH

LTZ1000ACH 7V SCH

换大几个电容,基本上都会造成不成程度的震荡。
仔细分析上面的数据,感觉是LTZ CH 和LTZ ACH的热阻特性不一样,使用同样的原理图驱动,
ACH的抖动总会比CH的大不少。应该是ACH的加热器造成期件内部温度不如CH的稳定,加少加热电流应该会使
ACH内部的温度更稳定。于是决定更换这个2N3904三极管驱动电阻。
(温度设定电阻是12.5K:1K,使用JJ的LTZ PCB板。上面的原始的测试数据,下面是做过移动平均的数据(10/组))

第一个,换成2K PTF电阻,三极管为9013H

驱动电阻为2K

驱动电阻为2K

测试前,基本板已经上电10分钟,应该是充分稳定了,可以看出电压还是不很稳,有2uv左右的抖动,不过已经好多了。

第二个,换成5K PTF电阻,三极管为9013H

驱动电阻为5K

驱动电阻为5K
  
测试前,基本板没有上电,可以看出电压输出不稳。

第二个,换成3K PTF电阻,三极管为9013H

驱动电阻为3K

驱动电阻为3K

测试前,基本板没有上电,可以看出上电10分钟后,电压输出已经很稳了,15分钟后,输出电压抖动就只有1.5uv了。
[s:34][s:34]达到试验目标,试验完成。

总结:这个驱动电阻的取值可能和LTZ防风保温层有关系,对不同的防风层,可能需要做些调整。

上面是我的初步测试,希望大家也做下测试,错误的地方欢迎指正!
发表于 2010-2-19 22: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这事?[s:29][s: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9 22: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6位半的表在电压最低档位,表自身的0位短期漂移是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19 23: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的是HP34401A ,使用RS232+IntuiLink通讯做数据采集。
34401的短路电压波动在0.4uv左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0 08: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数据,其实LTZ1000的外围阻容元件取值对最终的噪音有很大的影响,并不是手册上的就是最合适的,我在实验的时候还发现,驱动三极管对输出都有影响,换9013输出会有几个PPM,甚至有几十PPM的变化,说明晶体管的特性也会对输出电压造成影响,更要命的是晶体管的参数变化是非常大的,比如电流放大系数,有些管子,象2N2222换上去马上产生严重振荡。另人不解的是3458的驱动管居然产用的中功率的!!!

LTZ1000的外围元件选用是一个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问题,用空一定要好好去实验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0 08: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测试研究!!!

我在早期的测试中发现,换用不同的驱动管,输出会发生几个PPM甚至几十个PPM的变化,(换用2N2222这样的高频管会发生严重振荡,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3458里面用中功率管驱动)。说明晶体管的驱动力也会影响基准的输出,这里牵涉到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显然驱动电阻也是有影响的。更要命的是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参数!

LTZ1000的外围阻容元件除了关键的几个以外,那几个平时被我们忽视的电阻电容其实对基准的噪音贡献还是不少的。非常值得我们好好研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0 10: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有空试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0 11: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实质上是减小了加热系统的增益,因而降低了加热电流的波动(温度波动也同时减小),温度稳定时的加热电流平均值并不会显著变小(会有很微小的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0 12: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zy_sh_npk于2010-02-19  23:01发表的  :
使用的是HP34401A ,使用RS232+IntuiLink通讯做数据采集。
34401的短路电压波动在0.4uv左右。


34401 表现那么好?还是我的 6871 表现太差了

6871_offset_1VRange.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0 12: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6871的短稳方差应当非常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0 14: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zy_sh_npk于2010-02-19 23:01发表的 :
使用的是HP34401A ,使用RS232+IntuiLink通讯做数据采集。
34401的短路电压波动在0.4uv左右。

能不能上个测试图看看,另外测试的环境温度怎样?测试时间多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0 20: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youngliu于2010-02-20  11:38发表的  :
我认为实质上是减小了加热系统的增益,因而降低了加热电流的波动(温度波动也同时减小),温度稳定时的加热电流平均值并不会显著变小(会有很微小的变化)。

是的,我也是这么感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0 20: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楼langyan于2010-02-20  14:05发表的  :

能不能上个测试图看看,另外测试的环境温度怎样?测试时间多久?

实际测试环境是上海目前的实际温度,在11-12C附近。因GPIB卡采集的数据和屏上的数据差别很多,才采用了RS232的采集
方式,可惜看不到温度数据了。测试过程中,温度没有发生大的跳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0 22: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的温度是GPIB上读取的温度,今天晚上用我的FLUKE187测试了下,温度在8.0-8.3C之间.
看看我刚测试的图.
LTZ_ACH_022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