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各位老大有关ic插座问题
请教各位老大,LM399级别基准升压运放是否可以使用IC插座,会不会带来消极影响? 不是高频的应该可以吧,等老大确认 有同样的疑问回 mercyau 的帖子
mercyau:不是高频的应该可以吧,等老大确认 (2012-05-0412:50) images/back.gif用高质量的座子是没什么问题的,比如34401的339就有用座子的。 最好不用座子,接触处有温差便容易产生热电势。运放正或负输入端1uV的电动势将产生约1.4uV的输出变化,对于10V输出相当于0.14ppm,这在399上是相当大的了。况且热电势通常是不稳定的,表现为超低频范围内的噪声,这也使噪声谱密度增加。
感谢各位的意见!!399发热,热电动势可能惹祸,但运放基本不发热啊,而且运放应该和399还有点距离,拿不准影响会有多大。
回 pipelie 的帖子
pipelie:用高质量的座子是没什么问题的,比如34401的339就有用座子的。(2012-05-0413:58) images/back.gif
热电动势是肯定有的,不能说“没什么问题”,只能通过设计去减小。
即使焊在PCB上,在热电动势上和插在好的座子上也不会有多大的差别,甚至更好。只要接触点能够经得起环境的侵蚀,保持良好接触。 最好是不用插座。
运放基本不发热,但是399是恒温器件,本身有一定的温升(相对于插座),使用插座会带来附加的噪声。 看来有发热器件的最好不用,那么若是1N829之类不加热的是不是就无所谓了呢? 1N829之类,个人看法也是尽量避免使用插座。
1N829工作时大概有7mA左右的工作电流,插座的接触处的微小不稳定接触电阻也会产生不确定的噪音。如果使用非常考究的优质插座,影响会小一些但也不会杜绝。
总而言之,要求低的场合,随便搞一下就可以;但是要求较高的场合,很微小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热电动势的确有影响,其大小一个看温差,再一个看材料。399的内部有加热器因此温度比较高,温差就大一些,而金封的管脚都是可伐的,热电很大,大约是微伏级别的。
当然,如果用好的管座,均匀对称,热电动势可以减少,要求不太高的场合可以用插座。 个人看法,接触处若是插座一类的机械连接,连接点本质上是点接触,导热能力有限;若连接点是焊接的,那么接触的性质是分子团水平上的体连接,导热能力会高得很多,这样两种连接处的温差水平是不一样的。 在机器内部,局部温差不会很大的。
即使是399之类发热较高的器件,经过一段时间均温之后,管脚和插座之间温差也会变得非常低。
下图我给ltz1000做的插座,除去插座改为直接焊接之后,7位半测试下输出变化1个字(包含器件焊接导致的正负两方向影响)。可见热电动势影响是很小的。
插座的负面影响肯定是有的,要求不高的地方完全可以用插座,但一定要保证接触良好 只要插座材料和镀金合格,热电动势方面和焊接基本没有区别,没插好的除外。
焊点的锡-铜系统热电动势很大,相对而言插座的铜-金-铜系统的热电动势可以忽略。使用可伐材料(基本就是铁)时锡-铁系统热电动势更大,铜-金-铁系统的热电动势也会增大,但使用插座的效果仍和直接焊接差不多。精密运放的手册中经常提到必须锡-铜焊点均温以降低热电动势温度系数引起的误差,但很少对使用插座特别说明。
接触电阻引起的噪声也可以忽略,合格的插座接触电阻不会超过1欧姆,通1A电流噪声也非常小,实际情况接触电阻远小于1欧姆。
唯一的区别在于使用插座可以更换元件,代价是成本高。但是插座的有效拔插寿命有限,多次拔插后镀金层脱落,插座的各种可靠性问题便开始显现,因此如果没有必要更换元件,最好直接焊接。 我这块破砖头引来扔的太值了,严重感谢各位。我的7150plus 预热后有近10字漂移,忽上忽下的,很是烦人,貌似很少有飘这么厉害的,想改进改进。查看原理图和板子后,发现基准是1N829,基准部分和输入放大用的是OP05和OP14,查过参数后发现OP05失调毫伏级,OP14好些,但温漂都不算太好,可能当时算很好了,故怀疑这两个IC是漂的主要原因,打算换成op177GP和opa2277PA,若有必要则把基准也搞成LM199AH(正好手里还有一个),只是那样工程就大了,怕换来换去的不好收摊,故打算搞两个好点的插座焊上。 另外热电动势实在是个讨厌的东西,我做了两条测试线,一条用4芯特氟龙线diy的开尔文线,夹子是铜的,插头是铜镀镍;一条是表笔线,硅胶的,紫铜鳄鱼夹,铜镀镍插头;结果都发现有交换插头影响读数的问题,很是令人烦恼。所有接头都是焊接的,不知道问题出在接头还是插头。
另外还有个疑问,铜-锡 之间有热电动势好理解,铜-锡-铜 是不是热电动势可以抵消呢? 用还是不用插座,取决于以下几点的综合考虑,不是只考虑一方面:
1器件是全新的还是二手的,从何种渠道购买,淘宝还是正规代理商,在焊接之前有没有测试过其功能好坏。
因为器件焊上去很难再搞下来,就算能搞下来(比如用风枪吹或者吸锡器),也会损毁印制板焊盘甚至器件,旁边的器件也有被拖拽损坏的可能。
2 菜鸟还是老手,有无经验。菜鸟还是用插座为好,方便。
3 这个电路是实验性的还是定型的。定型的也不见得就不能用插座。
4 是否需要考虑特殊问题,比如热电势、漏电流,特殊布线考虑等。要求极为严格的场合,不适宜用插座。首先看看自己是否已经全面达到高水平的门槛。
5 给高性能运放用插座,应该找质量好的。好的也就1块多。
6 所用的PCB质量如何,是正规厂家的合格F4板子还是洞洞板,是哪种洞洞板,比如有一种黄色的洞洞板,用手一撅就两半,质量很差,此时用与不用插座一个样,系统性能取决于最糟糕的一个环节。就算PCB质量很好,不要插座就能解决热电势?运放两个输入端如果连接的焊盘个数和类型不一样,也会引起热电效应。要把问题考虑全面,当把所有问题全部考虑的时候,你发现,这超出自身能力。所以我的意见是,少吹毛求疵。
7 是加工的PCB还是洞洞板。是洞洞板怎么布线,一大堆焊锡堆上连线,还是专门找铜丝链接。用一大堆焊锡的话,你不用插座就能解决热电势?
8 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电路主功能,提高能力和全面知识。给你块3.5表电路,能否说清楚每个电路的原理以及元器件选择依据?如果这个做不到,当务之急是全面学习。
9 旧书不厌百回读,深思熟虑子自知。多实践多练习,你自然掌握。
10如果拿捏不准,投入100元,开一个实验板子,把你所有不懂的东西全都放在板子上比对(包括焊盘大小、如何开窗、有无热电势影响,怎么开保护环等等,印制线粗细,丝印位置,是弧形线还是直接拐弯等等),你就当白花100块钱而已。一次投入100,比你多次实验效果好还省钱。
我说的不一定对,但是我说的是自己的体会(包括花了很多钱总结的经验)。我写的个别文字可能态度比较生硬,但是我觉得有必要这么写。 真知灼见!金玉良言!!非常感谢您如此详细的指点!!!
回 sea123 的帖子
sea123: 我这块破砖头引来扔的太值了,严重感谢各位。我的7150plus 预热后有近10字漂移,忽上忽下的,很是烦人,貌似很少有飘这么厉害的,想改进改进。查看原理图和板子后,发现基准是1N829,基准部分和输入放大用的是OP05和OP14,查过参数后发现OP05 .. (2012-05-0516:15) images/back.gif我是反对把简单的事,复杂化,要记住“多个香炉,多个鬼”
如果为了实验,你的板又是双面带过孔的电路板,看这个方法适合你么:首先每个焊点先焊上(略微突起,就是IC不要过孔焊接),再把IC放在突起的焊点上进行焊接,这样很方便更换IC做实验。 谢过版主了!果然是众人是柴火焰高,啥新鲜招都有。这种焊接方法拆卸要容易多了,把锡吸下来就OK,不用担心不干净被粘住!
回 enquireyhw 的帖子
enquireyhw:我是反对把简单的事,复杂化,要记住“多个香炉,多个鬼”如果为了实验,你的板又是双面带过孔的电路板,看这个方法适合你么:首先每个焊点先焊上(略微突起,就是IC不要过孔焊接),再把IC放在突起的焊点上进行焊接,这样很方便更换IC做实验。 (2012-05-0611:25) https://bbs.38hot.net/images/back.gif
老大不愧是专家,这样焊接我怎么从来没有想到,习惯性思维:元件脚都是穿过孔焊接的,无论单、双面PCB,(小贴片的没本事焊),常为这个为难,数字表上IC坏了,为了拆换方便要装插座,装了插座IC高了,外壳合不拢,即使不嫌高也担心时间长了接触不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