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秒
1天有24小时,而1小时又有3600秒,因此时间单位秒来自自然,也很容易和地球自转联系起来。地球自转看起来很稳定,但也不是一层不变的,有时快点、有时慢点,所以引入一个平均值,叫平太阳日。
1平太阳日=24小时×3600秒/小时=86400秒。
1960年以前,CIPM(国际计量大会)以地球自转为基础,定义以平均太阳日之86400分之一作为秒定义。即1 Second = 1/86400 Mean Solar day。由于不同时间和不同国家观察平均太阳日的观测误差,另外也有地球自转的变化,这种秒定义的稳定度在10^-8秒左右。
1960-1967年CIPM改以地球公转为基础,定义西元1900年为平均太阳年。秒定义更改为:一秒为平均太阳年之31556925.9747分之一。1 Sec = 1/31556925.9747 Solar Year at 1900。理论上,这个定义的时间是过去时,是稳定不变的。但由于时间已过,要通过各种手段来复现,因此也有各种偏差出现,其稳定度约为10^-9。
1967年,CIPM定义秒是铯133原子(Cs133)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所持续的时间。这个就是所谓的原子秒,此秒定义一直维持至今。
理论上,秒定义可以以铯原子频率标准器来实现,这种定义是自然标准,而原子内部的频率按说也不随时间或复现的条件而改变的。但实际上,其稳定度依据各标准器的制造方法、维护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商用的铯频率标准器HP-5071稳定度约在10^-12左右,法国LPTF实验室以绝对温标10^-6度的铯原子喷泉制成的原子钟,稳定度约在10^-16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