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测试新老两块华谊4位半表(DT930F+ vs MY65)的温飘……
今天下雪了,外面比较冷,室内暖气很好,呵呵正好来测试温飘……首先请出我的2DW7C(2DW234)做的10伏基准:
这个东西实话说不太靠谱,每次关电源再打开后电压都会有点变化,因此上面标注了(10.0001V土5)呵呵,在10.0006到9.9994 之间都算正常。不过,如果一直开着,而且环境温度变化不大,这个读数还算是比较稳定的,大约也就 土1个字的变化吧。看看这次的读数是多少:
呵呵,还算不错,勉强在预期的范围之内。因为每次给这个”基准板“通电到读数稳定下来,要等10分钟左右的时间(期间读数从10.0050左右逐渐下降,像倒计时似的,最终在10.0005V左右稳定),因此,就懒得再断电重新开了,就用这个电压作为参考值好了。
好了,把新老两个华谊4位半:华谊DT930F+和华谊MY65,同时接到我的”基准源“上去,看看读数:
呵呵,完全一样,呵呵,不一样才怪,当时我是两个表一起校准的,校准时气温大约在21度左右的样子。图中的温度计上可以看到当前温度,22.3度,此时两者读数还是完全一样,哦,还算不错的。
OK,现在把表放到室外窗台上开始冷冻了。
…… 先看看阳台窗台上的气温,呵呵,接近0度了……
在这样的温度下冰冻1小时……
OK,冰冻完毕。拿回到屋里来,趁表还发凉,马上再接到刚才那个基准源上测试:
看看读数:
晕倒,相差这么大!!
看看此时室内的气温:
(刚才那个温度计还没暖和过来,只好先看这个了,其实室内暖气一直开着,气温和刚才差不多少的)
再看看此时的基准电压:
因为台表和基准一直在温暖的室内,因此和刚才相比基本没什变化,只有一个字的轻微漂移。 结论:
难怪大家都喜欢老表啊,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现在的东西,的确是越做越烂啊,都是降价惹的祸,偷工减料了…… 提问:
大家认为,这里面是什么东西在飘呢?
基准?
EBG1776排阻?
还是其它什么东西?
个人感觉,基准飘的概率更大一些。毕竟,1776排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但是分压比例变化很小的。
另外,还有一个可能是罪魁祸首东西,就是那个基准微调的3296电位器。新表MY65上的那个3296电位器,明显没有老DT930F+的好,调起来回差很明显,而且旋动调节螺丝飘忽不定很不容易调准;而老DT930F+上的那个电位器,基本没有明显的回差,而且旋动调节螺丝时读数很均匀的跟着旋转的角度而变化…… 4个半里面,普通分压电阻漂的应该比基准大
LZ好手艺 引用第4楼zzdp于2011-02-2716:06发表的:
4个半里面,普通分压电阻漂的应该比基准大
images/back.gif
这俩表里面用的都是成品EBG1776分压排阻,应该不会差这么多吧…… 放屋里暖和了一个小时,越来越接近原来的读数了,不过好像还没有彻底暖透表摸起来还是微微发凉的,呵呵,测试暂时先告一段落吧……
此时的基准源读数:
该天有空我也做做这样的测试去。。。 这窗外储藏还真不错 引用第9楼bg3hb于2011-02-2722:34发表的:
有机会做一次这样的极端测试,不过实际意义不大。冬天我们室外基本使用指针表。液晶显示表温度超低时显示都没了。指针表还凑合用。 images/back.gif
这样啊,我还准备在冰箱里测试呢? DT830F+还行,每度不到14ppm,另一个惨多了,超过86ppm每度!
对了,楼主那个基准拿个小塑料帽把2DW7C套起来,漂得就不会太明显了。 3296可以换一个试试。其它我觉得应该差异不大的。实在要说差别大,也只能说是排阻了,因为内部仅是由几个电阻串联而已的。 最终结论:
MY65的电压基准(LM385兼容芯片)温飘比老DT930F+(美国国半原装的LM385芯片)大很多!!
为了求证到底是什么在飘,昨天特地又做了一次测试。
这次测试分别在冷冻前和冷冻后测量了两个表各自的LM385芯片输出电压和基准分压微调电位调节后输出的1V基准电压。
先看看两个表的LM385基准芯片:
这个是老表DT930F+上的,美国国家半导体(NS)原装的LM385电压基准芯片,有NS的Logo和出厂序列号,激光刻字比划细而且均匀:
下面这个是新表 MY65上的,没有任何厂家的Logo,激光刻字粗而且不均匀。应该是国产的廉价兼容芯片:
由于一手拿相机一手测量比较麻烦,因此就不上测量时的照片了,直接把测试结果整理成表格上传吧。
PS:这次由于时间关系,只冻了半个小时,可能没有冻透彻,不过测试结果已经可以很明显的反映出问题的本质来了,看图:
由于每次对万用表开关机后测得的基准芯片电压都有微伏级的轻微波动,因此,每次都测量3次,各次测得的结果都整理到了表格之中。
显然,冷冻前后:
新MY65表的1V基准电压飘了0.6几个毫伏,基准芯片原始电压飘了0.7几毫伏;
老DT930F+表的1V基准电压只飘了0.04个毫伏左右,基准芯片原始电压也只飘了0.1几个毫伏。
老表的基准温飘比新表小很多……
另外,那个老表很有意思,基准电压往低的方向飘,而电位器调整后的电压却往高的方向飘。应该是基准电压分压用的排阻和电位器经过了特殊的选择,使其温飘方向恰好和基准芯片的方向相反,以相互补偿的。这个设计看上去很好!
不过那个新表的基准就很烂了,基准芯片的温飘方向和老表都不同,肯定不是一个厂家出的芯片,绝对是廉价的兼容片子,唉……
改天去市场转悠转悠,找找有没有国半原装的的LM385BXZ卖,有的话买几只回来给新表换上再试试看…… 呵呵,问题圆满解决。
昨天去市场买了LM385回来。本想买LM385BZ或者LM385BXZ,可惜都没有,转遍整个市场只有国半的LM385Z卖。Ti的LM385倒是有B后缀的,可惜Ti的LM385B并不代表温飘低,只是说明初始经度高而已。实际上,Ti的这个LM385B的温飘的确一般般,没有国半的好……
最终,买了两只国半的LM385Z,两只Ti的LM385Z,回来测试了一下,测试结果如下:
(测试时室温是21度左右,室外温度是8度左右)
室外冷冻前四个芯片的两次测试:
1号(Ti):1.2368V(第1次);1.2370(第2次)
2号(国半):1.2324V(第1次);1.2325(第2次)
3号(Ti):1.2345V(第1次);1.2349(第2次)
4号(国半):1.2385V(第1次);1.2386(第2次)
室外冷冻后四个芯片的两次测试:
1号(Ti):1.2386V(第1次);1.2389(第2次)
2号(国半):1.2324V(第1次);1.2328(第2次)
3号(Ti):1.2358V(第1次);1.2360(第2次)
4号(国半):1.2382V(第1次);1.2382(第2次)
经过比对,Ti的普遍比国半的飘的厉害一些。最终挑出国半的温飘较低的4号芯片和Ti温飘较低的3号芯片,给大家合影看看:
更换LM385基准后,在室温下把表微调到10.001V后,放室外冷冻半小时左右。此时,室外室温比上次接近冰点的温度要高不少(室外8~9度),冻的时间也没有上一次长,不过,至少可以定性的看一下结果:
呵呵,只飘了2个数,不过这次是向上飘而不是向下飘了,因为这次买的芯片,温飘方向和原表内置的那个垃圾兼容芯片的温飘方向是相反的(对照参看本帖第31楼的图表)。
另外,为了回应前面朋友提出的怀疑排阻飘的质疑,本人也的确想确认下温度对用作基准电阻的EBG1776排阻的影响,特地又测了下我的9.9K的RX-70精密电阻:
貌似和之前的差别并不太大。正常室温下,这个电阻读数正好是9.900K的:
这种表测电阻是用的比例法,读数只取决于用来兼作基准电阻的分压排阻EBG1776的误差。因此,可以认为,EG1776的温飘还是控制的不错的。
测试结束。
小结:
新的MY65为了节省成本,不但用国产兼容芯片的7129换掉了原来的美信7129,还用国产兼容芯片的LM385换掉了原来的国半LM385。导致表的线性度变差,温飘也变差了……
上次这个试验,自己用美信的7129换下了里面的国产兼容芯片,解决了表的线性度问题:
https://bbs.38hot.net/read.php?tid=6868
这次试验,自己用国半的Lm385换下了里面的国产兼容芯片,这样又解决了表的温飘问题。
总算比较完美了…… 楼主,哪个表是新的?
回 16楼(yanjcai) 的帖子
绿壳的是新的。 LZ厉害,求图纸,我正要校正我的老930F,能写下如何校正吗?学习了 真不幸啊,我用的就是新的MY65,怪不得温飘比较厉害 国产表一旦用了国产零件,质量必然大幅下滑。看来还是元器件不过关哪!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