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对基准更改后,其电压也自然要发生改变,实测从原来的7066.10mV变为7056.75mV,变动了-0.132%。测量#105号732B基准,读数从改动前的10.000093V变成了10.013278V。因此,必须在充分预热的基础上进行校准。 |
|
好在3458A的校准过程非常简单,只需要一个4线短路环(自制)、10V电压基准(已有)和10kΩ电阻基准(已有)。校准于8月5日星期天进行。 |
首先校准0点,接上4线短路环,执行CAL 0,校准进行了8分钟。 |
其次校准电压,接上#105号732B,按照其具体偏离执行CAL 10,校准了大约4分钟。 |
最后,打算也校准电阻,但发现改动前后对相同的标准电阻的测量值变化很小,不到2ppm,而且是向误差小的方向变化,因此电阻档没有进行校准。 |
|
那么,基准改动后效果到底如何?由于改动后测试的时间比较短,因此还不能下最后的结论,但可以分项看一下: |
1、长期老化无从测试。必须要等几个月至少半年最好一年才能得到比较理想的得到数据。改动后很可能老化大大的降低,给老化测量带来更大的困难。 |
2、中短期漂移有较大的提高。以前每天开机5个小时预热后,对电压基准的读数差别比较大,最大达到2ppm以上。但改动后已经10天,这个变动不到0.5ppm,因此有很大的改善。 |
3、预热时间缩短。由于最终温度的降低,基准达到额定误差之内输出时间也自然缩短 |
4、低频噪音有所降低。通过连续测量一个稳定的基准,得到一个系列,简单的计算就可以得到标准方差。改动后这个方差有大约25%的下降,表现在两次相邻的读数变动变小。 |
|
总之,改动后效果明显,达到了预期目标。尽管这样的改动是以牺牲最高允许工作温度为代价的,但一般实验室条件下使用没有任何问题。 |
|
|
[table=100%,#ffffff]改动前后每天一次对电压基准的测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