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度发烧友--38Hot Volt-Nut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回复: 0

0.8mm 1.2mm 锰铜丝可通多少电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4 23: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5-15 00: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确测量用 100mA,甚至30mA比较合适。 一般测试,1000mA也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5 01: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jinma) 的帖子

1.2mm 锰铜丝,我用在10安培交流直流(英国生产),原则上尽量不要发热和选择低温度系数,目前国际上最好的为3PPM,德国生产的,锰铜线有一个奇怪特性,越用越稳定,有几个大厂,先通电一年再拿下来做精密分流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5 08: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翻出我的几个小电流分流器,应该都是锰铜材料的,左起:
1号是30A,1×5mm=5平方,载流6A/mm2;
2号是20A,1×7mm=7平方,载流3A/mm2;
3号是50A,2×直径3.6为20平方,载流2.5A/mm2;
4号是100A,1.5×17.3mm=26平方,载流3.9A/mm2。
DSCN0611s.jpg

以上,除了50A的没有标志外,其余三个都是0.5级的。由于有裸露、短小和两头散热的有利条件,因此电流密度还是比较大的。

限制载流的因素,主要是发热烧坏,其次是发热对自己对周边的影响,再就是发热对自己的变化(由于有温度系数)。

如果周边环境好,不怕热,以不损坏为原则,不考虑老化,可以用到5A每平方;
如果有一定的发热要求,有一定的测试精度要求,可选2A每平方;发热会增加老化速度
精密测试,0.01%级别的,选0.25A每平方。标准电阻BZ3-1欧就是这样(直径1.3mm、电流0.33A),此时发热很少,温升和由此引起的变化就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5 10: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5 12: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lymex于2011-05-15 08:58发表的 :
翻出我的几个小电流分流器,应该都是锰铜材料的,左起:
1号是30A,1×5mm=5平方,载流6A/mm2;
2号是20A,1×7mm=7平方,载流3A/mm2;
3号是50A,2×直径3.6为20平方,载流2.5A/mm2;
4号是100A,1.5×17.3mm=26平方,载流3.9A/mm2。
.......

-----------------------
又跟老大学了一招,0.25A/平方,我也是觉得是要看电阻的温升,如果工作环境好,散热条件好,那么就可以通大点的电流,如果环境散热不好,那么就得降低电流使用,实际应用要根据温升*温漂是否超过允许误差范围来确定,而且还要考虑温升带来的电阻老化,温升高会加速老化,呵呵,我是这样理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2 12: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2 17: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2 23: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已经说得比较清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7 14: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7 15:2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周边环境好,不怕热,以不损坏为原则,不考虑老化,可以用到5A每平方;
如果有一定的发热要求,有一定的测试精度要求,可选2A每平方;发热会增加老化速度
精密测试,0.01%级别的,选0.25A每平方。标准电阻BZ3-1欧就是这样(直径1.3mm、电流0.33A),此时发热很少,温升和由此引起的变化就小。

以前有人问过用直径0.25mm的锰铜丝并在电流表上,用在新做电源上检测5A电流,接上去不多时烧断,我只能回答他,锰铜丝太细了,不关熔点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