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台FLUKE福禄克:是质量缩水还是做人缩水 ----之二
本帖最后由 hepingmail 于 2016-9-5 21:48 编辑我这边收了 fluke17x老版本的和fluke17x 中期版本(不是最新的,芜湖生产的那种),一路走下来, fluke演绎了 cost down 的经典!演绎了减量不减价,公司提高利润的手段!很多以牺牲产品的可维修和性能为代价。=================================================
fluke179C 中期和fluke179C 芜湖生产的比较见这篇文章。
https://bbs.38hot.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3768&extra=page%3D2
两个帖子连起来看,更加有意思..........
希望这两片文章不会引起fluke公司反感。
汉奸 无所不能 好帖,支持一个
好帖,支持一个 支持暴光啊。{:142_364:} 无语了{:142_375:} 知足吧楼主,至少还有千层糕电容,你看看现在016版本的289C,连千层糕电容都没有了。。。哎,金色屏蔽线也没有了。。。{:142_381:} 成本优化没办法 让福记的粉丝好好打脸吧
这里很多黄皮党,既然这样了一样有人爱。 不知187有没有缩水。187没看到过金属转盘。 好帖,支持暴光啊。 187已停产十多年了,没赶上缩水 187很好,没有看到过缩水版的,正在使用 某国特色! 我觉得只要指标和稳定性没减,新年代新工艺这个没什么好说的,谁不想自己的产品能进一步的降低成本 本帖最后由 hepingmail 于 2016-8-31 09:36 编辑
4线测电流电阻变成2线,这一点有点说不过去!转盘的改变是以牺牲可维修性为代价的!很多人都是转盘部分金手指烧坏或者磨损,整个板子都费掉。 不管是那个厂家都在干这事,不过我想问下,如果是美产的话,减配会不会没那么严重,但那转盘绝不可能用回老式机械的了 方案改变不知道。性能有什么不同。和原来的芯片不一样 别的不说,还是老式转盘耐操啊 他们价格应该再高点,学学HILTI{:142_381:}
质量可以学学小日本,再集成简化点,
没得修,没法修,
就
不用再让我们感慨了,愤怒了 东瀛东西喜欢藏着掖着,很少有公开原理图,元器件喜欢使用倭国货,这些都让人无法爱他,很多电池设计都是脑残游记等级。 本帖最后由 jincai2004 于 2016-8-31 13:12 编辑
我不是黄皮党,但也有很多手持、台式表,还收集了很多指针表。
年代跨度也比较大,看着老表里大量的分立元件,叹为观止,但收藏多于实用了。它们的性能指标比后期同类差很多,虽然后期很多都“缩水”了。
如果说集成度高,简化工艺就是缩水,我觉得只能退回一个机箱几十KG,天价,没人买的起的时代了。
仪表类,本来就有生命周期,到一定时间就该淘汰,超期服役,本来就是不正确的。
那种老式机械拨盘,制造工艺复杂,现代仪器基本都没厂家这样搞了,为什么就说这是FLUKE缩水呢?一说牛屎芯,就不如硬芯,那现在设备用贴片都是缩水,偷工减料了,那每个厂家都不是人了。
试问一下,到底是那些90年代左右大量分立件的泰克示波器容易坏,还是现代高度集成的泰克容易坏呢?
如果你只是收藏,可以选机械拨盘的FLUKE,如果是实用,还是选现在的型号吧。
本帖最后由 hepingmail 于 2016-8-31 16:18 编辑
不别的激动,我想说几句,第一,电阻4线换2线是技术的进步吗?还是工艺的提升吗?第二,PCB做转盘带来的问题,如果坏是更换整板?这个好像与工艺提升没有任何关系! 缩水是明显的,现在市场不是说谁做的最好,谁就有市场,以前也许是这样,现在不是,现在的产品是价格一样的情况下,只需要比对手好一点点就行了,不需要好太多,我觉得是市场竞争太激烈造成的。{:142_381:}{:142_381:} 。 屏幕黑色金手指跟金色金手指 哪个高端?都是啥工艺? 好用就行,里面怎么样不是很关键。 ybzyzg 发表于 2016-8-30 22:33
知足吧楼主,至少还有千层糕电容,你看看现在016版本的289C,连千层糕电容都没有了。。。哎,金色屏蔽线也 ...
千层糕电容是怎么电容?有什么特别的? 能科普下么?
前几天的第一个帖子有些变动我觉得是元件工艺进步无可厚非,但这次图片的对比则是纯粹的降成本,10M电阻改小串联其实可以接受,现在薄膜精密电阻也不错了,多个统计精度也稍占优,波段开关比印刷板成本高太多,还有个楼主没圈出来的件是1欧的毫安采样电阻,原来是dale的线绕,现在看着像金属膜,这个位置不该省 LiuB 发表于 2016-9-1 10:29
千层糕电容是怎么电容?有什么特别的? 能科普下么?
千层糕电容是一种贴片的薄膜电容。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