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标准大电流
一、范围这里所谓的标准大电流,一个是要标准,即传统意义上的精密度高。具体说比如短稳要10ppm以下,长稳
要100ppm以内,温度系数不要大于几个ppm每度。当然,恒流源的短稳一定要好,这是最基础的指标。
所谓大电流,至少是10A或20A起。这样的电流大多数电源也都不支持了。而到达100A,才能算正规的大电流。至于上限,可以很大。
这样的大电流,一般不需要是连续可调的,离散的为多,取值如下(A):
10、20、30、50、60、100、200、300、500、600、1000、、、、、
还有,这些电流有时无需很准确,即与小电流相比,容差/允差比标称值可以偏离的更大一些,例如100A实际上为100.123A,也是可以接受的,只要标定好。
甚至有时在对比测试的时候,电流是否标定都没有关系,只需要一个短期稳定的电流。
另外,用于各种开关、电流互感器和其它电器设备的电流负载试验及升温试验的恒流源,无需精密,更无需标准,不在此帖讨论范围之内。 二、意义
大电流发生器是电力、电气等行业在调试、测试中所的必需设备,尽管很多大电流是交流,但检验、校准大电流需要标准分流器,标准分流器都是交直流两用的,校准需要溯源到直流,此时就需要直流大电流标准了。科研、生产、计量单位都需要。 三、困难
1、功率大。电流一大,电压又不能太小,功率势必很大。例如100A、5V输出就是500W,要是500A的话那就要2500W了,算上电源效率,输入要更大。
2、发热大。在分流器方式中,所有的输入功率在测试中都是直接被消耗的,因此功率多大发热就有多大。
3、器件。大电流、大功率的有源器件比较难找,也难于驱动;大电流的采样也是难点。
4、性能。因此,大电流恒流源的性能,就不如常规电流了。
5、其它,占地、体积、重量、成本。 四、方法
大电流恒流源的产生方法,大体有以下三种:
1、DCC法,即直接电流比较仪法,通过高导磁、低漏磁铁心变流比精确的特点,用小电流“放大”成大电流。这种方法所用的传感器一般叫做DCCT(直译为直流电流变压器),可以到亚ppm级别,同时可测试的电流也很大。此法弱电是复杂,成本高。
2、常规方法,即采用串联检流电阻检测电流,详见“标准电流”:https://bbs.38hot.net/read.php?tid=199
3、互感器法,主要用于交流。如果是直流的、平衡检测的,其实就与DCC类似了
另外,电流源也同样有开关电源,效率高,但往往纹波大,难于满足精密、标准的要求。
深圳2009年有个专利,名字是“高精度标准直流电流源大电流装置”,说明如下:
本发明涉及高精度标准直流电流产品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高精度标准直流电流源大电流 装置,包括标准直流功放支路、信号控制模块以及输出模块;所述标准直流功放支路、信号 控制模块以及输出模块进行电连接。所述标准直流功放支路包括信号处理模块、电流放大模 块以及反馈采样模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采用标准直流电流功放支路,可根 据实际情况非常方便的进行扩展,可输出更大的高指标直流大电流,提高了电路的性噪比, 增强了整体的抗干扰能力,拥有高信噪比的反馈信号组成数字闭环,可大大加强电路的可重 复性和长期稳定性。
申请日:2009.06.12
公开日(Publication date):2010.01.27
专利申请人(Applicant):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Address):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南区T2栋五楼
发明人(Inventor):卢 维
http://patent.perday.tv/detail/CN101634867-3597708.html
五、商品
商品的标准大电流,还是有很多的。
DCC的常规电流是1uA到100mA,但DCC的厂家都具备量程扩展器,其实就是大电流发生器,几A、100A常见,甚至几千安培的也有。一般认为加拿大的DCC做的最好,以下是几款MI和高联的。
MI 100A扩展
MI 400A系统
高联100A扩展
高联150A扩展后面
高联3000A扩展系统背面(后盖打开后)
上海兰斯汀的600A扩展 http://www.raysting.com.cn/?p=49&a=view&r=24
这款也可以单独作为恒流源使用,输出最大600A、1V,输出接线柱在背面,前面板有粗调和细调电位器和输出指示,电流稳定度每分钟500ppm,比较差了,应该与里面用的分流器有关,定价5.5万元
上海兰斯汀199.9A的恒流源RT200A http://www.raysting.com.cn/?p=49&a=view&r=9
类似RT600A,输出电压很小最大1V,电流稳定度也是每分钟500ppm,定价2.75万元。
电流调节分成粗、细二个旋钮,电流指示为3.5位表头。
上海兰斯汀RT350A http://www.raysting.com.cn/?p=49&a=view&r=47
这款指标高较高,350A,输出<=3V,由于采用了直流比较仪技术和线性电源技术组合而成,使得短期稳定度达到50ppm每分钟,线性度也优于10ppm。
天水长城,CD9861B,0~40A电源,0.2%
http://tianshui.qicou.com/chanpin/32458/
这个精度比较差,很难归类于标准大电流
江柏JBP系列电源,最大有200A的,0.1%
http://www.dzsc.com/product/infomation/109163/200822011148139.html
http://www.kingrang.com/Upload/PicFiles/2010.7.22_15.37.23_3664.pdf
这个图片是50A的
六、大电流恒流源的的测量方法
类似大电流的产生,大电流的测量也可以分为分流器法、DCC法和传感器法三种。这里首先重点介绍分流器也就是采样电阻法,最后再补充DCC和其它方法。
采样电阻主要有两种形式,一个是标准分流器,另一个是标准电阻,其实都是差不多的东西,都是小阻值、大功率精密电阻,而且都是4线的。当电流流过其中的电流端子后,就会在电压端子上产生与电流成正比的电压,用于测量。
我们知道,电阻的功率与电阻成正比,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电流一大,功率迅速增加,而标准电阻都很怕热的,这就矛盾起来,造成要么很大个头的标准电阻但电流并不大,或则等级比较差。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采用特殊材料和工艺,尽量减少电阻的功率系数。
所谓功率系数,有时也叫负载系数,就是有了功率负载后,电阻变化情况,一般以每瓦ppm来表示。这个与温度系数还不完全一样,温度系数主要是外界温度变化但电阻中的功率不大时的电阻变化,而功率系数是自身产热而造成的电阻变化,此时可能有负载不均、局部过热的现象产生。
对于不同的恒流电流,要选择合适的采样电阻。阻值的选择主要涉及两个矛盾的侧面:
一个是功率,不能太大,否则发热后变化大。必须大功率的,要保证体积、散热。对于标准电阻,BZ3尽管个头大,但最大功率只有1W。BZ6是3W,4223是10W已经很大了。对于传统分流器,压降小(50mV-75mV),因此电流要比较大功率才能上去,有优势。但对于标准分流器,压降比较高,大电流的功耗就很大了。例如Fluke的 A40B-100A,0.8V压降,功率80W!
另一个是矛盾的侧面是压降,不能太小,否则因为热电动势和放大不利的原因,测试不准,短稳变差。如果按照热电动势+噪音等因素为1uV计算,对于50mV的量程为20ppm,不小了,因此50mV太低,要500mV才算比较大的电压,影响2ppm。但如果按照高稳3458A的规格,100mV可以测试到8ppm,50mV可以测试到11ppm,甚至20mV也可以测试到20ppm,因此小电压的条件也可以适当放宽。
上表,背景黄色区域为边缘区域,可以选择但有困难,红色区域不适合选择,无色的可以选择,粗体为建议选择。
10A,可以选择0.01欧,压降0.1V、功率1W
20A,也以选择0.01欧,压降0.2V、功率4W偏大。也可以选择0.001欧,此时压降0.02V偏小
25A,可以选择0.001欧,此时压降0.025V偏小,但功率合适。选择0.01欧则功率偏大,除非有措施。
50A,可以选择0.001欧,此时压降0.05V比较合适了,功率2.5W合适。
100A,选择0.001欧,此时压降0.1V合适,功率10W偏大,但没有办法。
200A,只能选择0.0001欧,此时压降0.02V很小但没有办法,功率4W合适。
250A,只能选择0.0001欧,此时压降0.025V偏小但没有办法,功率6.25W合适。
500A,只能选择0.0001欧,此时压降0.05V合适,功率25W偏大,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1000A,有难度。
可以看出,这种10进的电阻,在大电流下分级太粗,选小一级的电压太小,选大一级的功率太大。因此,如果DIY的话,可以选择中间阻值的,例如0.002欧、0.0025欧、0.003欧、0.005欧等,无需拘泥与10进整数。
另外,做一个更直观的选择图:
其中每组电流用不同颜色表示,每组两根线,分别代表功率和电压。
功率曲线和电压曲线越接近,就越好选择,四边形代表可以选择的区域。
蓝色10A,选择功率在1W附近、电压在0.1V附近,即电阻0.01欧附近。商品的有选择更大的,不推荐。
天蓝色30A,选择0.002欧到0.005欧合适,最好0.003欧,此时电压0.1V、功率3W。
红色100A,可以选0.0005欧到0.001欧之间,此时电压50mV到100mV,功率5W到10W。
绿色300A,0.15mR到0.3mR合适,电压45mV到100mV,功率14W到27W,比较大了。
黑色1000A,0.02mR到0.03mR合适,电压20mV到50mV,功率20W到50W。
另一个图表,根据采样电压放大误差、热电误差、发热温漂误差综合因素选择了采样电阻后,得到采样电压、功率、合计偏差
<此图片不能加载,见下面第10贴>
可见随着电流的增大,采样电阻急剧减小,功率成比例增大,采样电压缓慢减少。
普通分流器一般是有标准压降,例如我国的是75mV,国外也有50mV和60mV的,此种分流器大量存在,等级0.5的为多,算不上精密,不属于此处描述之列。
标准分流器,压降一般比较大,早先的甚至达到1V,现在有所降低。测试标准分流器都是在标准电流下,等到足够长的时间(例如30分钟),让自热温升达到平衡后,才测试的。
小阻值标准电阻,是设计成小功率下工作的。例如国产的BZ3,额定功率0.1W、最大1W。有0.1欧、0.01欧和0.001欧三只,额定电流分别是1A、3.3A和10A,最大电流分别是3A、10A和33A。因此,测试标准电阻,为了避免温升,测试要尽快进行。
国产的还有BZ10,与BZ3类似。国产还有一种BZ6,体积大很多,额定1W,最大3W是BZ3的3倍,0.1欧、0.01欧和0.001欧的最大电流分别是5.5A、17A和55A
上海迪一有一款BZ6的改进型叫BZ6C,看性能不错,控温型,50ppm,最大可达10W:
http://www.22818881.cn/threestyle/22818881/product/7118807.html
L&N也有一款检流电阻4223,最大电流可以达到100A(最大功率10W)
(4221:0.1欧,4222:0.01欧,4223:0.001欧)
国外的类似标准电阻也很多,例如苏联的P321(BZ3的前辈)、日本的横河、德国的Otto Wolff、英国的Tinsley,也都有自己的1mR的标准电阻,只不过功率没有L&N的大,最大都是33A左右。不过,分流电阻最极端的例子,也许是德国Otto Wolff的这个10uR、7000A的了(490W),年稳<20ppm:
http://www.lehmanscientific.com/p_otto.html
采样电阻的另一个类别,是标准分流器。
比较著名的是Fluke的A40B系列,一套从最小的10mA,按照1、2、5步进,最大100A。100A的不确定度为35ppm,压降0.8V、功率80W,采用大量塑料块并联。整套价格要十几万。
高联也有与套类似的,超过1A的有3A、10A、25A、50A和100A。最大的100A的不确定度30ppm,压降0.4V(功率40W),50A的压降0.5V(功率25W),25A的压降0.75V(功率19W),10A的及以下的压降均为1V。
高联也生产另外一个型号9230,年稳是10ppm,精度20ppm,100A的内阻0.01欧,比较大,功率有100W,一般需要风冷(有选件):
以下是高联比较老的9230,颜色是黑的:
Ohm Labs有几款大电流分流器,此处是100A、200A、300A的,阻值分别是1mR、1mR、0.1mR,精度0.01%、0.02%、0.05%。
当然,他们还有500A、1000A的产品。
台湾Prodigit的7550A,最大250A,精度0.02%
内部采用了Isabell的1mR的Rugz:
如果电流小一些,那么这个分流器也是很不错的,20A、0.01欧(0.2V、4W),10ppm,内部有风扇:
上海兰斯汀7550 http://www.raysting.com.cn/?p=47&a=view&r=75
这款与台湾博计的7550A类似,测量范围也是200A、20A等,同时配上了双6.5位显示。
不过,200A量程为0.04%,博计7550A为0.02%。
以下是采用DCC技术的。
上海兰斯汀RT400D.C高精度电流表 http://www.raysting.com.cn/?p=47&a=view&r=73
测试电流精度:≦1×10-4,也就是0.01%,或者100ppm,具有600A、 200A、 20A、2A四对测量端子,其中600A的在后面。
七、大电流恒流源的电源
为了能够产生大电流,必须有自己的电源。由于电流大、功率大、要求高,因此难度也不小。
1、线性整流电源
就是传统的变压器、整流、电解滤波。除了按照电流和功率选择相应的器件外,主要困难是滤波电容。传统的线性电源,不仅电流小,而且纹波要求不高。而大电流的不仅要其滤波电容成比例的增大,而且纹波要求要更高。滤波后的峰峰波动用以下公式来计算:
Vpp=0.01×I/C
因此可以看出,那种每安培2000uF的经验公式,Vpp=5V,很大了,恒流源的电源如果直接使用,按照2Vpp计算,选每安培5000uF。如果是100A的,那势必要用到500000uF了,也就是0.5F,体积和价格都很厉害。也许有人会说能否用超级电容,简单说,不可以,主要是电流和寿命不够。
2、开关电源
开关电源效率高,但存在纹波。而且这种纹波频率高,对恒流部分是个考验。
3、电池
电池的特点是非常洁净,没有纹波,高烧HiFi者也常常用电池做电源。
现在很多动力电池,都具备大电流放电的能力,因此通过适当选择规格容量,可以满足大电流发生器的要求。
用电池的缺陷,是连续使用的时间不长。
4、混合1,开关+线性
也是菊水电源经常采用的方法,输出是线性的,但前级的开关电源保证让调整管工作在最佳状态,这样不仅在大范围的电压输出下保证较高的效率,而且输出特性良好。
5、混合2,电池滤波
例如铅酸电池具有非常低的内阻,接成在线的方式替代滤波电容,就可以输出非常低的纹波,放电的同时也一直在充电,因此解决了电池时间不够的问题
八、大电流恒流源的调整管
1、大功率MOS管
具有电流较大、热稳定性好、电压型控制、导通压降超低的特点。尽管其耐压相对低,但对于大电流恒流源的应用,完全不是问题,因此为首选。如果大功率MOS模块不好找,可以自己用多个中小功率的MOS管并联。并联时注意均流,并联电阻要小,栅极先串接几十欧电阻后再并联,避免震荡。
2、GTR
巨型三极管,也叫电力三极管、功率三极管,适合高压大电流。
这种管子对驱动要求高,不宜获得,不好并联。另外,其导通压降设计上并不很低,不如MOS管。不太适合做大电流恒流源。
3、IGBT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一种复合半导体器件,兼有MOSFET的高输入阻抗和GTR的高压大电流两方面的优点。
问题是,IGBT价格贵,不好并联,因此也不太适合做大电流恒流源。
九、大电流恒流源的一个DIY
前面说过,电阻检流法电路成熟而简单,适合DIY。其主要结构包含了电源、电阻、控制等几部分,根据自己现有的条件,DIY了一个100A(短期最大500A)恒流源,先上电路图和照片,然后分别说明。
控制部分,采用了典型电路,非共地。由于控制和主电源都采用电池,因此“地”到底选哪里,关系不大。
运放采用了LTC1150,特点如下:
A、其Vos非常小,保证<10uV,温漂不大于0.05uV/C,这样对于100mV的采样电压,达到几个ppm很轻松。
B、其Ib不到0.1nA,因此在10k电阻上的压降也不到1uV,可以忽略。
C、1Hz以下的噪音为0.6uVpp,也可以忽略。
D、压摆有1.5V/us,也比较高了。
E、共模输入电压可以到达负电源,属于单电源运放,耗电不到1mA,可以简单用电池做电源,方便。
F、输出是轨轨的,便于驱动MOS管。
其实,运放选择LTC1052要更好一些,几个指标都有所提升(Vos小、Ib小、压摆率大),但耗电大一些。只是临时找到了1150就焊上了,性能足够。
控制部分的基准,简单的用了LM285-1.2,同时分压也是用一个小电阻加一个多圈微调得到0.1V,不够好,只用于试验,将来也很容易改进。
电源部分采用磷酸铁锂电池,4节50Ah的并联,标称电压3.2V,放电电流100A非常轻松(0.5C)。
检流电阻采用L&N的4223-1mR,最大100A,照片见上面第5帖。这是我最好的100A检流电阻了,除了这个外,次好的100A只有很差的分流器了。
被检测电阻(恒流的负载)是一个600A的分流器,50mV标注,国外的东西,内阻不到0.1mR,100A下压降不到10mV,因此必须大电流才能测试好。
目前只有这个小照片
DIY MOS管,是最费事的地方。
找了一个散热片做基础,采用IRL3803低压大电流MOS管16个在上面做并联,适当间距钻孔攻丝(M3),管子的漏极直接压在散热片上,导电导热都很好。
用5平方的铜丝串联漏极。这部分其实不是必须的,因为散热片已经起到了导电的作用。但不用也白不用,地方也够,才在管脚上也做了并联。
然后加一层F4绝缘、对源极进行类似并联。由于源极没有散热片帮忙,因此用了两根5平方的铜线并上,以便减少内阻。
栅极是先串联51欧电阻后并联的,用黄线引出到柱子上。另一个对称的绝缘柱,是源极的信号引出线。
管芯取下,上硅脂后重新安装
最后,装好接线柱和保护背板就算完成了。经过测试,此并联MOS管在全部导通状态,从接线柱测试的总电阻,只有0.61mR,其中管子0.34mR、其它的接触电阻和导线电阻合计为0.27mR。
仿真电路,其中并联MOS管只用了5只(多了画法复杂),而且其中4只的栅极对源极并联了100nF的电容,用来增加驱动难度,仿造多管并联。同时,直流电源上叠加了一个0.15Vrms、100Hz的交流电源(峰峰值0.8V),模仿交流干扰,也是好滤波的状况。仿真结果,输出100A稳定,噪音/短稳为3.4ppm,算不错的结果吧,至此DIY 100A电流源完成。
补充,二端大电流恒流二极管
有关二端恒流管,这里第6贴有一些描述:https://bbs.38hot.net/read.php?tid=5670
二端恒流管使用起来很方便,可以是串联一个电源,这样就形成恒流源,对变化的负载电阻恒流放电:
从功能上看,此种恒流源需要恒流二极管具有比较高的工作电压范围,实际上是0V到30V,但最主要的是恒流电流可调,这一方面可以用分流器来换档,另外主要靠一个电位器从0起调(0-100%,可外接)。
此时,由于MOS管做的恒流源的最小导通电起始比较小,比如分流器使用100A50mV在恒流50A时,压降只有80mV,其中25mV是分流器的,40mV是MOS管的,15mV是引线的。这样,调节电压源,就可以实现恒压恒流功能,可以对锂电充电。
另外,上述电路也可以去掉RL(短路),这样就直接对电压源进行放电,也就是成为了恒流电子负载,用途包括给电池放电:
显然,只要有了二端恒流器件,就可以简单转换完成恒流源和恒流电子负载两个作用,解决了不能兼容的问题。
这对于某些应用就很方便,例如大容量电池的充电和放电,做一个大管子就可以同时解决。
为了做到这一点,其实也不难,其实上面的DIY已经包含了恒流二极管,只不过是分离的,只要把MOS模块、分流器、驱动部分放到一起即可,从照片上看,实际上是在MOS管的输出端部补了一块板,安装了分流器和驱动:
目前情况,恒流电流可以通过改换分流器(照片上是600A)以及调节电位器来改变,恒流特性良好,最高工作电压大约是30V,最低可以0.1V以下。
以后可以追加的功能:
1、可调欠压关断(可调范围1.0V到12V),这样给电池放电的时候,电压低到一定程度停止放电,避免在无人看守的放电场合对电池造成过放而损害;
2、过压关断,或过热关断。
这两个功能需要两个比较器即可实现。 十、测试与应用
100A的恒流电源的测试,是用3458A采集采样标准电阻的电压(大约100mV),然后除上标准电阻值(1mR)换算而成,采样间隔0.8秒,曲线如下:
测试只持续了1分钟,因为MOS管散热片不大,也没有加风扇,已经很热了。不过,结果很不错,除了上电过程有抖动外,很快稳定,标准差为3.3ppm。
当然,这个测试并非独立的、真实的电流,而是采样电阻上的电压而已。那么还有更好的测试方法吗?恐怕没有了。如果有的话,那也是要用在电流采样上,毕竟这是系统中最关键的部分。
大电流源的使用
1、测试小电阻/分流器的绝对电阻
这个假设采样电阻(Rs)是已知的,用2×2开关分别测试采样电阻和被测电阻(Rx)的电压,求出比例系数r,这个就是两个电阻的比例,因此可知Rx。用公式推导如下:
由于流过Rx和Rs的电流相等为I,则I=Vs/Rs=Vx/Rx,因此Rx = Rs × Vs/Vx=Rs / r
2、对比小电阻/分流器的绝对电阻
用另外一个已知电阻与被测电阻一起串联,用2×2开关分别测试这两个电阻的电压,类似求出Rx
3、测试小电阻/分流器的温度系数1
类似方法1,但断续多次测试,每次测试改变被测电阻的温度,这样就可以求出不同温度下的Rx,从而得到温度系数。
4、测试小电阻/分流器的温度系数2
类似方法1,但测试时间加长,同时在被测电阻的阻芯处加装温度传感器,这样就可以检测到自热而引起的温升,以及相应的电阻变化,从而得到温度系数。 十一、未来
1、改善性能
要改善电流的指标,有如下几个方向:
A、改善采样电阻。其实我并不赞成采样电阻的高电压,0.1V足够了,高位表完全可以通过对比测试达到10ppm之内,因此不必追求用1V档,那是老表放大不利的历史原因。高联的100A标准分流器,其压降已从1V改到0.4V了。
相比之下,1mR的BZ3,最大电流为33A,压降也就是33mV,不也是一样测试到1ppm。
因此,把标准电阻和标准分流电阻的压降综合看,0.1V到0.2V之间比较合适,大电流下可以继续降低。
改善采样电阻的另外途径,就是采用低温漂的材料,例如Evanohm,beta温漂也很小,曲线平直。
至于采样电阻的老化问题,可以不必特殊考虑,越小阻值的就越厚越大,因此也对环境腐蚀等因素不敏感,老化也越小。
B、改善基准
基准对电流源的影响是直接的、无弱化的。例如1ppm的噪音,就至少引起电流的1ppm噪音;基准1pm/C的温漂,必然也影响电流源的温漂。不过,基准的问题相对好办,采用非恒温的,也可以把稳定性做到20ppm,温漂几个ppm每度。另外,基准问题可以分别校准,只看对比的0.1V输出即可。
C、改善误差放大器
100mV的采样压降,1ppm对应0.1uV,而采用自稳零运放,可以把Ib的影响、Vos的影响限制在零点几个微伏,也就是几个ppm之内。另外,运放的老化和噪音,也都在零点几个微伏之内,因此也不是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运放已经限制了大电流源的继续提高,达到几个ppm也快到极限了,也希望我们选择最好的自稳零运放,比如LT1052。
D、改善电源
电池仍然是非常理想的电源,如果需要提高持续时间,可以采取在线充电的方式。
2、做成成品的样子,加外壳
3、基准要多做几个分压值,例如(电压、用途)
0.05V、配合进口分流器,或者大电流测试
0.075V、配合国产分流器
0.10V、100A标准,已有
0.20V、200A标准,
0.25V、250A标准,
0.4V、高联标准
0.5V、500A标准
0.8V、Fluke标准
4、内置一些标准电阻,较小电流下可方便换档的,不用外接
5、DIY 大电流采样电阻,200A、500A,取得更大的电流
可以考虑用47个PVB电阻(0R047)并联得到大功率1mR,压降0.2V和0.5V,单个电阻的功率分别是0.85W和5.3W。
补充第5贴里面的一个图片
十二、参考材料
Measurement Techniques of Low-Value High-Current Single Range Current Shunts from 15 Amps to 3000 Amps
http://www.nist.gov/calibrations/upload/single-range-current-shunt.pdf
(以上被屏蔽的敏感词是o n s,三个字母之间没有空格 )
高稳定度大功率交流恒流源设计
http://wenku.baidu.com/view/ed81bfd233d4b14e8524680c.html
高精度直流传感器DCCT标准测试系统
http://wenku.baidu.com/view/f38939d4195f312b3169a59d
标准电流
https://bbs.38hot.net/read.php?tid=199
【全文完】 老大写完了可以发帖了, ,学习先 看过就学习到新知识了 学习 虽然大电流对我用处不大,但是诱惑还是蛮强烈的。 学习 进来学习。必须的! 老大的文章全都收藏 一遍遍拜读ing 进来学习 老大整的这,都不敢看了。 理论实际相结合,老大手艺真好 迟到了,搬板凳学习! 学习 进来就坐,严重学习! 老大的神贴,一定要来膜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