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588BQ住上了小房子
AD588BQ住上了小房子来到了38度毒坛后,了解啦一点点电压基准。因只是业余爱好,手中最好的表是九十年代国产的DT9203,四位半。为了校准其准确度,在淘宝店邮购了两只拆机AD588BQ。接上线路,两只基准显示数字基本一致,因此可以假定两只基准都在标准指标以内,并把9203表的电压各档进行了校准。但发现9203电压档的各档精度并不一样,有的档位误差在千分之几。虽然该表用的是美信的硬芯,但分压电阻却是色环电阻,于是决定更换分压电阻。几经周折也没能买到专用的分压排阻,没办法只好购了一些上海产的低温飘0.1%精度的色环电阻,回来进行串并以提高精度。一番折腾,9203的精度和线性度大有提升。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两只588BQ虽然显示一样,但是必经是拆机货,精度难以判定。再说常来38度,四位半的精度怎么好意思迈进38度一串零的门槛。于是又进了台HP3457A,这会才算真陷进去了。回来一量AD588BQ,一个10.00030V,一个10.00130V,相差还真不少。高位表就是有优势(虽然基准和表都没标定)。经过一段时间的测量记录,室温在25度到30度(随季节和昼夜变化),两个基准的漂移在2-3ppm,但无法确定到底是基准在漂还是3457在漂,或各自飘多少(测量手中的0.02%和0.05%的绕线电阻也有近似相近的漂移)。为了确定温漂的来源,又萌生了整个电压基准的老头子来定论。但是,因没赶上坛里的团购,网上的二手货又不太准成,至今没能动手,无奈之下,决定先给AD588BQ做个小房子,进行恒温控制,依静,对动,来区分漂移的根源。首先购来了100*89*44的铝合金外壳和接线柱,然后,用双面PCB板,做了个30*30*20的恒温盒,用来装恒温线路和588BQ,控温方式采用通断式,温度控制在50几度,3457A基本长期通电,室温25度或26度左右,在测量的几小时乃至几十小时基本不超过0.5度的变化。第一只588BQ室温下显示9.99998V,3457A在100PLC,数学运算平均值9.999979V至9.999980V有0.1ppm变动,取值数一般不少于160,多则上千。接下来进行加温试验,加温箱用16*26*40cm泡沫保温箱,加温方式也采用通断式恒温控制,加温体采用灯泡。试验温度35度至40度(后期基本采用固定38度),恒温时间不少于1小时,测温用玻璃温度计配合3457A探头测试。可是出来的结果并不好,示值有2-3ppm下降,即显示9.99995至9.99996V。本以为恒温是不应该变化的,于是对恒温槽的控温点左右远近调整,但都没解决问题。后来又在恒温槽内加入测温头。果然,随着加温箱的升温恒温槽内的温度也有2-3度的提升。难道恒温线路有问题?无奈又找出一只恒温晶振,作对比试验。用1992频率计测得频率稳定后再加温测试,哎,怎么频率也有两位数的变化(1992用在11位)。再在室温下频率稳定后,用手捏住晶振外壳,频率也在变化,看来是恒温槽性能问题(并非一点不变)。但1992频率计本人后换的莫里恩双恒温槽180晶振,不管怎么摸外壳或对其扇风,都是一字不跳的。难道还得为个破588BQ加个双恒温?那是没有多大价值的,总不能买个小毛驴为其配个金马鞍吧。每度零点几ppm的飘移虽然不大,但是,当要核定某个值时,又要计算基准的温度漂移,又要计算表的温飘,总是有些不爽。决定再在温控上想想办法,看能否吃掉这几度的漂移。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试验,终于采用对恒温槽温度补偿的办法基本抵消了随环境温度的较大变化。下面列图6至图10是近期的测试记录,看来六位半的表已无力来更好的测量了。经对HP3457的初步测量,大约有每度近0.5ppm/Cº的变化,已远大于基准的变化。而且家庭的环境也很难把温度变化控制在零点几度(即便人员的走动也会引起温度可观的变化)。图21与图22是恒温槽当初设定不到五十度时的测量记录,主要是记录了HP3457a在十几度到二十几度温度变化的大致温度系数(因恒温箱太小,没能进行高温测试)。由于只是业余爱好,更没有理论支持,这种玩具级别的折腾只与爱好者共乐。个人感觉经过恒温包装的AD588BQ,标定后可以校准五位半和对比六位半。望有条件和有设备及更高位仪器的资深坛友,能对恒温的588BQ进一步测量其老化、漂移、噪声等指标,给各种基准一个准确的定位,以利烧友高性价比的定位自己实用的仪器伴侣。又掉坑里了?{:142_369:} 38度就是要烧人。
支持发烧!! 坑坑坑!!!啊!坑坑坑! 很好奇楼主的板子是用刀片手工刻出来的? 线路板刻得不错。 烧得不轻啊!{:142_381:} 支持折腾,谢谢分享。 588BQ恒温的话,参数不比LM399差 另外最后一位跳两三个字,真的没必要纠结 楼主赶紧弄超级基准吧{:142_381:} 呵呵,折腾吧。 下面就是7位半或8位半的节奏了。 39度了{:139_266:} 恒温温度高点怎么样,LM399要高得多 恒温温度高了坛上介绍对老化很不利。现在温度稳定性已远在LM399之上(依据HP3457a的温度稳定性)。因此,恒温的588BQ值得一试,而且还是10伏和5伏的输出。 不知道LZ用的恒温电路电路图能否提供? 支持楼主的发烧精神。因为追求极致的过程中,最起码你有了第一手的AD588BQ的实验测试,尽管不精确,尽管设备简陋,尽管各种的业余条件下的不合理,但,因为在38度,你的每一个实验,每一次汗水都给后来人进行了铺垫,大家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探索和留下的宝贵经验进行改进,这不就是建立38这个论坛的初衷吗?
每一个爱好者都是从基本的追求开始,谁不是拿着机械表到3位半,到四位半到5.6.7.8位的追求过程中了解了仪器,了解了各种器件的特征,了解了在追求过程中的痛苦和快乐。
对于电子爱好者来说,38度很多坛友很多的贡献是润雨细无声的培养过程,你们的一点一滴的贡献都给无数的爱好者带来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每一个坛友都在贡献着。 目测LZ温度会持续上升,LTZ1000在呼唤你{:142_381:} 本帖最后由 hgjdwx 于 2016-4-3 00:15 编辑
看得出楼主下了不少功夫,请教一下,
楼主测了那么多数据,有没有得出AD588BQ的实测温漂是多少? {:142_381:}谢谢分享。 漂亮的小房子,谢谢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