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度发烧友--38Hot Volt-Nut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6|回复: 0

跟风做个ADA4522-4噪声前置放大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13 21: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别的不多说,跟随lymex的脚步前进。
正好手头有ADA4522-4的样片,四路80dB放大(100k/10 ohm),之后运放求和(0db/20dB增益可选)。
接下来用TI Slau522的滤波器拓扑,RC值重新计算。第一级0.1Hz HPF,20dB增益,Q=1,以补偿输入级RC的0.1Hz -3dB响应。之后是普通的10Hz 4阶巴特沃斯LPF,增益0dB。Slau522中大量使用OPA827,它的Inoise极低,这对于元件阻抗普遍较高的0.1Hz滤波器尤为重要。这里由于成本原因,用OPA2134代替。
输入电容是随便找来的杂牌4700uF/35V,实测值3800uF(真坑啊)。保护电路使用两个FET对地箝位,限流电阻91 Ohm,实测对于12V锂电池直接充电有效可靠。
下面是装置图及测试图:

正面

正面

正面,从左到右依次为输入RC,保护电路,ADA4522-4放大级,求和(跳线选择增益)/HPF,LPF。

背面

背面

背面。滤波电容(其实这个真没啥作用),防反二极管。这版的地分割不是太好,应该在每级之间切断,星形接地。

装盒

装盒

依旧没有BNC,随便装个茶叶盒。这盒子对电磁干扰就像纸糊的一样,旁边一个线性电源的继电器动作就会使输出跳变20倍本底以上。它的作用其实是防风。输入端用电池扣短接,以测试本底噪声。
inputshort-3pm.jpg
输入短接本底噪声(50s)约60nVpp(总增益设定为100dB,下同)

白天拍摄屏幕不太清晰,所以之后的实验都在晚间进行。
inputshort-9pm.jpg
晚间电磁干扰加重,本底水平上升,但仍小于65nVpp。

baseline-9pm.jpg
此图是电容充放电过程ADA4522饱和时的系统噪声,反映了滤波器/示波器系统的噪声本底水平。可见30nVpp以上的噪声尖峰,这对于60nVpp的测量会造成显著的影响,需酌情扣除。
inputopen-9pm.jpg
输入开路时的噪声,包含了输入电阻的热噪声,约100nVpp。
9Vbat-9pm.jpg
测量9V碱性电池。可见明显的类似于1/f噪声的成分,有可能就是AN124中所提到的电容漏电流噪声。

最后感谢Analog无私提供样片支持!

(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3 22: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有新作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3 23: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都好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3 23: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板子难道是刀刻的? 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4 09: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ongjiao 于 2016-6-14 09:34 编辑

4个并联的威力真大,都降到60个nV的噪声了!
绿色荧光屏效果真是漂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4 09:35:05 38hot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牛人,问下从图上怎么看出来1/f噪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4 14: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puff 发表于 2016-6-13 23:15
板子难道是刀刻的? 牛!!

只有背面的电源轨和地是刻的
然而手工过孔还是很麻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4 14: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simon51 发表于 2016-6-14 09:35
牛人,问下从图上怎么看出来1/f噪声?


noisespectr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4 14:43:29 38hot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4 23: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archwang 发表于 2016-6-14 14:35
只有背面的电源轨和地是刻的
然而手工过孔还是很麻烦

很强悍了。。

我还在苦苦的等茂泽送货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5 07:4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ymex 于 2016-6-15 10:44 编辑

真不错,这么低的噪声,达到理论值了。
没有再次测量一下2DW23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5 11: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lymex 发表于 2016-6-15 07:40
真不错,这么低的噪声,达到理论值了。
没有再次测量一下2DW23x?


回lymex前辈:
    2DW232~234又测了一些,Iz=5mA,从11-3批次到15-4批次,普遍都能达到300nVpp以下(50s),但也存在5%~10%噪声明显超过此标准的“坏”元件。特别是13-2批次的2DW234,超标的占40%左右。我最初试验的正是此批样品,所以只保守地报告~500nVp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5 12: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2DW234要在Iz=10mA下或再大一些测试,小电流下噪声较高。市售的234在10mA下的零温度点普遍超过60摄氏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5 13: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13-2批次的2DW234我只测试了4只的噪声,都不错。我是用的6mA的测试电流,但需要用餐巾纸多层缠绕防风,这样就可以降低低频和超低频抖动,反映稳压管实际实际噪声情况。防风可以降低短期温漂,更可以降低管脚接触的热电动势的变化,那种可伐合金与铜的EMF很厉害的。

另外,13-2批次的234我还测试了10多个常温下(25度左右)0温漂电流,大多都是6mA到11mA之间,个别>15m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5 13: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short 发表于 2016-6-15 12:39
2DW234要在Iz=10mA下或再大一些测试,小电流下噪声较高。市售的234在10mA下的零温度点普遍超过60摄氏度。

我之前的实验是用Iz=5mA做的,当时报告的保守结果是0.53uVpp。
lymex的试验Iz=5.7mA,他问我最新测量结果,以便和我的老数据以及他的新数据做比较,我当然要用相似的测试条件。
至于为什么是5mA,很简单:当时根据某厂数据表https://bbs.38hot.net/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4517&pid=264698&fromuid=33772,热阻625K/W,如果Iz设定10mA,耗散约62mW,管芯温升约40摄氏度。如果再按照您的建议在环境温度60摄氏度以上工作,管芯温度将超过100摄氏度。
我想这里没有一个人希望把LTZ1000的管芯温度设定成这样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5 13: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rchwang 于 2016-6-15 15:28 编辑
lymex 发表于 2016-6-15 13:14
13-2批次的2DW234我只测试了4只的噪声,都不错。我是用的6mA的测试电流,但需要用餐巾纸多层缠绕防风,这样 ...

我的测试都是把待测元件和供电(如果与系统不共电)放在防风盒内,似乎没有看到严重的超低频抖动。
最新的测试是用了普通的2.54圆孔插座插接元件,依然表现为一部分元件噪声明显偏大,且结果可以良好复现。可能是我的这批元件来源不好吧。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正接反接对于特定元件的噪声水平几乎没有影响,“坏”的怎么测都差,用第三脚分别测两个Zener也都差,看起来有可能是污染的缘故吧。
图来了:

Good_Part.jpg
“正常”的2DW234

Bad_Part_Forward.jpg
“坏”的2DW234正接

Bad_Part_Backward.jpg
“坏”的反接

Bad_Zener1.jpg
“坏”的一侧Zener

Bad_Zener2.jpg
“坏”的另一侧Zen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5 14: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archwang 发表于 2016-6-15 13:24
我之前的实验是用Iz=5mA做的,当时报告的保守结果是0.53uVpp。
lymex的试验Iz=5.7mA,他问我最新测量结 ...

您怎么会认为我建议您在环境温度60摄氏度以上做实验?我只不过告诉您我的结果而已。2DW234不适合小电流恒温使用,主要用于直接稳压的环节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5 16: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short 发表于 2016-6-15 14:31
您怎么会认为我建议您在环境温度60摄氏度以上做实验?我只不过告诉您我的结果而已。2DW234不适合小电流恒 ...

2DW234要在Iz=10mA下或再大一些测试,小电流下噪声较高。市售的234在10mA下的零温度点普遍超过60摄氏度。

这样啊……恕我愚钝,向您致歉。

不过我还是没有理解您原回复的意义所在:
您教我用Iz=10mA测试,又告诉我此条件下应该在壳温60摄氏度以上获得零温度系数。那么我即便在10mA下得到了不错的噪声数据(lymex早已经演示过了大电流下更好的噪声性能,我当然知道10mA更好),这对于制造更安静的基准源也毫无裨益,原因已述:60度壳温/100度结温非我所愿。

那么,什么是更好的选择?
许多文献里都说过,2DW7/23x系列的零温度系数点与Iz正相关。这符合我的初步测试结果。如果10mA对应壳温60摄氏度,适当降低Iz,自热下降,同时零温度系数点(壳温)也更接近室温。唯一的缺陷是噪声可能从200nV上升到300nV,这对于以往7转10运放(暂且除去ADA4522这些新锐不谈)的噪声水平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
另外,文献里也说过,2DW7/23x系列的零温度系数点与每个器件的Vz负相关。这也符合我的初步测试。我建议大家多关注Vz与温度及Iz之间的关系,测量Vz对于初步筛选元件是非常方便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8 20:16:35 38hot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发的图片里,示波器时间是设的多少ms每div?看不懂这种模拟示波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8 20: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puff 发表于 2016-7-18 20:16
楼主发的图片里,示波器时间是设的多少ms每div?看不懂这种模拟示波器

看图是5s/div,滚动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8 22: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simon51 发表于 2016-7-18 20:23
看图是5s/div,滚动模式

谢谢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 23: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6 10: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点个赞  回头也学着仿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5 14: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屏蔽盒子一定要全密封,并良好接地,否则还不如不要,换成塑料的,因为它会变成一个电磁波‘凹镜’,拍拍手都能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