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度发烧友--38Hot Volt-Nut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回复: 0

电桥做个半导体制冷片控温的,看看稳得住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8 23: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接上图,大家开拍 未命名.jpg
发表于 2012-5-8 23: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输出是不是画错了?没看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9 07: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未命名.JPG 应该这样。同时增益太低了,应该增大R5R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9 08: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增益肯定低了,输出级对管功率也不够,要换较大功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9 08: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桥路的接法错了。
去掉R4、R5,Q1、Q2换成达林顿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9 08: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a-fly 的帖子

a-fly:桥路的接法错了。
去掉R4、R5,Q1、Q2换成达林顿管。 (2012-05-09  08:30)
这样恐怕会振荡,应该加上积分环节抑制振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9 11: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震荡应该不会 这个电路在电路上有直接反馈 但是直流增益可能太低 并且恒定 可能稳不住温度 这个电路没有积分环节 只有比例环节 而且输出的电流也很小 发射极的电阻很大 偏置电阻也很大 管子容量也很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9 12: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youngliu 的帖子

youngliu:这样恐怕会振荡,应该加上积分环节抑制振荡 (2012-05-09  08:33) 
支持!
上述系统肯定会产生振荡。积分确实可以解决或减缓振荡。
但要注意的是,积分常数大,会得到较好的系统稳定性,但会使系统对扰动的响应变慢(即控制对象会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
个人建议:
先不要积分,先观察振荡的特征(通常是一个阻尼振荡的波形,周期会是秒或者几十秒以上级的),然后根据这个特征计算所需的积分参数。
当然还可以计入适当的比例控制;
如果外界的扰动比较频繁且加大,可以考虑增加微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9 14: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用一个运放微分不太好加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9 15: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PID还是用单片机方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9 15:5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用运放做的精密恒温槽(单纯加热)没有用PID,只用了PI,过冲还是很小的,从27度升温到43.5度过冲才0.05度。这样看对于这种保温极好,热耦合也比较好的小槽体,不加微分也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2 11: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未命名.jpg 把放大率改高了,也把三极管换成了达林顿管,大家看看这样行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2 12: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放大还是太小,我做的都放大成千上万倍了,你至少也要上百倍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2 12: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您是想用这个电路来控制制冷片的电流方向?如果是这样,那么制冷片一定要有限流措施,否则在电流方向发生变化的时候肯可能损坏制冷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2 20: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错误的电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2 20: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OP的pin6又接到输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2 22: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导体制冷器最好用PWM控制,无论模拟或是数字方法,PWM输出级均是最佳选择。

此电路的最大问题在于效率过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2 22: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条件试试这样的电路,或许会有收获
如果是给基准用的,效率应该不是优先考虑的
未命名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2 23: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开环的无论如何都有点儿危险。

在上面的电容两端并个电阻,于比例环节和微分环节无任何实质影响,但可避免一些问题。

还有2个问题:

(1)对于电阻桥而言,R3实际上是放大器的反向输入阻抗,因此电路输出端可能通过R3向Ra注入或由Rd拉出电流,造成测量误差。可能需要运放缓冲一下全桥顶端节点的电压。

(2)D1、D2的偏置电阻不能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2 23: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shichen717:
开环的无论如何都有点儿危险。

在上面的电容两端并个电阻,于比例环节和微分环节无任何实质影响,但可避免一些问题。

我做的恒温槽,对直流而言是开环的,实测性能似乎不错。你仔细看一下LTZ1000的恒温电路,也是开环的吧!
下图是今天采集的部分数据
未命名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5 08: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Q1、Q2缺少偏置电流,其他的不当之处如图:
TT.gif

R7、R8的值显然太大。
电桥的接法应该有问题,红圈内的传感器应移至下面。
再结合18楼的改进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5 09: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A-fly看得仔细,楼主的图真是错漏百出,还是不要自己DIY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5 09: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该成这样。R2、R3可短路。
未命名.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