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度发烧友--38Hot Volt-Nut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回复: 0

2DW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7 21: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想接个2DW的玩玩,于是找到几只,如下图但是有个问题就来了,靠近定位梢的是一脚,接着靠近1脚的是2脚,3脚为备用脚。于是1脚串个100欧姆接电源正,2脚接负,接上7.5V的电源测试下能否稳压。接好后输出6V多具体多少没记住,此后将电源电压稍调高发现输出也变,而且变化的幅度较大。怀疑是接错方向了于是将1,2翻过来结果发现一样是电源电压变输出也变,好像就不稳压。想问下用过的朋友,接线哪种是正确的还有是否需要给恒流供电?
发表于 2010-12-7 22: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做的是“动态电阻”测试。R=Δu/Δi,你可以跟Datasheet上面的参数对比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7 23: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2DW7、2DW230系列的动态内阻是比较高的,一般10ohm左右,因此最好恒流供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0: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楼上两位,改用恒流源了确实电压输出6.2V多点,但是好像两个极正接反接都能出6.2V左右的电压,这个管子里面的二极管都能反向击穿做稳压管吗?下面是2DW的接线方式
下面是网络上2DW7C的接线方式
。两者是相反的,说是改型号,实际上是细分输出及使用电流但是管脚号也改了吗?
还是正反都一样呢?请用过的人指点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8 10: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内部是两个zener反向串连的,12正反向出的电压都是6.2V左右,但厂家测试时是有指定接法的,反接也可用,但指标或有些差异。3脚是备用脚,当一个zener坏掉还可以当普通zener使用或者外接二极管做温补,当然性能要下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8 12: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8 14: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成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8 15: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LS是夸还是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21: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恒流工作有一段时间了(当然不是最佳电流,10mA),刚接电的时候五位半小数点后第四位涨到小数点后第三位都有变化,后来慢了下来。觉得变化有点大,还是因为器件实在太老了没有使用过的原因?楼上点拨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0 17: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楼主,以你3楼图为例,接2,3和接1,3脚是一样的,而接1,2脚是温度补偿的接法,这是因为稳压二极管的温度特性中,正偏和反偏的特性正好相反,反向串联,稳压值增加正向PN结压降,复合出来的稳压二极管的温度系数较低,比较适合带温度补偿的高精度稳压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18:4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9楼(caiyongzhi) 的帖子

接了温度补偿的接法了,备用脚悬空。用34401烧鸡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0 19: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197x年,个人最多只有模拟表,2DW7C是最好的基准,梦寐以求,超高精度的代名词。
199x年,个人最多也就是4位半,2DW7C在国产仪器里也大量采用,可以达到0.01%,这对于4位半表来讲足够好了。
201x年,个人拥有6位半以上高精度表的很多,拥有8位半的也屡见不鲜,口味大大提高,测试达到ppm级,此时2DW7C的温漂、噪音、老化、动态等弱点被暴露无遗。

我也是因为历史情结,前两年弄了一些2DW7C/2DW23x,但回来一测试,大失所望。后悔不如不测试了,这样还能保留对2WD7C的崇敬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1 02: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挑吧,我从一大堆中,挑出几只2PPM左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5 22: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电几只,都是电压下跌
得持续烧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7 00: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楼lymex于2010-12-10 19:47发表的 :
197x年,个人最多只有模拟表,2DW7C是最好的基准,梦寐以求,超高精度的代名词。
199x年,个人最多也就是4位半,2DW7C在国产仪器里也大量采用,可以达到0.01%,这对于4位半表来讲足够好了。
201x年,个人拥有6位半以上高精度表的很多,拥有8位半的也屡见不鲜,口味大大提高,测试达到ppm级,此时2DW7C的温漂、噪音、老化、动态等弱点被暴露无遗。

我也是因为历史情结,前两年弄了一些2DW7C/2DW23x,但回来一测试,大失所望。后悔不如不测试了,这样还能保留对2WD7C的崇敬感。
.......

197X年,估计连lm336都没有,而咱国家能自己生产2DW系列。
201X年,咱国家已经生产不了多少器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7 10: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2DW7、2DW234是简单结构的温度补偿基准稳压管,两个zener之间有一点距离,而且一个正偏一个反偏,流过相同电流时功耗相差比较大,PN结反偏的zener的温升要高一些,因此测试时需要有一个温度平稳时间,至少要20s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1 22: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第一张照片是最老的版本,工作电流直接标在管帽上。7.5mA的规格相当于现在的2DW233。

2DW7C(23x)的功耗是200mW,对工作电流产生的升温非常敏感,所以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有均温措施,并且需要稳定时间。曾经记得2DW7C有使用恒温的例子,温度大约50摄氏度左右,但是在自己的资料中找了很久没找到,也许搬家时整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1 22: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楼lymex于2010-12-10  19:47发表的  :
197x年,个人最多只有模拟表,2DW7C是最好的基准,梦寐以求,超高精度的代名词。
199x年,个人最多也就是4位半,2DW7C在国产仪器里也大量采用,可以达到0.01%,这对于4位半表来讲足够好了。
201x年,个人拥有6位半以上高精度表的很多,拥有8位半的也屡见不鲜,口味大大提高,测试达到ppm级,此时2DW7C的温漂、噪音、老化、动态等弱点被暴露无遗。

我也是因为历史情结,前两年弄了一些2DW7C/2DW23x,但回来一测试,大失所望。后悔不如不测试了,这样还能保留对2WD7C的崇敬感。
尽管如此,我还是想好好地玩一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2 11: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大概有7、8种2DW7C/2DW23x,开始测试2DW7C没有防风,造成波动比较大,几个ppm,防风后短稳还凑合,但也有较大的波动
1-2DW7C.gif
2-2DW7C.gif

然后再测试后来生产的2DW23x,效果奇差,纵向每格不再是1ppm,而是10ppm。
3-2DW232.gif
4-2DW234.gif

测试用3458A,本身短稳在0.015ppm附近。根据以往的测试经验,短稳不好的,长稳也不会太好。
对比,LTZ1000的7V标准差一般不到0.02pp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2 12: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还解剖了一只看,里面就是半个芝麻大的芯片装在了TO管座上,点了点胶。不知道里面是我拆的时候搞脏了还是本来就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2 13: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终于看到老大的测试数据了。

其实也请甘井子的朋友测试过一只上无十七厂产的2DW234,还是去年2月份的产品,测试结果确实不太好,2DW7B的曲线看起来非常尖锐,而2DW234的曲线就明显地有缓坡,很不爽。这说明动态内阻也比较大,噪音自然就上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