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度发烧友--38Hot Volt-Nut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回复: 0

关于自制的LTZ1000基准源的长期可靠性(没发现有人讨论过这个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9 00: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LTZ1000ACH的基准源,大家讨论最多的是精度,升压,绝热分割等等问题,但是没人讨论过可靠性. 作为一个基准器,可靠性当然也非常重要,因此我再此补充一下.

我的LTZ1000ACH基准源,整个系统的可靠性目标为90%/20.
LTZ1000ACH如果坏掉就完蛋了,但是这个元件没什么可讨论的,因此可靠性按照1计算.
电阻,电感,报废率均看做为0,因为实际上很小,因而可靠性也按照1计算.

LTZ1000ACH基准源之中,最容易坏的件从大到小排列如下(我自己的观点,欢迎批评指正)

第一类:会发热的元件
对于发热元件来说,温度升高10度坏的就快2-4倍,因此应该特别注意.
-------------------------------------------
Top1:加热三极管
这个加热三极管一般是小功率管和中功率管,因此很容易升温,而且温度由于封装小热阻高往往比较高,我测试可以比LTZ外壳温度还要高,即便用铁壳还是无济于事.我看好几个坛友的板子均是这个管子独立站着,没加散热片,貌似他们的板子装上铝壳这个管子也不贴壁.这个管子是最应该加强散热的,因为他的温度如果不散热其实很高(功率其实还是有些,尤其是用15V电压的坛友要注意),而且一旦坏掉整个系统必然不能工作.因此这个东西不特别处理肯定是挂的最快的,尤其是用了贴片三极管元件的那位坛友.

Top2:7815稳压管
这个稳压管承担着所有的输入稳压功能.输入如果是18V还好.24V的话压降就很大,也要加强散热.尤其是对于多个LTZ公用一个7815的坛友(比如我),这个片子一定要重视起来,16个LTZ的极限电流可是有30*16=480mA,已经不是一个小数字,这管子上起码2W功率.

Top3:全桥整流二极管(4),如果存在的话是Top3
这四个整流二极管的作用主要是防电源反接(有的坛友板子上没加这个功能,一旦误接反就完蛋了,LTZ必挂).这些管子也有发热,毕竟有些功耗;,因此也要注意一下.同Top2的分析,对于多个LTZ公用一组防反接二极管的坛友,这些管子也一定要重视起来.

第二类:电容
电容的失效模式随着电容的不同而不同.
------------------------------
Top1:铝电解电容器
这个一般用在输入滤波,铝电解在严肃的可靠性工程之中根本不能用,想想看大家修过的多少表坏是电容问题就知道了,尤其是我们这里把它放在7815旁边.铝电解电容有五花八门的失效, 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反正不能使用是肯定的.

Top2:MLCC(贴片多层陶瓷电容器)
这玩意容量可以做得很大其实,并不是总是很小,尤其是X7R,Y5V的材质.但是,这些大容量MLCC电容用在滤波的地方尤其不适合手工焊接,而且焊接在电路板上电路板稍有弯曲就会断裂(用铜柱固定板子的坛友注意了).这些断裂一般来讲是看不出来的,但是会在日后逐步显示出来.即使焊接时候没断裂,LTZ1000ACH的承载电路板因为20年的光阴也会发生张力,使得MLCC发生断裂或者其他事故,因此MLCC也不能用.实际上MLCC仅仅只是比钽电解靠谱一点,远不及薄膜电容,由于板子上如果不用薄膜电容的话MLCC必然大把,因此MLCC排在钽电解前头反而.

Top3:钽电解电容器
铝电解不能用这里就只有用钽电解.钽电解,固钽还是液钽呢?我觉得液钽好些反而,因为我们跟在7815+电感滤波器的后面,不需要考虑太多过流问题,也没得哪怕一点点反向电压(液钽最怕的就是这个,不放心的坛友可以加肖特基,另外最好加上全桥整流二极管以彻底杜绝这个问题),只要容量大和品质高. 另外,固钽需要50%甚至30%电压降额才靠谱,液钽很少降额,降到80%就很靠谱了(当然我们这里降到50%).
固钽还有其他的BUG(虽然比铝电解好多了),包括不断击穿和不断自愈,热致失效(不要忘记,我们就把他放在7815这个热源旁边),场致失效.这些个问题不是电压降额能解决的,是固钽本身的问题,因此弃用固钽.
液钽也有问题,因为液钽电容不抗震动.不过这可以通过选择M39006/22或M39006/25带H后缀的全密封钽电容解决,该系列迄今没发生一次漏液事故,抗震也非常好(50g?)

Top4:薄膜电容
对于所有WIMA薄膜电容,其失效率为2FIT, 即是10^9设备小时下(比如1000个零件连续工作1000小时)预期的失效次数为2,失效率为2*10^-9. 我们用到40只左右的WIMA电容(这估计已经很过分了,包括7转10升压电路,等等等等),这样子的话,总和1000小时可靠率0.99992,

第三类:电路板和焊接和连接器
---------------------------
Top1:电路板和元件脚
坛上所有的板子都是沉金的,看得出来大家很用心,但是这里板子反而不能沉金(好吧,薄的沉金其实无所谓的,只要别超过1um.那些超过2um的加厚沉金赶快回去检查是不是会发生脱落)(!),元件管脚也不能是镀金的(强制要求LTZ必须做除金处理再焊接;要想极端完全除金可以考虑CN,不过就是太毒了).一个简易的办法是搪锡,我们自己在家里搪的话搪它个5-6遍,除尽所有管脚的金;也可以用砂纸擦擦.
不除尽金的后果,就是发生元件管脚处焊接的脆性断裂,只要断掉LTZ一个管脚,我们的基准肯定歇菜.

Top2:焊锡
我们使用了低热电势焊锡,因此可焊性可能会打折扣,因此焊接时候一定要好好检查每个焊点确定没得问题.这个只能靠目检了.

Top3:电源连接器
电源连接器最没技术含量,但是如果在移动基准传递标准的时候和电池组不小心脱离了就呵呵了(回差0.5ppm).因此这里要注意连接器的可靠性,反正那种简单的插孔肯定不成,一把就拔出来了.当然,直接焊接更好,这个连接器根本就不需要.

元件选择可靠性分析:
----------------------------------------------------
我们的设计要工作20,就是180000小时,也即180个单位时间.
如果采用普通的1%/1000小时可靠性元件,由于0.99^(180*5)*0.99992^180=0,几乎必然坏掉.
我们使用到0.01%/1000小时损坏率的军工元件:
0.9999^(180*6个关键件)*0.99992^180=91.4%/20年,报废率可以勉强忍受,算是通过了.
因此,除开LTZ1000ACH以及7转10的那个斩波自稳零没办法用军工级之外(实在是找不到啊),所有其他的元件都必须用军工级;我选用的是:
加热管                                JAN2N2222 + 贴在铝壳壁上加强散热
7815                                   SG7815AIG/B883 BeO 军用级高导热
整流桥                                JAN1N5550 5A 200V整流二极管
两个LTZ电路中的二极管     JAN1N4148
钽电解                                M39006/25-560H 560uF 30V 抗震动钽电解电容器
LT1013                                LT1013AMH/883军用级
电源插孔                              航空连接器 4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9 02: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lz有钱。。。lz有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9 02: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zxase258 发表于 2014-12-19 02:03
lz有钱。。。lz有钱。。。

这个不是钱的问题.想想看这个要工作20年不出问题,是一个多大的挑战. 相当变态的要求了. 为了20年的可靠使用,这些钱是值得的.
在一个世纪以后,理论上还有一半以上的LTZ基准源可以正常服役,当然这是不考虑LTZ1000损坏率和其他我没提到的元件的损坏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9 02: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上面关于WIMA的FIT的解释错误,应该是比如1,000,000个电容工作1000小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9 02: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那个钽电容的后缀也写错了,等之后我再查下再说,反正是560uF的没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9 07:17:22 38hot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大,记得论坛jj有军工元件的ltz1000基准板,等看lz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9 08: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LZ平时是不是在办公室里空口白话的论文写多了?你在这里的每一个帖子没有一个是有实际东西的。有那么多时间在这里浪费口舌还不如自己动手做一个去了解它的实际性能。光说理论,这里理论比你好的人多的是,比如老大,比如was,但是人家从来都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而不像你一来就只会说些不着边际的话。
现在很多新来的一来就吵着要做ltz1000的基准,觉得有了这个自己就很nb,但真正能做好的有几个?比如古人的那个板子有振荡又有几个人发现了?甚至有的人可能连什么是源,什么是可朔源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为什么8位半的表不能直接标定8位半的数字出来。热电势,噪声,干扰对测量都会有些什么影响等等。为什么6位半的表可以半天纹丝不动,而8位半的表末位一直是跳的,曾经有人告诉我说有人买了他的6581回去说这个表有问题,8位半尾数一直是跳的。这个我不是没见过。
LZ觉得10几个ltz可以做个很nb的基准,那为什么当年迪特朗还煞费苦心的去开发pwm,除去那个虚无缥缈的7000系列,4910至今仍然是公认的最好的固态基准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9 08: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2N2222  不合适,具体测试看以前的帖子,用这个三极管发热,反而9013不会发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9 08: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天就知道纸上谈兵,搞点儿东西出来大家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9 08: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本人没有做LTZ1000基准,但楼主的分析对其他DIY时使用电子元件也很有启发,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9 08:43:03 38hot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LZ绝对是写论文的好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9 09: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焊的板子加热用的三极管基本没有什么发热情况,用的中功率的,原件盒里随便找的一个,型号没有注意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9 09:53:51 38hot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可靠性不是这么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9 10: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产品和器件的可靠性是很专业的一个分支,需要理论,更需要长期积累的数据和经验。批量生产的产品必须从设计阶段考虑各个器件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批量越大,可靠性分析更重要。可靠性分析不仅仅是找出产品中影响可靠性短板,也需要找出可靠性过剩的部分,使产品成本趋于合理。diy和批量产品的要求的不同的,diy一般追求各个部分在能力范围内的极致,而批量产品是用合适的技术、合适的器件生产出合适的产品。而不是用最好的器件、最好的技术生产出合适的产品,也不是拼凑出功能满足要求、可靠性不可知的伪劣产品,否则就是开发人员的失职,前者没有市场竞争力,后者你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9 10: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lz是时候拿出点实际的东西了(记得你说过做过单极的6位半的表),我看好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9 10: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fffofo 发表于 2014-12-19 08:19
一天就知道纸上谈兵,搞点儿东西出来大家看看。

这位坛友,东西不分析好就敢下手买材料做,胆子还是不小的.你说说消除震荡的条件?还有,用什么三极管和发热根本无关.LTZ的加热原理想想是什么?


如果您再这样子,恐怕您会下不来台,请您自重
您掏钱给我做东西,我就不分析了,这些玩意很贵
好想您是专家一样,那您分析分析?
还有天风雨雪这个人发表了什么样的言论我在其他地方也都知道,包括侮辱性言论,这在论坛里面是很不好的,我已经很克制了.
这实在是挺好的.如果我做出来了16个LTZ,请这两位网友表演用********(一种动作)给我看好不好?如果以上两位再不知趣,我就把*******写出来,让大家看看这两个人之后怎么出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9 10: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自己的观点,再有实例就更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9 10: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开玩笑,你就一写手,做点儿实实在在是事更好 ,你这样有意思吗? 那些屁话书本上都有。我不是什么专家,就一业余得不能再业余的爱好者,但我最反感的就是这种一知半解就侃侃而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9 10: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做过的东西其实不少,但是主要是高速采集方案的,高精度的那个6位半单极性电压表是第一次试水,犯了很多错误勉强达到指标.我不希望有人在这里恶搞,否则我就不客气了.
不喜欢的人可以不回这个帖子,事实上我的第一组LTZ已经开始测试了,但是数据还不能放上来,现在在做电源部分
天风雨雪和fffofo这两个人要注意一下,虽然你们是老前辈,但是理论和实践同样重要,没有理论就敢谈实践,我不知道能出什么好东西.况且这东西并不便宜(楼上竟然说我有钱人,我只能呵呵了).
要么这两个前辈捐钱给我买点设备元件什么的,我马上就做一批出来给大家,好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9 10: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个行当里目前的的理论已经足够指导实践了,关键是你是不是能在实践中去准确理解和应用。你所做的东西为什么会犯很多错误也是这个原因------你是否对你所要做的事情有充分的分析和了解,所要考虑的问题是否全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9 11: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fffofo 发表于 2014-12-19 10:38
开玩笑,你就一写手,做点儿实实在在是事更好 ,你这样有意思吗? 那些屁话书本上都有。我不是什么专家,就 ...

我知道这些东西书本上都有.非常好,那么请问书本上的有效数字规范,坛里面有人标定电压的时候怎么就不遵循了呢?这么简单的事情你们不懂么?
还有些网友(甚至包括鼎鼎大名的*****,姓名隐去),他的有几个板子的PCB风格甚至有很严重的缺陷,十分可能导致电磁干扰导致震荡(**也是),这么简单的错误怎么就犯了呢?(而且同样的错误还被一堆人抄去...真是...)
另外,从我高速PCB布线的经验来看,PCB布线菜的人大有人在,我这里也不说了
还有,LTZ1000ACH的团购的那个帖子,大家看看对IC的操作规程是不是有什么错误?如此对待LTZ1000ACH会不会影响系统的性能?基础知识,对吧,还是有人错

以上所述都是基础知识对吧.

另外,楼上还有个说可靠性不是这么算的,回家看书,基础知识.这也是书上有的,半导体是个澡盆形失效,这里我们没有澡盆数据就不考虑澡盆失效模型而考虑几何分布.

我反正不是有钱人. lymex是理论好实践又好的大牛前辈, 也算有钱人, 我没那么多钱, 就只有先分析再下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9 11: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xuanmic 发表于 2014-12-19 09:02
我焊的板子加热用的三极管基本没有什么发热情况,用的中功率的,原件盒里随便找的一个,型号没有注意看。

你的基本没有发热是因为你的管子的封装大,热容大,而不是你的管子功率就低(参见LTZ恒温工作原理).这也是"基础知识",热容部分在中学,LTZ恒温部分在datashe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9 11: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fffofo 发表于 2014-12-19 10:54
在这个行当里目前的的理论已经足够指导实践了,关键是你是不是能在实践中去准确理解和应用。你所做的东西为 ...

现在不是在分析么.
难道一开始要上手做?某些人的理论真的足以指导?我看到他们在基本问题上犯错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9 11:10:11 38hot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9 11: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fffofo 发表于 2014-12-19 10:38
开玩笑,你就一写手,做点儿实实在在是事更好 ,你这样有意思吗? 那些屁话书本上都有。我不是什么专家,就 ...

另外,你业余不业余和严谨不严谨是两回事,我被人拍也是因为漏掉了一些严谨的东西,忘记SNR指标才被人拍.你业余不代表你不严谨,你做的可是基准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9 11: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fffofo 发表于 2014-12-19 10:54
在这个行当里目前的的理论已经足够指导实践了,关键是你是不是能在实践中去准确理解和应用。你所做的东西为 ...

欢迎fffofo开贴给我们全面的指导,我想看看还有什么不全面的.另外,加一句,仪器仪表的可靠性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这在lymex的标准文集里面提到了,尤其是对基准源,这也是基础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9 11:39:02 38hot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可靠性计算,先拿样品运行测量各元件的温度,然后计算各元件的失效率,失效总和的倒数就是可靠性。其中失效高的有ic PCB ,每种器件都有失效数学模型,具体查询相关标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9 11: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maithon 发表于 2014-12-19 11:39
可靠性计算,先拿样品运行测量各元件的温度,然后计算各元件的失效率,失效总和的倒数就是可靠性。其中失效 ...

我们现在没条件做这个实验(有条件做的是有钱人),只好去取数据手册上面标注的可靠性.温度已经分析过了,只有那几个元件是需要注意的,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9 12: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启发,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9 12:58:35 38hot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再次飘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