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度发烧友--38Hot Volt-Nut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ongshort

基准器件的温度循环老化试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1 15: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思路来自于Lymex的《[电压]基准噪音问答 Voltage Reference Noise Q&A》 一文第六楼最末一节,关键词:“软式热冲击”。

  手头还剩未用的十一个国产基准管,基本参数已经事先测试,在温度循环试验之前,先将这些管子的超低频噪声测试了一遍。测试使用恒流源得出极值点在40C~60C范围内的电流值,并选定一个极值点温度在60C以下的最大电流值作为测试对象,在这个电流值下测试超低频噪声。

  老化过程如下:

  1)给器件都编上号:

01_给器件编号.jpg


  2)准备一个漏勺:

02_准备一个漏勺.jpg


  3)准备一锅开水:
03_准备一锅开水.jpg


  4)制备一盒冰水混合物:
04_制备一盒冰水混合物.jpg


  5)将盛着器件的漏勺在沸水中保持一分钟以上:
05_盛着器件的漏勺在沸水中保持一分钟以上.jpg


  6)取出漏勺,在空气中晾一分钟左右后用自来水(当时水温31C)冲淋至室温:
06_在空气中晾一分钟左右后用水冲淋至室温.jpg


  7)再浸入冰水混合物并保持一分钟以上:
07_浸入冰水混合物并保持一分钟以上.jpg


  8)从冰水中取出后在空气中晾一分钟,然后用自来水冲淋一下,再重复上述从5)至7)的过程九次,总共是十次。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在3.5C左右,并保持到全程结束。虽然温度不到零度,但足以对器件产生较强的温度冲击,此时的温度梯度是比较陡的。

  十次做完以后晾干并静置12小时,然后测试超低频参数。两个十次做完以后制图对照。下面是测试用的铁盒子,用一个茶叶罐改制:

08_在屏蔽盒中测试.jpg



  老化试验的测试数据:

09_老化试验记录.jpg



  电压涨落比较;其中蓝色是老化前的数据,橙色是十次老化后的数据,黄色是二十次老化后的数据:

10_电压涨落比较.jpg



  端电压变化比较;颜色编码同上:

11_端电压变化比较.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15: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明:

  恒流源通过附属的电位差计给出百微伏和十微伏级数值,在被测器件接上十至十五分钟后开始读值。等待是必须的,2DW23x系列产品在开始上电的阶段噪声稍大,必须等到与周围环境温度完全平衡以后才会降下来。此外,测试的时机选择也很重要,在我这里是晚八点以后和早九点之前为最佳时间段,白天的其他时间段测出的噪声会很大,因为二十米开外的小区围墙外就是一个工厂区。

  被测的器件是2010年购入的,已有了两年的自然老化。测试结果差别不是很大,但是能够看出一定的变化来。二十次老化后的数据接近一个范围,这预示进一步的老化可能不再有显著的变化,或者说有二十次的老化足够了。超低频噪声58.2%的平均改善率,可以说明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老化后测试的σ值,是除以端电压后得出的。

  端电压多数都有少许变化,且主要是降低,这说明极值点温度在老化后有一些变高了。

  老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没有给予足够的时间,因而对于器件的温度冲击显得比较强烈,但是测试结果没有发现有损坏的器件。一般来说,只要噪声变大,就可以认为器件开始失效。

  数据采样是人工读值,在器件稳定后匀速读入一百个值,然后求方差。

  结果中包含恒流源、电压表本身的低频噪声。恒流源的宽带噪声电流为13.3nA/mA,其中的1/f噪声电流比例多少未知。电位差计检测用的VC8045II输入档位200mV,滤波时间常数0.3秒。


参考:

  Lymex:《[电压]基准噪音问答 Voltage Reference Noise Q&A》 , 6楼最末节。

  倪本来:《高稳定度电源》,P6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1 15: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化结果的比较(sigma)的Y轴坐标单位错了吧,应该不是ppm,除非数据乘以1000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1 15: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没有PPM单位,否则怎么测出那么小的量

看数据好像老化能够减小噪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1 15: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20次老化的确实有效果了,搞50次试试。
这个明显下降的参数是噪声数据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16: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youngliu 的帖子

youngliu:老化结果的比较(sigma)的Y轴坐标单位错了吧,应该不是ppm,除非数据乘以1000000 (2012-07-11  15:36) 
你说的对,标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16: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575a 的帖子

575a:应该是没有PPM单位,否则怎么测出那么小的量

看数据好像老化能够减小噪声 (2012-07-11  15:46) 
我将其除以端电压后得到,单位标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16: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zy_sh_npk 的帖子

zy_sh_npk:20次老化的确实有效果了,搞50次试试。
这个明显下降的参数是噪声数据吧? (2012-07-11  15:57) 
可以认为是噪声,DC~3Hz频段的。50次实在搞不起,非常费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16: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表中的Y轴单位已经修正,谢谢各位指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1 16: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难道就是江湖中传说的冰火五重天~[s: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1 16:4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不叫温度循环,叫热冲击thermal shoc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1 17: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1 18:3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上刀山下冰海啊,这东西好!! 期待价格的给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1 19: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正规的应该用温度冲击箱。双箱的,那才叫冰火两重天。有想试试的,我可以帮忙做个试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1 20: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放牛的春天 的帖子

放牛的春天:正规的应该用温度冲击箱。双箱的,那才叫冰火两重天。有想试试的,我可以帮忙做个试验。 (2012-07-11  19:19)
一批,1000只,选出50只,再筛选出10只,然后,给你6只做,还有4只上机!!!!!!!!!!!!!!

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1 20: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在佩服楼主
[s: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1 21: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冰块形状很可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1 22: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处理可能会使器件的时漂加剧。热冲击之后会增加应力。而应力的自然释放是时漂的重要因素。
建议进行退火处理。
可以将器件放置水中,缓慢煮沸,断火,然后连锅一起放入泡沫保温箱中,由其缓慢降至室温,越慢越好。
重复多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2 06: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a-fly:
这样的处理可能会使器件的时漂加剧。热冲击之后会增加应力。而应力的自然释放是时漂的重要因素。
建议进行退火处理。
可以将器件放置水中,缓慢煮沸,断火,然后连锅一起放入泡沫保温箱中,由其缓慢降至室温,越慢越好。
重复多次。
最后一次热冲击之后,还增加了一次加热,就是考虑到这个因素。不过没你说的这么细致,当然还可以补充一次退火,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2 09: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汗…送到我这来…热流罩,老化温度箱…都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2 09: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poseidonstorm 的帖子

poseidonstorm:汗…送到我这来…热流罩,老化温度箱…都有… (2012-07-12  09:08)
就怕羊入虎口,好东西被你截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3 23: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youngliu 的帖子

youngliu:就怕羊入虎口,好东西被你截留了 (2012-07-12  09:13)


我要这些真的没啥用,只是我看楼主这样的冷热冲击老化实在太磕碜了╮(╯_╰)╭

版主我希望你能向我道歉~当然您不道歉我也没办法╮(╯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4 01: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轩尼诗 的帖子

轩尼诗:这难道就是江湖中传说的冰火五重天~[s:31] (2012-07-11  16:42)
冰火两重天![s: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6 23: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业余的温度冲击试验,也收到了效果,不错。楼主算是坛内不多的国产器件支持者,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9 12: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冲击时间不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2 1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该文章附后
REDUCING OF THE TIME DRIFT OF ZENER STABILIZATION VOLTAGES.pdf (278.94 KB, 下载次数: 1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2 23: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在公司里做热冲击里是要两个温箱做的,一个开到100度,一个开到零下55度,产放入100度的温箱烤几个小时后然后直接打开温箱拿出产品直接放入零下55度的温箱,一般至少要做两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0 22: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a-fly 发表于 2012-7-11 22:23
这样的处理可能会使器件的时漂加剧。热冲击之后会增加应力。而应力的自然释放是时漂的重要因素。
建议进行 ...

请教:如果用环境试验箱进行这一步的话,温度时间曲线应该如何设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0 07: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ongshort 于 2018-12-30 07:43 编辑
draco 发表于 2018-12-20 22:40
请教:如果用环境试验箱进行这一步的话,温度时间曲线应该如何设置?

我觉得温度-时间曲线是测量出来的,如果您的环境试验箱能够设置,那应该在设置一个温度点之后有足够的稳定时间,这要看您的试验箱的时间常数是多少,我估计一般也是要实测才能得到结果,如果您的试验箱说明书里没有给出的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 21: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short 发表于 2018-12-30 07:37
我觉得温度-时间曲线是测量出来的,如果您的环境试验箱能够设置,那应该在设置一个温度点之后有足够的稳 ...

噢,我想我明白您的意思,是试验箱实际升温与设置的温度之间会有迟滞。
而我的问题,其实换句话来描述,应该是:这个器件,它整个温度循环需要什么样的温度,每个温度下持续多长时间,温度变化过程升温或者降温斜率有什么样要求。我们用的无锡帕捷的PHV1410-D
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