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别说没有了,没见过不代表没有,看这篇文章25页:
http://www.doc88.com/p-9703399665032.html ...
温控部分很有参考价值
加热容易,制冷可能更困难 彭鹏 发表于 2015-3-30 07:39
前面也有人提出了半导体制冷,但是有个问题是“结露”麻烦而已,其实如果在一个“小环境”里只要里面的空 ...
你是说每个人自带恒温槽么?不如说胳肢窝。恒温36.5度
降温需要专业设备 LiuB 发表于 2016-2-29 23:13
你是说每个人自带恒温槽么?不如说胳肢窝。恒温36.5度
这么久的老贴了,挖坟呀?我也只是提出点我自己的设想罢了,本人只是个爱好并非专业干这行,再怎么说也用不着这样羞辱人吧?!{:142_365:}
彭鹏 发表于 2016-3-2 18:48
这么久的老贴了,挖坟呀?我也只是提出点我自己的设想罢了,本人只是个爱好并非专业干这行,再怎么说也用 ...
别误会了,不是羞辱人哦,只是看到这里自己想起来人体是恒温的。
实验室用的低温精密恒温槽采用双槽结构,一个副恒温槽制用压缩机冷酒精之类的冷媒,温度不要波动太大。再用水泵将冷媒通过铜管循环制冷主恒温槽,主恒温槽里面也是冷媒,还有搅拌和恒温加热电路,这样可以保持温度恒定。 假设楼主的低温恒温是为了降低电压基准(如:LTC1000)的噪声:
1.一般情况下LTC1000的内部恒温设为65℃(338K),此时的噪声约2uV;
2.将LTC1000的恒温温度降低到-50℃(223K),此时的噪声可以降低到1.3uV;
那么在此低温下得到的噪声基本与2个LTC1000并联的效果相当,所以,考虑到低温恒温的难度和成本,这事看来并不怎么划算。
但如果楼主原来的电压基准就是采用若干只(譬如16只)LTC1000并联的,那加上低温恒温后的效果就会相当于30多个并联的噪声效果,应该是非常顶级的了。不过要达到如此效果,其他的一些原来不那么严重的问题又会变得很严重了,比如输出线的热电势。
还有,在这种情况下,对恒温系统的可靠性将十分重要,一旦停止恒温,再次进入低温恒温后的电压迟滞现象应该也是十分明显的。
总之,有难度,但可以玩玩。 致冷恒温和双向恒温在技术上没有什么困难,半导体致冷片是便宜易得的,结露问题是不存在的,否则保温做得就太差了! 往最容易实现的方向做加热是最省事的。。。 加热最省事、省钱,恒温槽的性能指标还容易做得比较高。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