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一些米家用的zigbee传感器,温湿度计,遥控器,蓝牙信标之类,需要了解电池实际可以续航的时间,于是买了一个英加1080M小电流记录仪来看大致指标是 1.6M 采样,记录时基是10uS/100k,零漂大概在4.2V输出时候是0.00uA,其他电压在0.00~0.18uA之间,勉强可以接受。
用了几个标准电阻,测量了下输出电压精度和静态电流精度,大概都在1%只内,大电流瞬间变化时,电压没有明显突变升高。电源1A下有个0.XV压降,据说更大电流有线补。
静态还可以,但为了判定动态电流是否靠谱,用了一个米家18元的温湿度计做测试对象。
英加1080M
于是和示波器对比了下波形,明显感觉示波器的AD 采样值 更加稳定点,于是有点担心动态电流的准确度。
示波器取样电阻设置为10欧,倍率设置10X,单位为电流 (A)
采样李可以看到设置成1M,采样点为10M个, 示波器采样的峰值稳定在7mA左右, 而英加在7mA左右上蹿下跳。
实际把英加的时基展开,取样更加有毛刺
不管3721,英加取得的长时间的平均电流大概是17uA(实际运行了几个小时)
而长时间取样的波形是这样的,温湿度表采样周期大概1.7s, 采样时间是5个mS (电流从5uA上升到7mA)。
我这用示波器的波形记录,生成了1个1000万条数据的文件,大概150M大小,因为excel只能处理100万条数据,超过只能用python处理,所以我发给chart GPT 4做图和平均
chartgpt生成的图案和示波器的一模一样,但得出的电流平均数是50.12uA,和英加测得的17uA值相距极大,
于是马上反应过来,示波器位数不够,底噪太大,底噪几乎快有0.8mA了,而且看了下示波器0位偏移,做了下基本测量,平均零漂是32uA,底噪已经大于平均电流了,所以准备对数据进行处理一下
既然英加1080M的静态,或者说变动速度低的波形肯定是准确的,那么我看下温湿度表没有进行采样时候的电流是多少,这样可以用这个未采样时候的电流来替代示波器底噪,取得相对准确的结果
英加测得的底部电流,即温湿度表未采样时候的工作电流是5uA
于是再次让chartgpt修正下计算
我要求将1000万个采样中的示波器底噪数据大概是小于1mA,统统修改为5uA,
chart gpt告诉我,平均是15.32uA
自此,示波器测得的数据15.3uA 和电流记录仪获得的数据17uA 已经非常接近了。
所以完成了验证,认为英加这个表基本能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