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度发烧友--38Hot Volt-Nut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eejianzhao

DIY一个毫欧计,分辨力达到1微欧,套件预订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8 11: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支持 DIY 订一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8 11: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订一套,包概电压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8 12: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亲,请问下测试电流,是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8 13: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1)毫欧计:150元
                   全套散件,包括最前面照片里的东东(不含电池),包括PCB/LCD/测试线,电池盒可以选18650或者5号的
                   由于AE的4线电阻只有二十几个,也可以选3个1K S102塑料块并联做基准电阻,不过量程和分辨力有变化
2)编程器:30元
                   这个是成品(散件的话找谁给它编程?)。淘宝价格大概是50-100元,为了不影响人家的财路,这个仅支持C2接口
3)电压表(在毫欧计的基础上):10元
                   在毫欧计的基础上增加的元器件费用,通过选焊可以变成电压表,花一份的钱玩两样东东。注意,由于我的电压基准用的是TI的Sample,这个价格里面不含电压基准芯片






我预定1,2,3+电压基准芯片 (没有也可以,我有lm39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8 13: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现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8 14: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优秀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8 14: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焊工不好,,,要成品一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8 14: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与实作结合是篇好文章,但是请教下你的ADC线性不好,这个可不是什么好事,绝对属于硬伤,业余玩玩可以真正测量是不能这样的。另外可靠性和稳定性需要时间考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8 14: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被教主删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8 14: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成品一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8 18: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在考察一下线性怎么样,还有校准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8 20: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订一套毫欧计+电压表套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8 20: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Q2起什么作用?在没有负电源的系统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8 21: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一套 毫欧计 + 10圆电压表, 但有疑问, 如果没有 30的编程器能正常安装调试么? 如果不行那还得加上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8 21: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很透彻,挺好,如果教科书能分析这么透彻就好了[s: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8 21:5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某坛上看到过,当时设置了浏览权限,为了一睹芳容,特意申请入坛。
当时争论很激烈,潜水学到许多东西。
严重 支持,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8 22: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兴趣,定一套毫欧计+电压表选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22: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zhengrob 的帖子

zhengrob:请问lz C8051F 使用的什么开发环境?
(2013-03-28  09:13)嬀/color]
官方的IDE,SiLabs IDE 4.4,编译器用Keil C51


老实说,我也是第一次用SiLabs 的MCU,不想折腾,老老实实的用官方的东东,其实SiLabs的IDE很一般,不过至少比较稳定。代码量不大,就1K多行,无所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8 22: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支持楼主,预定。
说实在话,amo我感觉就是个商人,什么东西都开源,实际是他自己得利。不爽就删帖,整个域名也整成他自己的名字,莫元莫元的,哪里像个开放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23: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poseidonstorm 的帖子

poseidonstorm:这个好像就是在二姨吵过架的那个毫欧计…(2013-03-28  10:09)嬀/color]
是的,当时争论的焦点是分辨力和精度。38hot里面玩高位表和基准的高手多,相信不会搞混这个东西。
我一直强调的是我能实现1uOhm的分辨力,在没有办法证明精度的时候,我其实是在回避精度的问题。后来我买了一堆的各种阻值的AE 4线电阻,有些是0.1%的,至少我证明了我的表的测量值和电阻的标称值之间的差别在0.1%以内,因此我很保守的宣称精度是0.1%,至于后面加的40LSB是我估计F350的非线性和漂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8 23: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1)毫欧计:150元
                   全套散件,包括最前面照片里的东东(不含电池),包括PCB/LCD/测试线,电池盒可以选18650或者5号的
                   由于AE的4线电阻只有二十几个,也可以选3个1K S102塑料块并联做基准电阻,不过量程和分辨力有变化
2)编程器:30元
                   这个是成品(散件的话找谁给它编程?)。淘宝价格大概是50-100元,为了不影响人家的财路,这个仅支持C2接口
3)电压表(在毫欧计的基础上):10元
                   在毫欧计的基础上增加的元器件费用,通过选焊可以变成电压表,花一份的钱玩两样东东。注意,由于我的电压基准用的是TI的Sample,这个价格里面不含电压基准芯片






我预定1,2,3+电压基准芯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23: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梦幻数码 的帖子

梦幻数码:亲,请问下测试电流,是多少?(2013-03-28  12:06)嬀/color]
一开始就说了,如果使用26或者28欧姆基准电阻的时候,测试电流约100mA;如果基准电阻是3个1K并联的话,约10mA。其实测试电流和被测电阻相关,这是比例法的原理决定的。
实际的测试电流=3V/(Rref+R被测电阻+R12+测试线缆等的电阻),因此两个测试夹短接的时候电流最大,例如26欧姆基准电阻的时候,测试电流=3/(26+0+2.7+0.5)~=0.1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9 00: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python_k 的帖子

python_k:严重支持楼主,预定。
说实在话,amo我感觉就是个商人,什么东西都开源,实际是他自己得利。不爽就删帖,整个域名也整成他自己的名字,莫元莫元的,哪里像个开放平台。(2013-03-28  22:59)嬀/color]
我是打算开源的,至少我会提供基础功能的源码
不过,这个设计的版权是属于我的,未经过我的授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我山寨EC编程器的目的就是想大家多一个东西玩,如果不开源,我费这个劲干啥?发个烧好程序的芯片个给你就完了,你焊接好,行就欢天喜地,不行就骂我,有什么意思?这叫DIY吗,这只能叫焊接练习!

我兼容各种基准电阻、兼容电压表、开源、山寨EC-x等等的目的,是希望大家能从在调试中学习到什么。例如,可以把基准电阻换成30欧姆左右的金属膜电阻,看看会怎么样;把U7从AD8628换成LMV321会怎么样;把F350的buffer打开,又会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9 00: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shichen717 的帖子

shichen717:Q2起什么作用?在没有负电源的系统里。(2013-03-28  20:49)嬀/color]
Q2有两个作用:
1、如果V+误接到负的高压,Q2会导通,发射极的电位会钳位到-0.7V,同时电流会飙升,导致PTC断开,从而保护内部电路
2、如果V+误接到正的高压,如果高于Q2的击穿电压(这具体电压我还没空实验),钳位到击穿电压,如果电流继续飙升,PTC会断开,保护内部电路同时也保护Q2不会真的烧毁(可恢复的击穿);如果误接的正高压不足以击穿Q2,那些100欧姆电阻、BAV99和D11/D13 3.9V稳压二极管起到保护F350的IO作用,因为IO上的电压不会高于0.7+3.9=4.6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9 00: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leejianzhao 的帖子

leejianzhao:官方的IDE,SiLabs IDE 4.4,编译器用Keil C51


老实说,我也是第一次用SiLabs 的MCU,不想折腾,老老实实的用官方的东东,其实SiLabs的IDE很一般,不过至少比较稳定。代码量不大,就1K多行,无所谓了 (2013-03-28  22:50)
只是套了一层而已,其实完全可以用高版本的KEIL完全开发,省掉很多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9 00: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leejianzhao 的帖子

leejianzhao:

是的,当时争论的焦点是分辨力和精度。38hot里面玩高位表和基准的高手多,相信不会搞混这个东西。
我一直强调的是我能实现1uOhm的分辨力,在没有办法证明精度的时候,我其实是在回避精度的问题。后来我买了一堆的各种阻值的AE 4线电阻,有些是0.1%的,至少我证明了我的表的测量值和电阻的标称值之间的差别在0.1%以内,因此我很保守的宣称精度是0.1%,至于后面加的40LSB是我估计F350的非线性和漂移。



对的,上次在头盔那边我就支持你的这个观点,因为同样的我嘀咕的一些玩意也受到同样的质疑,甚至还有“既然你的精度都无法保证那你整那么多分辨率有个球意义”的说法,以及另外一个就是精度(分辨率)和速度的矛盾问题,这都是我备受质疑的

另外和上次在那边提到的一样,你这个单片机能操作的人毕竟少了,如果单片机和 ADC 相互独立,那么玩法更多 我想我提到的 ADS1232 是最合适你这个制作的,相反我却吃瘪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9 00: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shunzi3 的帖子

shunzi3:理论与实作结合是篇好文章,但是请教下你的ADC线性不好,这个可不是什么好事,绝对属于硬伤,业余玩玩可以真正测量是不能这样的。另外可靠性和稳定性需要时间考量! (2013-03-28  14:27)嬀/color]
F350的ADC INL指标是最大15ppm,实测结果是几乎接近这个上限,其实这个是这类型ADC的通病,你可以看看lilith的大作https://bbs.38hot.net/read-htm-tid-39900.html,里面也测试了LTC2400的非线性,从-9到85uV,相对于12V满量程来说,就是7.83ppm。要知道,LTC2400可比F350高档多了。而且从lilith的测试中还发现,每个LTC2400的非线性还不一样,难道每个产品出厂前都要这样校准?还有,天知道这个非线性曲线会不会随时间变化。
目前这类芯片INL最好的是ADS1281/ADS1282(我都有样品,但没空玩),是0.6/0.5ppm,和Ag 3458的0.1ppm还相去甚远.
所以,这类ADC做高位表是不靠谱的,要大幅降额。例如,Agilent好像就有一个手持表用24bitADC的,我忘了是四位半还是五位半的。我用F350做的电压表目标仅仅是五位半,15ppm也就是3-4个LSB。

对于毫欧计,就更不用太纠结,你就当后面两位是透明的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9 01: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阿,这里有点误会,我那个测试严格说叫做“总未调整误差”测试,对应 LTC2400 手册中的 5V 总未调整误差图,手册中给出的指标是 -4ppm to +4ppm 这样,是指单个 2400 的,这个我的测试在
https://bbs.38hot.net/read-htm-tid-10184.html

大概是 10ppm,由于首尾校准,所以姑且算是合格的。另外图谱中是 -4 to +4ppm,列表中总未调整误差的 5VREF 典型值为 10ppm,和我测试的图相似。2400 的非线性误差,手册中列表数据为 4ppm 典型和 15ppm 最大值,其实也不好   顺便说下 1282 最大值 4ppm,也不小的,而且表现上比较好的典型值往往在特定条件下测试出来,比如偏置和共模电压范围都有限。

至于你提到的链接里,那个误差是包含了整个输入前端的误差在内的,比如运放的增益误差和运放偏置电流的影响,从而导致总未调整误差真大,线性变差,这也是那个设计的最大短板   所以我收到的质疑不比你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9 08: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h横好的 技术贴啊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9 08: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lilith 的帖子

lilith:对的,上次在头盔那边我就支持你的这个观点,因为同样的我嘀咕的一些玩意也受到同样的质疑,甚至还有“既然你的精度都无法保证那你整那么多分辨率有个球意义”的说法,以及另外一个就是精度(分辨率)和速度的矛盾问题,这都是我备受质疑的
....... (2013-03-29  00:40) 
精度(准确度)不好不要紧,可以想办法校啊,有分辨率了就好,当然还有稳定度也很重要。高位稳定但不准的表和低位准的表大家会选哪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