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minhua
发表于 2015-1-15 21:42:31
电容没有温飘?你确定
laisla
发表于 2015-1-15 21:58:04
shichen717
发表于 2015-1-15 23:30:03
本帖最后由 shichen717 于 2015-1-15 23:31 编辑
chenminhua 发表于 2015-1-15 21:42
电容没有温飘?你确定
电容温漂很大,1000ppm/C——10000ppm/C,但影响很小。
如同半导体电阻温漂很大,但配合起来温漂很小。
关键在于配合的理论,我计算过,即使两只电容相差10倍,最终的输出电压也会稳定在设定值的1ppm以内,只是稳定时间较长,其实也只需要35个周期而已。
而且这35个周期的时间是从初始上电开始,而由初始上电到输出电压达到稳定值是时间最长的过程,因为需要将两只电容由完全无电荷的状态分别充满。
在两只电容容量基本相等时,两只电容之间需要多大的跟踪温度系数,以及多大的瞬时温升才能使两只电容立刻相差10倍,以至于产生这35个周期的波动?
因此即使是10000ppm/C的电容跟踪温度系数,以及5度/秒的温升速度,也最多造成不到1ppm的输出波动,波动时间不超过1毫秒。
10000ppm/C的电容跟踪温度系数意味着这两只电容选型极为不妥,而且电容质量非常差。
而这通常不会出现,普通的聚丙烯电容以及足够好而且足够便宜,单只温度系数不超过1000ppm/C,跟踪温度系数不超过100ppm/C。
在一个为基准准备的工作环境中,1度/秒的温升速度非常极端,而且电容使用绝热材料,热容很大,温度变化很慢。
因此正常情况下,两只电容之间的跟踪温度系数产生的影响幅度不会超过0.1ppm,波动时间不超过100微秒。
电容还存在漏电,需要提高切换频率降低漏电的影响。
电容还有介质损耗,这个是无法靠电路原理消除的因素,只能靠电容本身的素质,不过聚丙烯电容已经足够好,介质损耗基本可以忽略。
真正的问题可能是模拟开关的注入电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