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的隔热层厚度问题
闲扯一个话题。常常看到有朋友的恒温基准包了很厚的隔热层。隔热层的设计中,有一项是优化隔热层厚度,也就是说,隔热层不是越厚越好,而是根据热源的体积,面积和隔热层的导热率,可以计算得到最佳的隔热材料厚度。不知道有没有朋友实际测试过。测试应该不难,比如LTZ1000,试一下不同的隔热厚度,耗电最小的,效果最好。期望那位朋友,过年有闲,测一下。隔热的目的应该不是省电,台式设备,那点功率不算什么,重点是增大热惰性,减小外界影响吧
有疑问的是如果热惰性太大,散热条件太差,也可能导致恒温系统工作不良,比较夸张的情况就是保温做的太好了,即是加热器不工作,仅靠齐纳管的发热就会使温度上升过高 这个应该是达到温度条件,减少外界温度对稳定性影响,是有一个温度范围的,上下超出都不是好事。 楼上误解了,用耗电的方法寻找隔热优化点,是测试方法,不是目的。良好的隔热可以减少外部影响,减少外部温度变化引起的内部温度变化,这才是目地。 恒温是一个动态调节过程,有进有出才行,感觉防风作用更大些 隔热材料超过一定的厚度,保温的作用增加就不明显了。例如聚氨脂泡沫材料内部孔洞大约0.5mm直径以内的规格,用在体积不超过40~50cm^3的恒温器上,覆盖5mm厚度与15mm厚度几乎没有差别。我的经验是将这种10mm厚度的材料用胶带再压缩裹紧到3~5mm就行了,压紧的作用是消除泡沫材料内部孔洞可能的连通。
其实省电也是很重要的目的之一,可以想象一个热量巨大的热源在电路中会产生什么负面的影响,省电的恒温器有助于降低机内温度,这决不是多余的。
隔热层外部还可以使用镀铝薄膜胶带包裹,利用其对红外能量的反射来达到辐射保温的目的,可以进一步降低保温层的厚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