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作过程中,经常需要挑选符合要求的元件来制作高精度、低温飘基准。业余条件下,买个高位表就能实现精度测量,但温飘系数却很难测量。于是思考如何在业余条件下进行温飘系数的测量,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理论依据来自LM385的一个PDF,上面阐述了温飘系数的计算方法:
例如,测试0-70度的温飘,就测量0-70度的最高电压、最低电压,25度时的电压,
温飘系数=(最高点压-最低电压)x1百万/25度电压。
其实25度电压采用最高最低的平均值,对计算结果也无大的影响。
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
制作一个风道,里面的空间足够放下待测试的元件或制作好的基准。在风道的起始端放上一个巨大散热片,散热片温度从-N度到M度之间缓慢变化,对风道进行吹风,在此期间测试待测元件或成品的电压或电阻等,记录下最高、最低,就可以计算出温飘系数了。
散热片可以贴在半导体制冷片和一个电阻上,制冷片用于制冷,电阻用于加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