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基准5月末到手,外观和结构制作的不错。
其中一个的内部图,电源部分远离基准部分,这样能减少热和电的干扰。
内部,分两块板,7V和7V转10V:
这两块PCB是Aeon最新制作。在我的印象里Aeon基准的PCB至少有10个版本了。
测试方法:用DIY 2×2开关,源端分别接4910AV和被测试基准,输出端接3458A交替对比测试,NPLC=100,AZ,用lly GPIB卡进行采集。
这样测试的最大优势,可以说是全息的
也就是说,测试的数据几乎包含了全部信息。
A、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先预热24小时再测试,那么就失去了预热特性、开机特性;
B、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把基准放到恒温箱里或者恒温室下,就根本得不到基准的温度特性;
C、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只手工测试一点,甚至只测试几点,那么不仅不确定性大,更主要的是得不到基准的短稳、噪音,更得不到基准的中稳情况
另外,由于与基准的多次、交替对比,从统计学角度看,可以降低对比的不确定度到根号测试数量分之一。例如测试100次就降低到1/10,测试2500次就降低到1/50。
采集得到的交替数据,经过并行处理,读到Excel表格,用4910AV对相邻的被测数据进行修正(公式是D=E/F*10),然后做图。
有了图,可以直观的看趋势、看状态、看大体表现。同时,有了这些数据后,可进行深度分析,得到短稳、中稳甚至长稳指标,计算出温度系数,得到开机复原误差。
测试的时候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测试开始之前测试设备已经准备好,被测试基准上电之前就已经采集,这样能够测试上电特性,可以从曲线上看出来。
另一种情况,是测试开始的时候,被测试基准已经很早就通电的、预热好了的,也能从开始曲线部分看出来(平直)。
由于论坛图像在显示的过程中有压缩,而上载的图片稍大,因此直接看不很清楚。可以通过点击图片看原图。
也可以直接点右键保存,也是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