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ldiy 于 2013-12-7 18:01 编辑
电路原理:
1、主构成
588基准,外加1k、9k、90k三组电阻。
电压模式下,三组电阻串联,构成分压电阻。
电流模式下,三组电阻就是电流源的基准电阻。
电阻模式下,三组电阻和电路完全脱离,变成独立的电阻基准。
2、分部电路
(1)电阻
形成9档位输出,每个档位都有这些电阻的贡献。
所以这些电阻成为关键部分。
1k、9k、90k 三组电阻,之所以不称为三只电阻,是因为每个阻值都是由两个电阻统计温飘和阻值得到的。
如图,1k是由两只2k电阻并联得到的。9k为4k+5k。90k是40k+50k。
(2) 电源电路,
上图是588的内部框图,
有人会问,既然没有使用5v,那么为什么还要用588芯片呢?为什么不直接用AD587之类的10v基准呢?
答案很简单,对比一下587的框图就知道了,
588内部有四只运放, AD定义588是实用款基准芯片。
在这个9档基准中,设计跟随器A3输出 +10Vref,连接分压电阻列。
跟随器A4负责做电压输出。
(3)电流部分。
电流部分同样简单。使用op177运放,配合电阻形成恒流源。mos输出。
(4)电阻部分,
无话可说了。
(5)控制部分。
使用了两只欧姆龙密封小型高可靠性继电器。拆了一只,看看果然金灿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