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度发烧友--38Hot Volt-Nut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回复: 0

一款全新的高阻电桥检流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1 22: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什么是电桥

电桥是一种经典的电阻精密测试手段。最简单的电桥就是单臂电桥,也叫惠斯通电桥,包含了4臂、一个电池和一个检流计:
01桥.gif
其中R1和R2是比例臂,传统的电桥是按照1:1、1:10、10:1、100:1等方式可调,这样可以在很宽的范围内适应不同的测试电阻,例如R1=10k、R2=1k,这样用Rd=1M就可以测试Rx=10M,如果R1=100k、R2=1k,那么就是100:1了,用1M的Rd就可以测试100M的电阻,达到以小测大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弱点,就是灵敏度降低很多,得不偿失。我喜欢R1与R2相差不大的,这样R1和R2的分压点总是保持在E的一半左右(33%到66%),就能保持很高的灵敏度,见我的这里的第5贴:https://bbs.38hot.net/read.php?tid=27
Rx是被测电阻;
Rd是哑电阻,其阻值与Rx接近,可以调节,其以便电桥平衡;
G是检流计,当无电流流过后,则两臂电阻分压相等,即R1/R2=Rx/Rd,所以有:
Rx=Rd*R1/R2

电桥法之所以精密,是因为理论表达式中只与对比电阻Rd和一对分压比例有关,与外加电压E和检流计G无关。但是,对于低阻测试,这种电桥就很有局限了,因为接触电阻不可避免,被测电阻也都是4线的,此时要用到双臂电桥,又叫开尔文电桥。

对于高阻测试,这种电桥就不受接触电阻的限制了,因此理论上可以做得非常准确。不过,高阻桥测试高阻的精度受制于以下三个方面:
A、由于电阻阻值大,因此漏阻的影响就变大,因此发展出等电位屏蔽电桥。
B、检流计G的左右处于悬浮状态,这对低阻没什么,但高阻时的悬浮会造成干扰和杂散电容影响,因此发展出双电源电压比率电桥。
C、对检流计G的要求也更高了,传统的检流计已经无能为力,必须采用电子的、放大方式的。

前两点已经做得很好,就剩下检流计了。现在放大方式的都做的不太好,或则使用不方便。各厂家的检流计都是内部使用的,无资料可供参考。双电源电桥一般要借助外部商品检流计,同样具有笨重、使用不便的弱点。本文介绍了一款新型的、超高灵敏度、无需换档的检流计,解决了这个难题。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22: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检流计

检流计英文叫Galvanometer,因此常用字母G来表示检流计。
其作用就是通过检测微小电流的存在,来判断电桥是否平衡。
检流计说穿了,就是一个高灵敏的表头。有直接用指针的:
02galvanometer.jpg

也有用光反射的:
03检流计.jpg

这种检流计,从名字上看是检测微小电流用的,磁电结构,内阻小,比较适合最早的那种1欧标准电阻测试场合,但实际上说成检测微小电压更合适。检流计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分度值,就是流过多大电流能引起最小的一格的偏转。从国内的检流计型号看,灵敏度有比较低的也有比较高的,但高灵敏的内阻也大,到头来其电压灵敏度都是零点几微伏,这也与1V下零点几ppm对应,也限制了检零精度的进一步提高。后来由于测试的范围的扩大,要求高灵敏的、内阻高的检测手段,因此带有放大方式的“检流计”应运而生,名字也改为指零仪(Null detector)了。代表的有吉时利的155:
04-K155.jpg

和Fluke的845A:
05-F845.jpg

这样的检流计,分成好多档位,测试电压可以抵达1uV满度,输入阻抗大约1M,因此可以测试1pA(满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22: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检流计和指零仪的弱点

电桥法测电阻离不开检流计/指零仪,而传统的检流计具有脆弱、换档使用麻烦、灵敏度低的几个问题。

A、脆弱
传统检流计一般是悬丝结构,经受不起冲击,也绝不能通过大电流,否则被打坏或烧坏。这种检流计电压灵敏度相对很高,满度电压有的才是微伏级,因此几个毫伏早就大大超过量程,加上伏级电压很可能就烧坏了。由于满度电压太低,因此也不能用两个二极管进行保护。

B、电流灵敏度低
传统检流计最初是测试低阻的,此时需要检流计能分辨尽可能低的电压差异,因此检流计必须具有低内阻的特性,一般是几百欧甚至几十欧,造成电流灵敏度低。国产AC15系列内阻最高的是/1型的,内阻1500欧,分度值是0.3nA,是1G电阻在0.3V下的电流,因此这样的检流计对于高阻就无能为力了。

C、使用麻烦。为了能兼顾粗看和精测,检流计都带有很多档的灵敏度调节开关,以便在不同时候使用。也有的是具备粗按钮和精细按钮,不能长时间加电,实用中需要先改变电桥然后再接合检流计观察,调节电桥的时候观察不到检流计,实际上是盲调,造成调节平衡很不利。

D、方便性差
指零仪尽管具有内阻高、灵敏度高的好处,但是用起来很麻烦,档位太多。

E、易受干扰
带放大的指零仪体积大、交流供电,引线连接还都是分别的接线柱(不是同轴屏蔽),因此容易引入干扰。

F、电流分辨和噪音性能一般
例如Fluke 845A,内阻1M(最低档),远不如短路法好。其最低档尽管可以测试1pA,但噪音已经很大了,达到0.2pA,指针无规则摆动太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22: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阻桥对检流计的要求

高阻桥,是用来测试高阻值电阻的,尽管高阻的精度低些,但流过的电流非常小,有电阻偏差后电流就更小了,因此对检流计提出了对应要求:

A、电流灵敏度超高
例如100V的测试电压下,100G的电阻偏离了0.01%,那么等价为0.005V的电压接上一个50G的电阻加到了了检零计之上:
06偏离.gif
如果检零计是一个理想的电流表(短路法测试),那么只有0.1pA的电流可供检测,这已经非常小了,因此要求电流灵敏度超高。

B、电压灵敏度要求不太高
同上电路,如果检零计是一个理想的电压表,输入阻抗无穷大,那么可以测试出5mV的电压。5mV其实已经很大了,也远大于常见的运放的Vos,因此无需特别考虑。

C、最好是不换档
换档会引起机械振动或机械位移,也会让仪器重新软开启,不仅操作麻烦、费时,而且会引起不稳定因素和磨损,应尽量避免。

D、短路法测试
由于高阻有分布电容效应,时间常数大,电压改变后电容要重新充放电,这样势必花费时间去稳定。例如测试1T电阻,即便有3pF的杂散电容,时间常数也要3秒。考虑到必须等待多个时间常数后才能测试,那就要10到20秒的稳定时间。假如在电桥R1、R2、Rd调整的时候,能够保证Rx的电压不变,那将大大的提高测试速度。而Rx电压不变,就要求从Rx看指零仪G,输入为低阻抗,最好是以短路形式测试的。另外,短路法测试可以吸收最大的电流。

E、输出方便
对于手动调节电桥平衡的,输出最好是指针式的,中心零点,直观方便;
对于自动电桥,直接输出不平衡信号电压,这样就可以实现双电压高阻桥的自动调整功能。

F、可以悬浮使用
即要求检流计的正负输入对称,对地为超高阻,这样才能排除内部漏阻的影响。一般来讲,只要电池供电的检流计才可以满足这个要求,交流电供电的很难解决变压器漏电和干扰的问题,后加隔离变压器也太复杂,漏阻也不一定能满足超高阻测试的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22: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款新型检流计的设计

先上电路图:
07电路.gif

这款指零仪具有超高的电流灵敏度、可以悬浮使用、无需换档、短路法测试、双输出,因此几乎满足了超高阻测试对指零仪的所有要求。

电源用±3V或±2.5V,由两只HT7130通过9V电池得到,或者用HT7150加上运放分压。
由于高阻桥对指零仪的电压灵敏度要求不高,因此这里采用了单级运放反馈放大的方式,可以满足需要。

但另一方面,高阻桥对指零仪的电流灵敏度要求非常高,否则就分辩不出高阻的微小变化。因此,必须采用Ib非常小的静电运放,可以选择的有LMC6001A、LMC6042A、LMC6062A、LMP7721。反馈电阻也取得尽量大(这里用了1T),这样,就可以满足电桥对检零计的要求。

其实这个电路最重要的,是引入了正偏背靠背的两只二极管反向并联,作为反馈元件的一部分。由此,形成双向对数限位器。
Q1、Q2要求正向内阻超高,经过仿真实验选择了2N5550,实际我要选择9014,这管子实测其be正向压降很接近理想二极管,在0.1V下电流不超过0.5pA。
事实上,某些小信号三极管的be节的的I-V曲线具有对数特性,这个电路实际上是个双方向的对数I-V转换器,而且通过1T超高阻解决了零点过渡,这样既有非常大的动态范围(7个数量级),同时又保持了最高的灵敏度。从刻度上,在1E-6到5E-12的电流范围内,具有对数特性,而在零点附近,保持了极高的灵敏度,最小可以分辨到3E-14(即0.03pA,相当于12mV),使得检测极高电阻的微小失衡成为可能。
08刻度.gif

09曲线.gif
输入低于0.5pA后,输出有快速下降的趋势,这主要是正向有饱和现象,即出现了近恒流状态。这个恒流电流越小,灵敏度就越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22: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元件选择

运放的选择
Ib要非常小,至少是<25fA的,这样就可以不成为任何瓶颈,便于将来升级。几款LMC系列的都达到这个要求;Vos也要小一些好。尽管高阻测试的电压的都偏高,例如100V电压下有0.5mV的Vos,能引起误差是0.01%,要求不很高的场合也差不多了。但是,有时需要测试低压比去10V下的电阻,此时Vos就不能忽略了。尽管可以通过调零来基本消除Vos的影响,但小Vos的运放的温度系数和老化等参数也低。Vos很小的静电运放,有LMP7721,典型Vos=25uV,Ib也非常小保证不超过20fA。其它运放,要求不很高的场合下选Vos<2mV的即可
耗电要小,这样电池供电时就很节省,LMC6042、LMC6062都可以,几十微安;
电源压较低,可以用5V供电,CMOS的都可以。

三极管的选择
这个是关键元件,一定要选择正向小电压下,电流小者。
按照理论公式计算,理想二极管在0.1V的正向压降下有大约1pA的电流,而在0.03V的情况下,有0.1pA。这两个点决定了此指零仪的最高灵敏度,因此一定要筛选好,接近这理论值是最好的,这样才能保证有0.1pA的灵敏度。

输出的方式
输出可以用模拟表头,中心为零,双向满度50uA的那种,总阻抗5k的话满度250mV,总分度50,可以分辨10mV。由于30mV对应0.1pA,因此此时有3格,或者说1格的时候可以分辨出大约0.05pA。这种指针的方式主要是配合手动电桥用的,当然,在自动的方式下,可以保留指针表,作为直观的零点确认。
输出也可以是信号的,-250mV到+250mV,超量程可以达到-600mV到+600V,用于自动电桥。

其它没什么特别的了,因为二极管有漏阻和饱和电流因此1T电阻可以不要,二极管也有电容因此2pF也自然可以省略。
另外,由于用于放大的运放在这种极端场合下表现难于理想,因此还需引入两个调节/调零,分别抵消Vos和Ib。
adj.gif


其中,分压串已地电位为零点,分出两个微调电源。电位器R8用了内部的一个电压小的,用于补偿Vos的变化,调节的时候把V1短路、R3选小阻值,调节R8使得输出接近0,这样输入点就非常接近零电位了。
然后保存V1短路,R3选个大阻值,调节R9使得输出为零,这样R13引入的额外偏流就会补偿Ib。
如果要求不太高,这两个电位器调节一次以后就不用动了,因为对于某个具体运放,Ib尤其是Vos是基本固定的。但若要求比较高,时间久了或温度变化大了,Vos还是会有少许变化,Ib可能变化会更大一些,这样就需要把这两个电位器设计成便于调节的方式,但不建议放在面板上,以免偶然误调反而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22: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组装与初试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22: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阻桥中的使用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22: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保留一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22: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文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1 22: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个观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1 22: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我这么早就来听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1 22: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抢个靠前的座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1 22: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1 22: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又有大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1 22: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排抢位
刚好想了解点电桥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1 23: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准备听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1 23: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来听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1 23: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大又要出新文章了。准备
用NULL玩电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2 00: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2 00: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在第一页,我的AZ19也是国产经典产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2 01: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管理员已经掉第二页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2 01: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沙没有了。js也跑到前面去了!
席地而坐,看小黑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2 02: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夜听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2 07: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2 07: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对数方式覆盖全范围的量程,非常棒!不过二极管对的温度系数似乎对刻度还是有些影响的,恐怕要进行一定的补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2 07: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早起来听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2 07: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听课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2 08:4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搬个板凳听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2 08: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有新东西可以学习了,开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