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ymex 于 2019-1-26 12:12 编辑
1mA恒流源的使用
配合扫描器,1mA的恒流源一次可以测试多个10k电阻,包括测试各自电阻的内部温度。
为啥要测试内部温度?因为很多条件下不具备恒温控温能力,电阻的温度随环境温度而变,而电阻都有温度系数,不同温度下电阻也不一样。为了能够对阻值修正或者测量电阻的温度系数,就需要精确的了解其内部的温度。由于用扫描器可以同时测量多个标准电阻,而各电阻由于结构的不同其内部温度也不完全一样(变温时滞后不同),这样用一个温度传感器就不能同时测量多个电阻的内部温度,需要每个电阻有各自的温度测量孔、插入自己的温度传感器。
SR104内部具备10k的Cu温度传感器,其组织与温度的变化很线性,每度0.1%。即23度下10,000欧的话,24度下就是10,010欧。这样,用多路扫描器同时测量这个传感器,就可以精确的得到电阻内部的温度。
那么对于那些没有温度传感器的标准电阻呢?完全可以自己加上温度传感器,用Pt100就行,这种传感器常见、稳定可靠,正好其标准测试电流也是1mA。
图上只标了3只标准电阻,用了6路四线扫描,实际路数可以随意扩展,每个标准电阻需要2路。
标准电阻和温度传感器都需要四线连接,电流端子流过1mA电流,电压端子用高位表读取电压,高位表首推3458A这种10V线性和短稳好的。
Pt100电阻与10k比很小,没有关系。比如100欧在1mA的电流下只有100mV左右,但高位表的精度和分辨摆在那里,精确读到0.03mV没有问题,相当于不到0.1度,这已经超过大多数Pt100的精度了。
测量说到家就是对比,就是得到被测电阻与参考电阻的差值。参考电阻有个在标准温度下的参考阻值,环境温度不同可以按照当前温度对参考电阻进行修正,得到准确的参考电阻才好实现准确的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