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weixvlong 的帖子
weixvlong:不过这种方法确实测量不准。因为这个万用表的线性度还达不到测量这么小电压变化的要求,可以用电桥法,外面一片,里面一片,测两者之差,这个就比你这种方法准多了 (2013-01-2419:02) images/back.gif那
会不会有人说:
两个片子参数本来就碰巧不一样
你里一片、外一片,也说明不了啥问题
所以,下一步
我从别家再购来同型号的芯片
在同等条件下,再做一遍测试
再请大家围观
然后再来考虑电阻的影响。碳膜电阻的温度特性是±200~-1300ppm/℃,假设楼主的是-200ppm/℃且线性变化,假设碳膜电阻10.7℃时阻值为13000Ω。那么60.0℃时阻值为12871.82Ω。假设万用表内阻无穷大。
10.7℃时负载电流Ia=1.2496/13000=96.123μA
60.0℃时负载电流Ib=1.2500/12871.82=97.111μA
假设MAX6190负载特性曲线为直线(即线性),1000μA负载时,电压下降约0.25V。
那么由于负载电流变化导致的电压变化为(96.123-97.111)x0.25/1000≈-0.25mV
也就是说由于负载电阻温漂导致的电压变化就有2个字了。那么现在还能说清楚究竟是什么影响结果了么?
所以说芯片是没问题的。
回 坐天观井 的帖子
坐天观井:那会不会有人说:
两个片子参数本来就碰巧不一样
你里一片、外一片,也说明不了啥问题
....... (2013-01-2419:07) images/back.gif
不一致不是问题,测量的是相对变化量,比如最开始两个温度相同,一个1.250000,一个1.260000,两者差0.010000温度变以后一个1.250000,一个1.260146,两者差0.10146,你就知道第二个变了0.00146,而按照原来的方法就不能知道这个变化,而且按照原来的方法,你这个表的非线性比这个值可能大了几十倍,而测量差值最大也就是你这个表标的绝对误差
回 坐天观井 的帖子
坐天观井:那会不会有人说:
两个片子参数本来就碰巧不一样
你里一片、外一片,也说明不了啥问题
....... (2013-01-2419:07) https://bbs.38hot.net/images/back.gif
问题的关键是你这个表的非线性可能远大于5ppm,尤其是变化量近在最低位的时候,你看起来变了4,但是可能是变化1,也可能变化6,不确定,而测量相对值的时候可以换更低的档位,这时候非线性就会变得影响不大 买台二手高位表测试一下更有意义
回 gaopeng31 的帖子
gaopeng31:电阻温飘 (2013-01-2321:46) https://bbs.38hot.net/images/back.gif兄好!
关于负载电阻对被测电路的影响
我专门做了个测试
请看
再谈基准测试中,负载电阻对基准输出电压的影响
虽说负载电阻在这个试验中,没有对被测电路造成什么影响
但精益求精
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在下一个实验中
我会注意这个问题
谢谢! 你用它替换集成的参考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因为你不知道里面有没有补偿措施,如果有的话换外部基准反而会加大温飘
回 edward 的帖子
edward:然后再来考虑电阻的影响。碳膜电阻的温度特性是±200~-1300ppm/℃,假设楼主的是-200ppm/℃且线性变化,假设碳膜电阻10.7℃时阻值为13000Ω。那么60.0℃时阻值为12871.82Ω。假设万用表内阻无穷大。10.7℃时负载电流Ia=1.2496/13000=96.123μA
60.0℃时负载电流Ib=1.2500/12871.8 .. (2013-01-2419:08) images/back.gif
负载电流对基准输出电压的影响明显算错了 我觉得并不是单纯的换基准就能使整体的温飘降低,而是在于电路整体的设计,例如2dw234的思想,它使靠两个温度系数相反的二极管抵消来降低温飘的
回 marshallemon 的帖子
marshallemon:我觉得并不是单纯的换基准就能使整体的温飘降低,而是在于电路整体的设计,例如2dw234的思想,它使靠两个温度系数相反的二极管抵消来降低温飘的 (2013-01-2422:05) images/back.gif在本坛的这个帖子里
用热敏电阻搞定胜利VC86E温飘
已经有网友用热敏电阻的方法搞定了VC86E的温飘问题
说明VC86E的温飘就是由内置基准的温飘大造成的
请移步学习 VC86E的温飘比MAX6190AESA大多了. 要用VC86E测试MAX6190AESA的温飘,首先要保证VC86E所处环境温度不变而只改变6190的温度,并且6190的第4和第6脚间最好加上2nF的电容(会稳定的多),另外6190不需要也最好不要接假负载,直接测其第4脚和第6脚电压即可. 由于6190是2ppm典型值的温飘,故其温度变化50度时你的VC86E最多也就能看到末位的1个字的变化.
对于通常的手持万用表而言,温飘基本上是由ADC、基准芯片及其分压电阻、输入端分压排阻这三者共同决定的,仅换基准只能解决三个温飘因素中的一个.
回 sunhere 的帖子
sunhere:VC86E的温飘比MAX6190AESA大多了. 要用VC86E测试MAX6190AESA的温飘,首先要保证VC86E所处环境温度不变而只改变6190的温度,并且6190的第4和第6脚间最好加上2nF的电容(会稳定的多),另外6190不需要也最好不要接假负载,直接测其第4脚和第6脚电压即可. 由于6190是2ppm典型值的温飘,故其温度变化50度时你的VC86E最多也就能看到末位的1个字的变化.
对于通常的手持万用表而言,温飘基本上是由ADC、基准芯片及其分压电阻、输入端分压排阻这三者共同决定的,仅换基准只能解决三个温飘因素中的一个. https://bbs.38hot.net/images/back.gif
兄好!
我现在用于测量的VC86E,就是已经置原芯片ES51932内部的基准不用,而另接外部基准的,所接的基准,也是和被测的MAX6190,从同一家购得的MAX6190,请看图:
回19楼
34401里真的有猛料,相对里面那块电阻网络切换集成电路,399反而不算什么。
这个电阻网络是所有准确度的保证。
天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34401卖8000块,里面怎会没有高级品。
回楼主
一样的道理,手持表没有任何改装的必要,奔驰车的发动机不能用在拖拉机里,并非拖拉机不配,而是拖拉机为拖拉机的用途而设计,奔驰发动机不会发挥更好的作用,反而会出现设计冲突。最简单的例子,没有洗干净的松香会产生问题,原因在于手持表没有为6190设计封装。
6190的温漂测量必须用高位台式表,6190的性能和6位半台式表的直流电压档性能可比。 我买过10个全新的MAX6190AESA(价格为7元1个),任选了一个测试,在温度从25度降到-5度(变化了30度)的过程中,用VC86E(已改善过其温漂,并且VC86E始终放在25度的环境中)监测,仅末位减小了半个字左右(从稳定的1.2504V变成在1.2504和1.2503间跳动),完全符合6190AESA的2PPM典型值温漂.你的测试结果是温度从10度到60度(升高了50度),但6190却从1.2496V升到了1.2500V,不仅不符合6190的负温漂曲线,也远远超出了其2PPM的典型温漂.如果你的VC86E所处环境温度没变并且已充分预热过(即测量结果可信),则你的MAX6190AESA就是有问题的(难道是CESA打磨的?).
回 asm38 的帖子
asm38:我买过10个全新的MAX6190AESA(价格为7元1个),任选了一个测试,在温度从25度降到-5度(变化了30度)的过程中,用VC86E(已改善过其温漂,并且VC86E始终放在25度的环境中)监测,仅末位减小了半个字左右(从稳定的1.2504V变成在1.2504和1.2503间跳动),完全符合6190AESA的2PPM典型值温漂.你的 .. (2013-02-0122:15) https://bbs.38hot.net/images/back.gif兄好!
我的VC86E所处环境温度不敢说一点没变,但即使变,也只是1度或2度的事儿,我的VC86E已经改为用一节锂电,没有节约电池的必要。
现在每天到工作室,打开表的电源,都是取消自动关机,所以表是充分预热的。
您的MAX6190,是从哪家购的?能把您的MAX6190让我一块吗?
我在淘宝上三次购基准芯片,只有一次AD588BQ,算是很好的
其它两次购MAX6190,都是很伤蛋的
为了改这块表的基准,花费一百多元了,
改得结果很伤心! 改它干什么?我以前也这样想过,但真着手一做问题马上就来了。基准改了以后,和分压器的温度系数不匹配,电阻档本来是温度补偿好了的,结果和基准也不匹配了。于是测电压时的温度系数和变化趋势都变化了,测电阻的误差不减反增,得不偿失啊。
其实对这类手持表最好的做法就是先测出它的温度系数,这样在不同的温度下测量就会心中有数,不至于无的放矢,改基准反而可能弄巧成拙了。
还是很有意义的 温度补偿什么的根本是自欺欺人。如何去使用电阻网路去补偿一个典型温飘高达75PPM 的基准?虽然存在刚好被温度补偿的表,但是那不比买彩票中500w容易。改基准虽然不能做到零温飘,但是可以显著的降低温飘值。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