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度发烧友--38Hot Volt-Nut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2|回复: 0

LM399真的太不靠谱了,看来止步6位半不是没道理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14 09: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Pisces_Hades 于 2016-6-14 09:30 编辑

原帖地址:https://bbs.38hot.net/forum.php?m ... 2247&extra=page%3D2

今天我用34465A测试LTZ1000基准板也出现了诡异的现象。突然陡降陡升。说实话如果不是看了之前的帖子,我真的怀疑不到LM399身上。
10VDC档,10NPLC,记录了LTZ1000基准板从冷态上电的40分钟曲线。
QQ截图20160614091430.png

QQ截图20160614091939.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4 09: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isces_Hades 于 2016-6-14 09:50 编辑


又抓到一次
QQ截图20160614094958.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4 10: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就是399的原因?不是34465其他部分的原因?不是连接线或座的原因?不是ltz1000的外围电路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4 10: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4 10: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爆米花
可能的环节很多 查起来麻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4 10: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必须有对比才说明问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4 10: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浪迹天涯 发表于 2016-6-14 10:16
为什么就是399的原因?不是34465其他部分的原因?不是连接线或座的原因?不是ltz1000的外围电路原因?

确实不能100%肯定,但有人出现了和我一样的问题,而且是单独测试的LM399,虽然基准也是LM399。但LM399的嫌疑很大,超过5成。回头等我基准完成后会再做一次对比测试,对同一个LTZ1000基准测量,表分别用LTZ1000基准和LM399基准作对比测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4 10: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用一个表确实不太好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4 10: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的LTZ出现的陡升陡降,我估计是有振荡,频率价高的振荡,导致有2个可以出现的稳态。我已发现这个现象多次,用3458A采集的10小时左右的数据出现,所以楼主的不一定是表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4 10:4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isces_Hades 于 2016-6-14 10:46 编辑
thy888 发表于 2016-6-14 10:42
楼主的的LTZ出现的陡升陡降,我估计是有振荡,频率价高的振荡,导致有2个可以出现的稳态。我已发现这个现象 ...

愿闻其详,能不能展开一些,或给些提示什么的。我从示波器上没有看出振荡,但是分辨率不够高。对温度PI输出检测也没发现振荡。示波器500M,探头1G,LT1013带宽2M应该是可以抓到的,除非振荡幅值极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4 10: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thy888 发表于 2016-6-14 10:42
楼主的的LTZ出现的陡升陡降,我估计是有振荡,频率价高的振荡,导致有2个可以出现的稳态。我已发现这个现象 ...

再问一个问题,如果我现在将34465a的基准用LM399和LTZ1000分别对同一个源进行测试,将两者进行对比,如果使用LM399出现了陡降陡升,而使用LTZ1000没有出现,是否可以说明问题的根源在LM399身上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4 11: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振荡幅度低,示波器是抓不到的,灵敏度不够。你可以尝试改变输入电压,比如从10-18V,看看输出的值是否稳定,也可以改变测试线的长度,看看值的变化情况。
多数出现这个情况的,只要在齐纳的供电端串入20-27欧姆电阻,都可以解决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4 11: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thy888 发表于 2016-6-14 11:02
这个振荡幅度低,示波器是抓不到的,灵敏度不够。你可以尝试改变输入电压,比如从10-18V,看看输出的值是否 ...

事实上我已经串了一个25欧姆的电阻了,采用4颗100R并联。
另外能不能明示,这个电阻是作为齐纳内阻的存在,还是作为运放开环内阻的存在。也就是这个电阻的位置是看作齐纳的一部分还是看作运放的一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4 11: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形,LTZ1000ACH和CH的都遇到过,尤其是一颗二手ACH的,出现这种现象的机率很大。
原来还以为是因某种干扰造成的,经唐老师一说,才知道是振荡引起的。

对于LTZ1000来说,串20欧左右的电阻看来又多了一个好处,不但能消除振荡的可能性还有补偿温度系数的作用,真可谓一举两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4 11: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songjiao 发表于 2016-6-14 11:24
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形,LTZ1000ACH和CH的都遇到过,尤其是一颗二手ACH的,出现这种现象的机率很大。
原来还 ...

你的测量仪器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4 11: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Pisces_Hades 发表于 2016-6-14 11:43
你的测量仪器是什么?

和你的差不多,通过采集数字多用的数据曲线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4 12: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Pisces_Hades 发表于 2016-6-14 10:32
确实不能100%肯定,但有人出现了和我一样的问题,而且是单独测试的LM399,虽然基准也是LM399。但LM399的 ...

我在之前 399 不靠谱帖里就提到过(第七页),设计一个令人信服的测试系统,才能得到令人信服的结果,因此我的测试系统使用 44473 复用器,同时接入两台或更多表,同时使用 LTZ、263 的 10V 参考源.显然,在你的系统中,待测 LTZ 和表内 399 都有可能跳水,缺乏第三方仲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4 13: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lilith 发表于 2016-6-14 12:58
我在之前 399 不靠谱帖里就提到过(第七页),设计一个令人信服的测试系统,才能得到令人信服的结果,因 ...

如果我手里有第二台同样的表或者精度相当的表,两台表同时对同一个源进行采样。1、当其中一台出现跳水而另一台完全正常,那么可以认为是表的问题。
2、在同一时刻两台一起跳水,那么可以认为是源的问题。
这个逻辑你觉得有没有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4 14: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4 15: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lm399我测试过好几十个,其中有几个存在跳变的现象,都是变小3-8uv,无一例外,按道理,如果表的lm399变小的话,读数应该变大才对。表和ltz1000的基准如果受到干扰也会有几个uv的跳变。具体什么原因可能需要多表多源共同测试才能搞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4 16: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399有这个问题是正常的,我的34401现在就是这个状态,ppm级的方波,很难得哦,因为我是测的恒温263,几个都是这样的情况,可以确定是399的问题,老头子很少有这样的情况,当然也不排除是震荡的原因,官方电路比较容易出现震荡的几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4 16: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lz的老头子防风罩这样搞要被人笑话的,既然是防风罩,那肯定要全包围啊,你把头露出来算啥?散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4 16:50:41 38hot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selena2211 发表于 2016-6-14 16:49
还有lz的老头子防风罩这样搞要被人笑话的,既然是防风罩,那肯定要全包围啊,你把头露出来算啥?散热?

对的散热,低温差设计。引脚和热岛做了防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5 07: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看看听听学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5 09: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可以先用34172A这种插头短路34465A,然后测24小时或者更长时间的10V档的噪声,看看有没有这种振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5 11: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Pisces_Hades 发表于 2016-6-14 13:44
如果我手里有第二台同样的表或者精度相当的表,两台表同时对同一个源进行采样。1、当其中一台出现跳水而 ...


大致上没有问题,但我始终认为应该增加第三方参考源,目的在于考核环境干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5 19: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Pisces_Hades 发表于 2016-6-14 16:50
对的散热,低温差设计。引脚和热岛做了防风

CH还是ACH的?如果是ACH的话这样做可能没什么问题,因为有衬底和外壳热绝缘,如果是CH的话,这样做和不保温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如果不进行简单的保温处理,LTZ的加温电流势必会增大,加温三极管的发热也会显著增加。这个热量在裸露的环境下可能没什么关系,但是在封闭的壳体中会对整个PCB的热平衡以及温升产生可观的影响。这点不管是CH还是ACH都是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5 19: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风雪雨 发表于 2016-6-15 19:01
CH还是ACH的?如果是ACH的话这样做可能没什么问题,因为有衬底和外壳热绝缘,如果是CH的话,这样做和不保 ...

顶大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5 2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风雪雨 发表于 2016-6-15 19:01
CH还是ACH的?如果是ACH的话这样做可能没什么问题,因为有衬底和外壳热绝缘,如果是CH的话,这样做和不保 ...

ACH的,CH方案已经被BAN了。比起保温的问题,更要命的是外壳和DIE的非绝缘特性。保温和散热的平衡点总是有办法解决的,但外壳不绝缘是无解的,一次测试中偶然发现的。
偶然性的外壳触碰到GND会对输出电压造成致命性的偏差。
三极管温升的问题,我目前已经找到解决方案,正在测试中,目标是满功率加热时温升<0.8*TJmax-TAmax。但环境温度变高时加热功率一定会随之降低,所以并不存在高环境温度下的全功率加热,此外ACH基本1s内就能完成基本的恒温,PCB的铜箔+fr4的比热容足够撑住1s内的极限功率耗散。
同时对非功率部分的PCB有均热措施,降低温度梯度,热成像观测下来还是卓有成效的。LTZ和加热管分别安置在PCB的两端,制造最长热通路。
基本上就是这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5 21: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isces_Hades 于 2016-6-15 21:06 编辑
天风雪雨 发表于 2016-6-15 19:01
CH还是ACH的?如果是ACH的话这样做可能没什么问题,因为有衬底和外壳热绝缘,如果是CH的话,这样做和不保 ...

对了,还有一点。CH和ACH的热阻差异没有想象中大,环境温度27度CASE开放的情况下,CH的加热电流为30mA,ACH的加热电流为20mA。TJ=70℃左右的时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