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度发烧友--38Hot Volt-Nut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回复: 0

请教关於LTZ1000ACH的温度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0 16: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直想做一个LTZ1000的电压基准,好不容易求到一个真的。之前在淘宝买了只假的,居然是刻字的。量1,2脚阻值大於10K,估计是用运放冒充。还好卖家同意包邮退货!
真的回来后按LTZ1000的标淮电路用洞洞板焊好试了约7.134xxV还算正常。但发现内部恒温好像有点不正常,因之前未接触过这基准,而且只有一只没法比较。现有问题如下,希望做过的前辈能给点意见。

1)各位是怎样验证它的恒温温度的?我原来是R4/R5=12.5/1,测IC表面温度只有30.2度左右。这样环境温度很容易会比它高而做成影响输出电压!但按资料这时恒温温度应该是45度左右才正确的。后来试把电阻比例改成13.75/1,这时测得温度是38.5度,也远远达不到标称的60度。而且已超出标淮的13/1的值!只上电试了30分钟左右。
2)按IC资料上说LTZ1000跟LTZ1000A的热阻(Thermal Resistance)是不同的,分别是80°C/W跟400°C/W。这是否意味着热阻高它的内部温度就不容易向外流失。其中W是什麽意思呢?
付上我做的图作各位叁考。
发表于 2012-1-10 16: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看到了
电路板做的屏蔽槽
铜箔包着塑料块
还有输入和输出端,也做了屏蔽处理
似乎还看到了玻璃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 16: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板主回覆!
只是做着玩的,没有打算参赛。因没有高位表
铜箔包着塑料块是12.5/1的比例电阻,已测过保证温漂一致。
白色的是特氟龙材料作阻热用。
IC旁的是温度探头,直径只有0.6mm。
当然测试时IC上是盖上保温海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0 17: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ACH内部有绝热的,外壳温度跟内部温度不一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0 17: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好比你的体温是37度,但是你的体表温度低于37度。所谓的LTZ1000恒温温度指芯片的温度,不是指管壳的温度。

楼主换个LTZ1000CH,这样管壳温度和芯片温度相差不大。CH的硅片直接贴在管壳上,ACH的芯片和管壳之间有个隔热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0 17: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我去测试了在老化的几个基准,电阻是12K5:1K,ACH的表面温度是37度,CH表面温度是44度,实际芯片的温度应该在50多度。(目前的室温是7度,LTZ表面加泡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 17: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轩尼诗 的帖子

轩尼诗:ACH内部有绝热的,外壳温度跟内部温度不一样的。 (2012-01-10  17:10)
谢谢洋酒板主回覆。
看datasheet是这样。请问您有实际测过吗?实际温差约是多少呢?
我做过试验,在外部用电吹风慢慢加热到约60度看见输出电压会下降200uV左右。这样好像不大正常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0 17: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kentli 的帖子

kentli:谢谢板主回覆!
只是做着玩的,没有打算参赛。因没有高位表
铜箔包着塑料块是12.5/1的比例电阻,已测过保证温漂一致。
白色的是特氟龙材料作阻热用。
IC旁的是温度探头,直径只有0.6mm。
....... (2012-01-10  16:56)
我也是做着玩的,重在参与,结果是评审的事。
关于高位表,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我三台6位半的表(192),没一台测试结果是一样的。
还有围绕着LTZ1000的半透明状的是什么东西,很好奇。
什么.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 17: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enquireyhw 的帖子

enquireyhw:我也是做着玩的,重在参与,结果是评审的事。
关于高位表,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我三台6位半的表(192),没一台测试结果是一样的。
还有围绕着LTZ1000的半透明状的是什么东西,很好奇。 (2012-01-10  17:26)
呵,那是高温胶带。固定探头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 17: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jj3055 的帖子

jj3055:刚才我去测试了在老化的几个基准,电阻是12K5:1K,ACH的表面温度是37度,CH表面温度是44度,实际芯片的温度应该在50多度。(目前的室温是7度,LTZ表面加泡沫) (2012-01-10  17:23)
谢谢jj3055的回覆。这样就比较放心了[s: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0 17: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enquireyhw 的帖子

kentli:

呵,那是高温胶带。固定探头用的。
是指这个[s:32]
什么.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 17: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IC下部的保温海棉[s: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0 18: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做LTZ1000的电路,一定要看电流,这就像人的血压一样。
20多度的正常温度下,电流以15mA附近为宜,不要超过20mA,否则内部温度就过高了。夏天环境温度高,电流偶尔小于10mA也正常,但千万别小于5mA,否则不恒温了。

数据表里按照65度给的典型值,对于基准来讲就有点高了,而3458A的就更高了,那是一贯的HP大余量作风,在这里不提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 19: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lymex 的帖子

lymex:做LTZ1000的电路,一定要看电流,这就像人的血压一样。
20多度的正常温度下,电流以15mA附近为宜,不要超过20mA,否则内部温度就过高了。夏天环境温度高,电流偶尔小于10mA也正常,但千万别小于5mA,否则不恒温了。

数据表里按照65度给的典型值,对于基准来讲就有点高了,而3458A .. (2012-01-10  18:10)
谢谢老大的提点。现在按12.5/1的比例电阻下,15V供电上电时电流是从30多mA到稳定下来15mA左右。看来是正常的。因第一次接触这IC,所以才有以上的疑问。
至於像3458A这样,他应在作为商品考虑为了避免客户投诉在极端的环境下不能达标而这样设定的。像我现在做的汽车音响行业,设计的指标是-25至65度要正常工作,-10至40度要性能达标一样。设计时就要预留+/-5度以上的馀量。所以成本都花在材料的选用与试验上了!其实在市面上100元的机器人家不也用的好好的。但当然不能达到以上的指标。但作为国外的大公司,特别是前装的供应商是不可能承受客户的投诉与退货的!呵呵,说太远了。[s: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