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jianzhao 发表于 2013-5-18 17:23:53

DIY一个五位半电压表——毫欧表的兄弟篇,毫欧表/五位半电压表二合一套件正式发布

本帖最后由 leejianzhao 于 2013-5-18 17:35 编辑

公布淘宝链接:
毫欧表/五位半电压表二合一套件: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7790993945编程器: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9655699042盒子: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20501315155,没有开孔配套电池:Sony 原装14500(5号),方便装到盒子: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8218145072三洋 浅蓝头 18650: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8218449138
DIY一个五位半电压表——DIY一个毫欧计的兄弟篇LeoLee,2013-05-17


先来个大头照:
特性汇总:- 100mV/1000mV/10V/100V四个档位,大概有50%超量程余量- 五位半显示,最大150000 count- 支持任意值校正,通过面板按钮即可校正。精度保守一点吧,0.01% Reading+4 LSB,后面有测试图-Fast/Slow两档速度,Fast:10次/秒,Slow:1次/秒
- 数据从USB UART输出,波特率115200(目前只输出,不能从上位机控制)
- 默认5分钟自动关机,可以关闭该功能
- 使用一节锂电池供电,支持从USB充电
- 支持背光,可以关闭- 工作电流:17mA(背光关闭);44mA(背光打开)。一节14500(5号)锂电池可以连续工作1.5~2天(背光关闭)

一、序现在三位半甚至四位半的电压表(多用表)已经非常廉价,而且随着器件的进步,自己DIY一个五位半甚至六位半的电压表其实也不是什么难事,已经有人做了六位半多用表,本来这个帖子是没有太大必要的。原本设计的是一个毫欧表,为了测试C8051F350的24bit ADC,顺便兼容了一个电压表功能。仅仅在贴子最后附带提了几句,发现大家都对它也感兴趣,因此新开一个帖子讨论一下吧。
一个直流电压表最关键的有3个部分:模拟前端、ADC和基准电压,下面分开讨论。

二、模拟前端模拟前端肩负了几个重要任务:输入信号的衰减或者放大/低通滤波/阻抗变换/防护。大家都知道一般来说ADC只有一个量程,台式的一般是10/20V,手持的三位半或者四位半是200mV,这个称为基本量程,也是精度最高的量程,其他的量程都要把输入信号放大或者衰减到这个量程再来测量。这个表的基本量程是1V,而且由于MCU内置了PGA,因此模拟前端仅需要考虑衰减。
10V和100V量程通过Socket_V端子接入,100mV/1V量程通过Socket_mV端子接入,这个和常见的不一样,为什么这样?这两个输入信号是有高压的,不能通过模拟开关切换,一般台表使用继电器切换这两个端子,手持表通过刀盘切换,而这个是做毫欧表顺便做的,不想为电压表增加太多东西(现在就加了两个运放、一个模拟开关和几个跳线),加继电器我是不愿意的,做刀盘又没有本事,而且端子有4个,不用白不用J
10V和100V量程通过Socket_V端子接入,通过4052模拟开关选择衰减量,9M(实际上是9个1M串联):1M是10:1分压,用于10V;9M:90.9K(实际上是1M//100K)是100:1分压,用于100V。

模拟开关接成这样主要是想尽量减小模拟开关对分压的影响。模拟开关的Ron其实无关紧要,如果Ron的恒定的,可以通过软件增益校正回来,麻烦的是Ron的变化。从下图可以看出,在不同的输入电压下,Ron是不一样的,变化大概是20欧姆,如果通过S2把分压结果取出来,那么S1的Ron就可以折合到9M中去,S1的Ron变化20欧姆,相对于9M来说,大概变化了20/9M=2.2ppm;如果不用S2,而是直接从A点把分压结果取出来,那S1的Ron变换就得折合到下面的电阻,20/90.9K=220ppm!
2.2ppm对于一个五位半的电压表来说,已经小于1LSB的一半了,因此基本上可以忽略。这个便宜的74HC4052还有一个问题leakage current比较大,DS上写在25度下,最大0.1uA,幸好实际测试这个漏电流要少3-4个数量级,对分压和mV档的输入阻抗基本没有影响。当然,选择74HC4052纯粹是出于成本考虑,如果要提高性能,可以选用MAX4782,和74HC4052管脚兼容,可以直接替换。下图是MAX4782的Ron曲线,可以发现在各种共模电压/各种温度下,Ron的变化不会大于0.3欧,相对于9M电阻,0.3/9M=0.03ppm,这个误差就算是六位半都可以忽略了。而且MAX4782的漏电流的典型值是2pA,相当不错。

这个衰减方案有一个缺点——100V档的输入阻抗不是标准的10M,因为要保证10V档输入阻抗为10M,那100V档输入阻抗只能为9.09M。其实不是使用类似衰减方案的手持表也是如此,例如Fluke 15/17,分压电阻就是10M:1.111M:101.01K
台式万用表一般是直接100:1分压,这样完全避免Ron的变化对分压的影响,而且100V/1000V档的输入阻抗都是10M。为什么我不这样做呢?因为我的基本档是1V,如果直接100:1分压,10V档的输入就只能先衰减到1/100再放大10倍,引入更多的噪声,由于10V档是比较重要的档位,噪声导致读数跳动是难以接受的(C8051F350的内置PGA不是很好)。而台式表的基本量程是10/20V,100V档没有这么重要,加上人家的分压电阻/PGA比较好,这样先衰减再放大关系也不大。
100mV/1V量程通过Socket_mV端子接入,串接了3个10K电阻,目的是防止mV档误接高压损坏。芯片的管脚上一般会有两个二极管连到电源和地,如果输入电压超过VCC或者VEE,就会导通,钳位到VCC+0.7V或者VEE-0.7V,从而保护芯片。但是这个二极管的通流是有限的,一般是几个mA到几十个mA,例如AD8628是5mA,74HC4052是20mA,如果不加限流电阻,电压略微超过限制,这个二极管就会烧毁,因此前面加了3个10K电阻做限流。为什么要3个10K而不用1个30K呢?主要是因为一个0805电阻的耐压只有150~300V,而且0805的功率只有0.1W,10K电阻的话最大电流只有3.16mA,3.16mA*30K=94.8V,短时间200~300V问题也不大。一般台表这个电阻用的都是1W以上的(例如34401用8个13K 1W的电阻串联),因为它要求耐压1000V。

那是不是限流电阻越大越好呢?从保护的角度,是的。但是,有两个问题: 1、这个电阻会带来噪声——约翰逊噪声。如果这个电阻在百K级以下,而你不是做纳伏计,约翰逊噪声不是很大问题,这里不考虑了。2、误差电压=电阻 x 运放的输入偏置电流,因此要看具体情况来选择。例如,使用AD8628,输入偏置电流为30pA,前端使用3个10K电阻做限流,引入误差30p*3*10K=0.9uV。如果偏置电流是固定的,那这个误差电压是可以作为offset校正的,但是偏置电流会随共模电压/温度等变化,从下图可以看出,在25度下,随共模电压变化,偏置电流变化几个pA,也就是说输入会变化0.x uV,总的来说,对于一个五位半的电压表关系不是太大:)

这里说个题外话,大部分的DIY作品都没有考虑防护的问题,我是非常不认可的。如果一个方案没有任何防护能力,我会推翻重来。
一般在串接的限流电阻后并一个小电容,组成的RC时间常数大约是最大测试速率的1/10,起模拟滤波作用。例如100/1000mV档,按照10次每秒的测试速率,RC常数大概是0.01s,因此C=0.01/30K=0.3u,实际选择了0.1u的电容;对于10V/100V档,0.01/10M=1n。有些台表还可加了一个FET控制这个电容或者滤波电路是否接入,这样就可编程是否加模拟滤波,例如Fluke 8840A通过Q304控制是否接入一个3 Pole Filter。
模拟开关之后,直接用一个运放AD8628做跟随,实现阻抗变换——对输入来说G级,对ADC来说欧姆级。AD8628通过自稳零和斩波相结合,使得offset的温漂典型值只有0.002uV/度,而且偏置电流只有30pA,开环增益140dB,0.1-10Hz的噪声峰峰值只有0.5uV,这个运放胜任六位半都没有问题,用在这里足够。考虑ADC的开关电容输入级,运放的输出要接比较大的电容,为了防止运放自激,加了相位补偿(R49*C23=R50*C7)。
有些朋友问我这个板子只有一个4.2V的锂电池,还降压到3.3V,没有升压没有负压,怎么能测试负的电压?其实,COM端子不是表的地,而是3.3V的中点电压SGND,这个电压就是有下面的运放产生,也是用了类似的补偿方法。由于是电池供电,这个表的电压都是浮动的,不管输入电压COM端的共模电平是多少,对于表来说都是Vcc/2,输入电压在前面都会衰减到1.6+/-1V这个区间。产生虚地的这个运放要求不是很高,用LMV321/MCP6002/MAX4165之流的就行了。不过这里要注意一点,我的USB接口是没有隔离的,也就是说如果连上电脑采集数据时,电脑的地和表的地是连在一起的,那么输入电压的共模电压会加在电脑上,如果电脑也是接地的话,那就出大问题!!如果笔记本电脑也用电池供电或者电源适配器是隔离的话,那电脑的地上也会出现这个共模电平,例如USB接口的外壳,摸到就会触电的!





leejianzhao 发表于 2013-5-18 17:24:25

本帖最后由 leejianzhao 于 2013-5-23 23:48 编辑

三、ADC使用C8051F350内置的24bit ADC,这个在毫欧表里面已经说的比较多了。这个表再重温一下,在PGA=1,10Hz的条件下,RMS noise是2.38uV,峰峰值 noise为2.38*6.6=15.7uV,也就是1V档的1.5个LSB(五位半),大概看到两个数在跳(极端情况可能3个),在Slow模式下,把10个读数平均,提升log(10)/log(4)=1.66bit,2^1.66=3.16LSB,因此在Slow模式基本上不会跳数了(当然,由于舍入问题导致的最后一位跳是不能避免的)。
四、基准电压这里可以使用C8051F350的内置基准(最大15ppm温度系数),或者外部基准可以用REF5025(工业级:2.5ppm(典型)/3ppm(最大)温度系数;商业级:3/8ppm)或者MAX6192(A级:2/5ppm;B级:4/10ppm;C级8/25ppm)。使用内置和外置基准的frimware是不一样的,不能搞错。

五、电池供电的一些特殊考虑由于锂电池的能用电压范围大概是3.x~4.2V,而我不想使用升压电路,因此有些特殊考虑。1、模拟开关可以用74HC4052或者MAX4782,不能用74HCT4052,带T的要5V供电2、    运放都采用RRIO的3、    外置电压基准用的是REF5025或者MAX6192,不能用ADR421,因为ADR421的最低输入电压是4.5V。这个也是我没有用更高档的电压基准芯片的原因,目前最好的2.5V基准可能是MAX6325C_A(0.5典型,1ppm最大),不过最低供电要求是8VL这些基准芯片的封装都是兼容的。4、    USB接口由于要给电池充电,因此没有隔离,要注意采集数据时的共地问题
六、其他辅助功能1.         数据输出,支持从USB口输出数据。目前仅支持数据简单的从USB输出,不能通过电脑控制。可以使用各种串口终端,例如超级终端、串口助手等,具体COM几看设备管理器,波特率115200。通过Mini-USB连到电脑,应该会发现新硬件,Windows会自己联网找驱动(保证网络畅通,大概1-2分钟就能找到,Win7 64bit都没有问题),或者自己去google搜索CH340的驱动。安装驱动之后,设备管理器会多了一个COM口(COM几就难说了)
2.         锂电池充电内置了一个锂电池充电器,默认充电电流为500mA。在Mini-USB接口旁边有两个LED指示充电状态。可以通过更改R25调节充电电流。

七、测试使用一个10V基准,通过KVD分压,和Fluke 8842A对比测试,测试结果请看图,一般偏差在2-3LSB,最大偏差6LSB
10V档
读数稳定性(噪声),Slow模式,5分钟

100mV档。这个档位8842A数据跳动比较厉害,将就吧


1V档


100V档我就没有办法测了

leejianzhao 发表于 2013-5-18 17:41:58

原理图

leejianzhao 发表于 2013-5-18 19:09:15

本帖最后由 leejianzhao 于 2013-10-7 21:45 编辑

提供毫欧表/五位半电压表的PDF版的原理图/PCB图,BOM清单,HEX,以及源码
本设计版权归本人所有,未经授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还写了个DIY指南,让大家少走点弯路。前期发的套件,已经有超过十位DIY成功,
个人偏爱贴片器件,给大家添麻烦了,J2、U4和U10有点难焊{:140_301:}
其实DIY还是比较简单的,焊完就能工作,免调试。后续的校准都可以通过面板的几个按钮完成。


配套亚克力外壳+电池: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21465119764

https://bbs.38hot.net/data/attachment/album/201308/03/103943tiyeeiep2ce0jicr.jpg

CH340的USB驱动在毫欧表帖子的164楼
https://bbs.38hot.net/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0484&pid=498925&fromuid=17757


lilith 发表于 2013-5-18 19:37:58

过来捧个场,乍一看还以为楼主用了啥模拟开关居然不用继电器切换高低压量程,原来是用了两个插孔 {:139_281:}

我用 ADS1232 做的“万用表”(量程有限),还是用了经典的继电器切换 {:139_278:}












leejianzhao 发表于 2013-5-19 00:18:10

lilith 发表于 2013-5-18 19:37
过来捧个场,乍一看还以为楼主用了啥模拟开关居然不用继电器切换高低压量程,原来是用了两个插孔 {:139_281 ...

偷下懒都被你发现{:140_303:}

本来就是顺便做的,不想占太多地方和成本,反正毫欧表本来就有4个洞,不用白不用

我仅仅加了两个运放/一个模拟开关/若干跳线,还有一个可有可无的电压基准,就搞定了电压表,让大家低成本的多一种玩法,何乐而不为?

iking921 发表于 2013-5-19 01:04:09

又有好东西来了,占位帮顶

x131431511 发表于 2013-5-19 07:29:26

无米才开发出来郁闷啊。。。坐等更多功能存钱续购!

lizhijun 发表于 2013-5-19 09:33:51

这个要顶,特佩服LZ这种硬件软件都精通的

redtony 发表于 2013-5-19 11:19:48

这个要顶,特佩服LZ这种硬件软件都精通的

313909227 发表于 2013-5-19 11:49:59

必须要顶,楼主有才人啊

tssmcu 发表于 2013-5-19 14:02:27

楼主的设计简单精巧,结构清晰明了,直接使用芯片内置AD成本低廉,锂电管理和开关机电路也非常成熟可靠,用了线性充电IC,和单安建开关机电路,从这个经典电源控制方案上,看到了很多优秀作品的影子,想必楼主常年混迹于各大论坛,吸取其精华,才到今天这地步

bugplus 发表于 2013-5-19 14:46:22

leejianzhao 发表于 2013-5-19 19:17:47

tssmcu 发表于 2013-5-19 14:02
楼主的设计简单精巧,结构清晰明了,直接使用芯片内置AD成本低廉,锂电管理和开关机电路也非常成熟可靠,用 ...

我喜欢简单的设计!
类似的充电电路和开关机电路在MP3之类的东西上广泛使用,相当成熟。

USB UART就是串口线电路的copy,不过这里还有一个小细节。CH340T没有通过电池供电(为了省电),在没有插USB的时候,CH340T是没有电的,但是不要忘了还有管脚上的防护二极管,如果MCU的TX输出高电平,就会向CH340T灌入电流(相当于通过TX给CH340T供电)。因此,我的设计中MCU的TX是OC输出的,上拉到CH340T的VCC,这样就避免了灌电流的问题

电压表的电路也是相当的成熟,我也玩不出什么花样。衰减电路就是copy各种自动档手持表的,例如提到的Fluke 15/17B

lilith 发表于 2013-5-19 19:41:11

leejianzhao 发表于 2013-5-19 00:18
偷下懒都被你发现

本来就是顺便做的,不想占太多地方和成本,反正毫欧表本来就有4个洞,不 ...

话说电压表和毫欧表不能共存吧?

另外就是那个输入衰减电路,通过模拟开关切换下电阻改变分压比,模拟开关切换的时候不知道是怎么一个过程,有没有相当于开关两臂都断开的过程呢?有的话意味着模拟开关呈开路状态,当然由于前面的 9M 电阻很大,所以高压经过 9M 电阻之后只形成很小的电流,然后被构成模拟开关的 MOS 的体二极管吸收掉,只是觉得这样不舒服了 {:139_295:} 尽管这个过程可能时间非常短,甚至不存在,就是看着不舒服 {:139_281:}


leejianzhao 发表于 2013-5-19 20:50:17

lilith 发表于 2013-5-19 19:41
话说电压表和毫欧表不能共存吧?

另外就是那个输入衰减电路,通过模拟开关切换下电阻改变分压比,模拟 ...

是的,电压表和毫欧表不能共存。切换功能的时候需要改变图中的5个跳线,同时刷入相应的firmware
现在校准参数可以通过备份firmware来保存,我感觉也算方便的了。备份方法见 DIY一个毫欧计的175楼https://bbs.38hot.net/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0484&pid=504119&fromuid=17757




至于模拟开关,你就不要纠结了,34401也没有任何防护器件就直接进芯片了(其实前面还有个空气放电管,不过动作电压1500V,用来防护雷击的)
不仅10M分压没有,8个13K串联的也没有(我的那个BAV99 D12也考虑去掉,因为BAV99的漏电流有点大,BAV199又很难买到,用FET我又不是很舍得)


tssmcu 发表于 2013-5-19 21:19:52

leejianzhao 发表于 2013-5-19 19:17
我喜欢简单的设计!
类似的充电电路和开关机电路在MP3之类的东西上广泛使用,相当成熟。



卧槽楼主考虑果然非常细致,不过用OC们有小缺陷,需要供电,体积小的又很难找,我自己一直用另一个方案,2N7002DW,是个SC-70-6封装的双2N7002,我用它做I2C或者UART的电平转换,非常方便,串口在115200通信毫不马虎,在转换电平时接法如图:
左边是3.3V电平转换到右边5V电平。
不过我贴出来才发现这个还是不能防电流灌入340,哎算了。。
其实用个1N5819 080封装的穿在MCUTXD 到340RXD就可以了,MCURXD是弱上拉灌入电流应该很小可以不处理

tssmcu 发表于 2013-5-19 21:28:52

哎。。眼浊。。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集电极开路,然后上拉电阻到USB5V。看错了。。已近写了那么多删掉怪可惜

leejianzhao 发表于 2013-5-19 22:22:13

tssmcu 发表于 2013-5-19 21:19
卧槽楼主考虑果然非常细致,不过用OC们有小缺陷,需要供电,体积小的又很难找,我自己一直用另一个方案, ...

这个电路我一般用在IIC的电平转换中,这个电路也是IIC规范推荐的Level shifter具体可以参考www.nxp.com/documents/other/39340011.pdf‎ 的Page 43

mercyau 发表于 2013-5-20 00:04:32

LZ 能帮我上大忙,以后要好好合作。先记号

laisla 发表于 2013-5-20 00:46:57

liyf 发表于 2013-5-20 07:40:17

上了5位半的东东基本都要经过筛选了,f350实现6位半都可以,但是考虑的要很多

shifalao 发表于 2013-5-20 09:54:09

这个要顶,特佩服LZ这种硬件软件都精通的有同感。

marshallemon 发表于 2013-5-20 10:48:31

100mV档上几张测试图

lilith 发表于 2013-5-20 10:57:47

leejianzhao 发表于 2013-5-19 20:50
是的,电压表和毫欧表不能共存。切换功能的时候需要改变图中的5个跳线,同时刷入相应的firmware
现在校 ...

人家好歹用继电器切换,实际上走进模拟开关的总是 100K 电阻上的电压,9.9M+100K 这一串是不会断开的,而你的是会断开的 {:139_295:} 所以看着不舒服,虽然好像也没啥问题(不确定)。如果你增加一个继电器,不仅解决这个问题而且也可以让毫欧表和电压表共存了吧 {:139_282:}

话说你的单片机没有片内 EEPROM,要用 FW 来保存校准值?


redtony 发表于 2013-5-20 13:00:38

要了5套,以实际行动支持楼主的这种行为!

leejianzhao 发表于 2013-5-20 18:40:49

redtony 发表于 2013-5-20 13:00
要了5套,以实际行动支持楼主的这种行为!

感谢啊~~!!

马上让我的存货只剩下一个,呵呵,昨晚立即备料,明天就好了

希望大家能从这个套件学到什么,我是抱着完全开放的态度,对于原理图/源码,大家有问题尽管提出来,我会尽力回答的

leejianzhao 发表于 2013-5-20 18:54:20

lilith 发表于 2013-5-20 10:57
人家好歹用继电器切换,实际上走进模拟开关的总是 100K 电阻上的电压,9.9M+100K 这一串是不会断开的,而 ...

你看错了吧,如果9.9M+100K不会断开,10V或者以下档位怎么可能实现大于10M的输入阻抗?
你说的这个情况可能是受34401还有一个选项就是10V或者以下档位也可以选择10M输入阻抗的误导,这时候9.9M+100K就不会断开


这个继电器根本和10V或者以下档位的防护无关,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不用auto range,固定是mV档,高阻输入,接到100V,会出现什么情况?根本没事!继电器固定接到8*13K上,断开了9.9M+100K,这样和我从另外一个端子输入有什么区别?



C8051F350内部没有单独的EEPROM区域,因此我划分了一个Flash的Block(512byte)用于保存校正信息,Flash的擦除是以block为单位的
由于Flash的空间有限,我也没有办法再拿多一个Block来存另外一个功能的校正信息,因此两个功能的校正信息存放的地方是一样的,因此出现这个问题


当然,其实可以仅仅保存放着校正信息的这个block,但是出于操作的简单性,让大家把整个flash保存下来,反正很快

leejianzhao 发表于 2013-5-20 20:00:12

liyf 发表于 2013-5-20 07:40
上了5位半的东东基本都要经过筛选了,f350实现6位半都可以,但是考虑的要很多

五位半没有这么夸张,其实就是关键的那几个分压电阻要求高一点而已,如果用5ppm的塑料块,已经足够,完全不用筛选

六位半又没有这么简单,F350做六位半是完全不行的,原因有二:
1、F350的noise太大,参考下图
https://bbs.38hot.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305/18/172619uy94y24w4222y35a.png.thumb.jpg

在PGA=1,10Hz的条件下,RMS noise是2.38uV,峰峰值 noise为2.38*6.6=15.7uV,1V档在五位半下是1.5个LSB,六位半就是15个LSB,最后两位都跳的六位半谁要啊?!
就算降低到1Hz,把10个读数平均,提升log(10)/log(4)=1.66bit,log2(15)-1.66=2.25bit,折合到10进制就差不多是5个数在跳。这个还仅仅是ADC noise导致的,还没有算上系统里面其他的噪声


当然,还是可以用强力的滤波算法把读数稳定下来,就象我的毫欧表在20欧姆档其实就是六位半显示的,但是响应比较慢。测电阻大家可以等一下,2-3秒稳定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电压表可以吗?


ADS1232的noise就比较低,而且便宜。在10Hz下,只有420nV或者450nV;LTC2440再略好一些,在6.875Hz下,只有200nV。这两个的noise基本上可以做六位半了(我说的仅仅是noise哦)


2、F350的INL最大是15ppm
我实际测试下来也差不多,15ppm相对于2.5V基准来说,就是37.5uV,对于六位半就是37.5个LSB,对于五位半就是3.75个LSB。
用F350做出来的六位半精度指标可能要这样标:0.00x%+40LSB,知道我的毫欧表标称精度后面为什么要+40LSB了吧
五位半的话,就是3.75LSB,因此我标称就是+4LSB
INL是很难校正的,看看lilith校正他的源表就知道

ADS1232的INL典型值是2ppm,最大值是10ppm;LTC2440的INL典型值是3ppm,最大值是15ppm。从典型值来看是勉强可以做六位半,但是最大值也就是五位半的水平

综上,
1、以上两个问题说明F350的ADC其实并不是很好,只能说性价比高:)
2、我认为用sigma-delta ADC不是很适合做高位表,或者说最多做到五位半

这里顺便提一个可能是目前最好的sigma-delta ADC——ADS1281/ADS1282,我手上其实都有样品,不过没空玩:(
ADS1281/1282可是31bit的ADC,不要以为能做七位半甚至八位半(31bit有九位半,呵呵),1282的INL典型值是0.5ppm,最大值是4ppm,这个做六位半就不错,不过价格……


liyf 发表于 2013-5-20 21:55:15

看你用的是外部基准,你试试用内部基准看看,内部的比较稳定的,就是有点偏差,需要修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DIY一个五位半电压表——毫欧表的兄弟篇,毫欧表/五位半电压表二合一套件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