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 100k哈蒙
一、序言其实,哈蒙的话题已经很多了,但由于100k很特殊:制作容易、取材容易,便于DIY、性能很好,因此还是独立成了一个话题。有关哈蒙的基本原理,参考:https://bbs.38hot.net/read.php?tid=4776
100k哈蒙的最大自然特点,是阻值适中,接触电阻和绝缘电阻都可以很容易被忽略,所以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做成高性能的哈蒙来。
本DIY的最大特点,是采用简化的方法,只用12个接线柱,内部采用2线接法,但仍然取得一样的高性能。
本DIY的另一个特点,是采用成品铸铝壳,中间在适当位置加上F4面板,使用的时候可以把盖子盖好,这样就达到完全屏蔽,而不是像商品哈蒙那样,所有的接线柱都是裸露的,对防干扰不利。
本100k 哈蒙的最大用途,是作为一个可以方便校准的高性能1M标准电阻。我们知道,线绕的电阻性能最好,但单个1M的线绕电阻阻丝很细,造成温度特性和老化特性都不太好。采用多个小阻值串联后就具有如下优势:
1、单个100k电阻容易做好,并可以挑选出更好的
2、可以匹配,在阻值上、老化上、温度系数上,得到很好的补偿
3、有统计效果,单个电阻的变化占总分量很小,多个电阻不同方向变化则平均后离散就很小
4、功率和耐压都提高很多。10个串联的话,理论上都提高为10倍。
当然,除了10k和1M之间的过渡外,本哈蒙也具备其他哈蒙的全部功能,例如10k到100k之间的传递、10:1分压、10:1半桥。同时,也作为这种新型简化结构的试验原型,进行评估。
设计指标:1ppm(串联-并联差异)
(内部追求指标:0.3ppm)
设计要求:采用尽量小的成品铸铝外壳。 二、设计思路
100k哈蒙,串联成为1M,阻值还不算大,用F4的话绝缘电阻达到10的13次方很轻易,这样也足够了,不用采用等电位屏蔽等措施。另一方面,每个100k电阻只要串联电阻不大于10m,也可以忽略,而10m还是很轻易的用简单方法就可以取得,所以不用采取每一只100k都用4线的方法,所以可以简化。11个电阻中间接点接出12个抽头,只接12个接线柱(而不是4线法的24个接线柱),这样就只用一半的接线柱,缩小了体积,减少了成本,提高了DIY的可行性。
至于所用的电阻,采用11个Fluke金封99.925k,串联适当电阻补偿到100k,然后10个100k永久串联起来,电路如下,其中三角形的哈蒙节点也被简化成了一点。
当然,后面也可以看到,也要用10只99.95k的202Z,同样做成类似结构。 三、理论计算
哈蒙串-并联传递最关键的两点,一个是串联电阻等于10个电阻的和,另一个是并联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和。
这两点,其实就是电阻的串联、并联公式,也就是说,哈蒙电阻可以以很高的精度实现电阻的串联、并联。
但是对于阻值较低的哈蒙,必须采用特殊手段,例如哈蒙节点、补偿网络来解决,随着哈蒙电阻阻值的增大,这些手段的作用就越来越弱,以至于当达到100k的时候,采用很简单的手段对电阻进行电阻的串并联,就可以忽略接触电阻和引线电阻的影响。对于阻值再大的哈蒙例如1M尤其是10以上,串联起来总阻值达到10M(或100M以上),就必须考虑漏阻的影响了。因此相对看,100k哈蒙(也包括1M哈蒙)是从结构上最容易制作的,对比之下,100k的电阻比1M电阻更容易做好。
但是对于100k的这种简化方式,并联成10k使用时,内部是2线的,需要在外部改成4线,此种情况到底有多大影响?
其中,那些“上线”、“下线”电阻(0.0017欧),是0.5mm的网线,长度19mm的内阻,采用粗网线(0.57mm)则电阻会进一步缩小,而且阻值比较稳定。那些“左串”、“右串”电阻,大部分在5mΩ到9mΩ之间,是接线柱压接网线的接触电阻+接线柱的内阻+焊接内阻,实际用国产的普通黄铜接线柱做了测试,都不到2mΩ,因此表里给到9mΩ而且给出了变化,余量已经很大了。
最后的结论,这种通过在C1、C2端加上10V电压,从P1、P2处得到电压的10k,与串联的1M相比,误差不到0.1ppm,满足要求。
四、材料选择
1、外壳采用成品铸铝的,型号是FA20,大小是174×78×57mm,淘宝有卖,为了避免广告嫌疑就不给链接了,自己可以查找,价格30元。我这个外壳其实来源不同,稍有区别。
2、为了在适当位置加装内板,用了4个铜柱,M3、长度15mm单头的,高度不够加了螺丝和垫片各一。
内板高度选择问题,主要是在装好接线柱后,还能盖上盖子并留出1mm的余量。如果太矮则操作也不太方便了更主要的是内部空间不够,装不下电阻。
3、考虑到用Pomona太奢侈,接线柱采用普通的黄铜镀镍。
内面板采用4mm厚的F4板,太薄了强度不够,F4发软,即便用4mm的,中间也塌腰,要用另外两颗螺丝做支柱。
4、100k电阻选择Fluke金封99.925k,是335D校准器中拆下来的(不是我拆的,我买来的就是已经被暴力拆下的电阻)。先测试阻值和大体温度系数,这样才好匹配。
本帖最后由 lymex 于 2019-2-22 21:05 编辑
五、制作
1、首先,把厚度为4mm的F4板根据铝盒内部形状裁剪,装进去要适合。当然,钻孔歪了或者缺点肉只影响美观,不影响性能
2、其次,解决接线柱与F4安装滑动的问题。经过几次试验,甩掉接线柱下面的塑料垫不用,钻小孔(5mm),直接把柱子插到孔里,后面用一颗不锈钢防松螺丝紧固,经过这样的试验,效果相当好。 F4板的绝缘性能非常好,比原来的塑料绝缘好很多。
3、安装接线柱。用卡尺划十字定位线,同颜色的柱子间距20mm、柱子中心与边缘距离也是20mm,先用3mm钻头手钻定位,然后用4.9mm钻头钻孔,安装柱子
接线柱安装要注意,要把柱子上的孔眼相互对齐,这样就方便将来并联的时候,穿入一根铜丝而压紧。见下面的“六、使用方法”。
4、电阻匹配
这部分是关键一步,匹配的目标有几个:
-----每一个100k电阻的偏差不要大于30ppm,这样理论上串联-并联误差可以忽略(仅为0.01ppm)。标称99.925k的电阻要通过串联一个大约为75欧的电阻来达到。由于Fluke金封的制作偏差和多年的老化,本身的变化会在几十ppm也就是几欧,这就要采用不同的并联电阻来达到。串联电阻是采用了两个Vitrohm 0.1% 25ppm的电阻并联的方法,这样好焊接,强度也够。也可以采用类似0.1%电阻的方法,由于权重不到0.01%附近,即有1000倍以上的弱化,因此25ppm的温度系数等价为100k的0.025ppm的温度系数,可以忽略了。另外,偏差30ppm相当于3欧,这一般用好一些的6.5位表测试就可以满足。尤其是电阻只要求相对偏差不大于30ppm即可,这样对匹配用的测量表的要求就更低了。
-----第一个电阻(0号电阻)的阻值和温漂应该尽量与其它9只相同。在这个前提下,此电阻的偏差和温度系数尽量小,这样无论是在以后的混联使用中还是在把Hamon用做10:1分压的用途时性能就比较好。温度系数可以看电阻上的标记,但也不完全可靠,最好能测试一下,因为出厂后过了20几年的电阻,温度系数会有一些变化。
-----前10个电阻(0号到9号)的温度系数总和尽量小,1ppm以下为好,这样总体性能就好,即10k和1M的温度系数同时小。
我在匹配的时候,用了Excel做计算,同时把1-2-3,4-5-6,7-8-9这三组电阻的温度系数调节到0,这是给100k传递用的,不进行这个匹配问题不大。
-----第11个电阻(10号)的偏差和温漂也尽量接近平均值,也就是说,偏差和温度系数也尽量小,这样形成对称,哈蒙用反了也没问题。当然,在电阻不够的情况下,或者不需要10:1半桥功能的场合下,可以省略这第11个电阻(只用10个电阻)。
当然,电阻的阻值和温度系数要事先测试好,温度系数分别测试,由于温度系数不大,测试采用简单加温法。测试的结果如下表。可以看到,这22个电阻平均温度系数增大了0.57ppm/C(右下角)
从这个测试也可以看出,绝大部分金封的阻值偏差仍然在指标(0.01%=100ppm)之内并在正负两个方向大约平均分布,这也说明Fluke这些电阻在出厂时调节准确、出厂后老化也不大。由于多数电阻的老化方向是偏正,因此尽量选择负偏的电阻(背景带颜色的已被选中),就能让老化更小一些。
5、焊接电阻。由于接线柱横向间距有限,实际上是分成上下两层的,下层是偶数电阻、上层是奇数电阻,先焊接下层后焊接上层。
焊接的时候要注意,引线不要碰到外壳、接线柱等,电阻之间也不要互相接触,避免因内部可能的漏电被扩大。如果间距过小,上下电阻之间可以垫上一层F4绝缘。如果电阻外壳担心碰到铸铝外壳的底部,也可以铺上一层0.5mm的F4。
考虑到金封电阻的引线短,而且应该让金封电阻受热时间尽量短,所以没有直接把电阻焊接在柱子上,而是用粗网线2根并联先焊接到柱子上,然后电阻再往网线上焊接的办法。
局部图。可以看出,上下电阻之间留有空隙
6、加上一个蓝色的接线柱把外壳通过铜皮引出,并在盒体与盖子之间用导线连接,这样即便没有完全盖住盖子也会形成等电位。
7、开孔,使得在盖子完全盖住后,引线得以引出,并具有完全屏蔽
本帖最后由 lymex 于 2019-2-22 21:27 编辑
六、使用方法
1、作为10k标准电阻,对比标定
要把上面的5个红柱用一根导线串起来,下面的6个黑柱也接到一起,串联的导线可以选择粗网线的芯线(直径0.57mm),或者其它直径在0.6mm到0.9mm的铜丝。这样前10个100k就被并联,红色柱子们和黑色柱子们之间就成为10k,然后就可以选择4个接线柱进行4线10k测试。接法和4个柱子的选择建议如下图:
这种接成10k的哈蒙,也作为标定的起点,与10k标准电阻进行对比。由于10k的电阻基准有SR104这样的高稳定、高性能的标准电阻做保证,同时具备10k Warshawsky电桥这样的手段,因此对比偏差会很小,对比后则哈蒙就被标定。
高位表对比:用2×4开关分别接上SR104和10k哈蒙,公共端接3458A进行多次采样平均测试。假设SR104读数的平均值为10,000.058(+5.8ppm),而10k哈蒙的平均值为10,000.013(+1.3ppm),SR104的修正值为-2.5ppm,那么10k哈蒙的真值偏差就是5.8-2.5-1.3 = 2.0ppm,即10k哈蒙为10,000,020。 SR104的修正值包括老化修正、初始制作偏差修正和温度修正。
Warshawsky电桥对比:用2×4开关分别接上SR104和10k哈蒙,公共端接Warshawsky电桥,亚电阻用另外一个10k(无关紧要)。测试值是以uV的形式用3458A读出,每1uV相当于0.333ppm,这样两个对比10k的差异就可以更精确的得到。
有人会问:这样接线,盖子不就盖不上了吗?不要紧,10k电阻比较小,不完全屏蔽没问题。只有在1M的场合下才需要完全屏蔽,而1M时是可以盖上盖子的。
2、作为1M标准电阻
哈蒙本身是自然串联的,A和D之间就是1M,压上2根引线即成为1M,E是外壳屏蔽同时接引线屏蔽。
假设在上面第一步的10k接法中,与标准电阻进行了阻值对比,为+2.0ppm(即10,000.020欧),那么在此处改成1M后,根据哈蒙原理,阻值也为1M+2.0ppm,即1,000,002.0欧,这样就把10k的标准精确的传递到1M的阻值上了。换句话说,我们可以通过对10k状态下的标定,直接得到1M状态下的标定。当然,10k与1M的两次测试之间间隔要尽量短,以免其间阻值因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化。
3、作为两个100k电阻
A和B之间是单个的一个100k,前面说过,应尽量选择温度系数小的。
B和C之间是9只电阻进行了混连,即3个一串联,然后再并联,形成统计的100k。
类似1M,根据哈蒙原理,这两个100k的加权平局值的偏差,与上述10k的偏差是一样的。例如10k接法时被标定为+2.0ppm,而此处两个100k用万用表测试值分别为+9.0ppm和+12.0ppm,加权平均就是9*10%+12*90%=11.7ppm,那就说明该表在100k档偏大了11.7 - 2.0 = 9.7ppm,修正后这两个100k的实际值为-0.7ppm和+2.3ppm,而这两个值的加权平均也是-0.7*10%+2.3*90%=+2.0ppm,与测试10k的修正值一样。 这样,我们一方面通过测试10k而标定了两个100k,同时也知道了测试万用表在100k档的偏差。
4、作为10:1分压器
精密分压是哈蒙的另一主要用途。图片见1M的接法,A、D之间是1M,接入待分压电压(例如100V),则A、B之间就得到分压后的电压(10V)。这个分压比值可以很精确的标定,只要在上一步对两个100k进行了良好的对比,而两个100k的对比可以用替代法进行,不需要精确知道绝对值,只需要知道相对偏差。例如上述例子中的结果,两个100k的测试值分别是+9ppm和+12ppm,加权平均+11.7ppm(此为输入电压相关),因此分压比的偏差为+9 - 11.7 = -2.7ppm,也就是说,输入100V,输出为9.999973V。
5、作为10:1电阻半桥
图片见1M的接法,F、B之间为1M、A、B之间为100k,就成为10:1电阻半桥。为了能够精确确定这1M和100k之间的比例,需要在100k的水平上测试三次,即AB之间的100k、BD之间接成混连的100k、DF之间的100k。同样,这三个100k之间的互相对比只需要了解相对插值,不需要精确了解绝对值,最后的电阻比就可以精确求出。
10:1半桥有啥用?一般作为非整幂次的电阻的传递,例如50k和500k之间的比较传递,就可以用这4个电阻组成一个全桥,实现50k和500k之间的精确对比。 七、测试和调整
测试的内容可以包括:
-----10k的温度系数,变温法,与SR104对比
-----各100k的温度系数和偏差,变温法,与DIY752A-100k对比,把这11个100k接到16×4开关上进行扫描测试。
如果温度系数和偏差过大,需要调整过来。 八、验证
验证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看10k接法和1M接法的偏差的一致性。
由于哈蒙本身的思路成熟,阻值适中,因此不一致性应该很小,这就给验证带来很大的困难。10k时还好办,可以用3458A直接对比测试,甚至可以动用Warshawsky电桥。但1M的电阻如何测试到0.3ppm?用8.5位万用表是不可能了,最好的表指标也不超过5ppm。
能够想到的方法,就是是与另外一个100k哈蒙做对比,如果结果一致,说明有极大可能两个哈蒙都具有良好的特性。如果存在偏差,那么至少一个哈蒙有偏差。
至于从哪里再弄一个100k哈蒙来?可以采用两个办法:
1、商品的SR1010-100k,指标尽管不算高(1ppm),但对比一下也足够了,况且在100k的阻值下指标应该有富余。
2、再DIY一个100k哈蒙,用老化更小的电阻、进行更好的温度系数的补偿、采用优质接线柱(Pomona 3770)
这些是202Z金封金属箔电阻,长期稳定性很好,温度系数也不大(一般在<+-0.6ppm),通过适当的补偿,就可以取得良好的结果,更适合做可校准的1M电阻。
1M的对比,简单一点可以用1281切换测试(或手动切换测试,以便排除因开关漏阻引入的不确定性)。1281的电阻档指标比较高,测试电流10uA(1M下为10V也比较高)达到大约1ppm的对比精度。但若想要更好的结果,则必须采用专用的高阻对比桥了。 九、参考资料 【全文完】 板凳学习,电阻有了,争取早日做一个。 学习 地下室! 顶了再看! 我..........围观.................学习............. 这么多人抢沙发,我也来个。 我也来学习 电阻不是问题 引用第18楼hydz于2010-11-1321:52发表的:
我也来学习 电阻不是问题images/back.gif
预定金封一套! 找金封开始? 学习了,一个金封还没有呢 老大的文章向来图文并茂且有计算过程
抽时间也DIY一个 精品啊,学习了。 图文并茂,详细,学习了。 什么时候才有一个啊 呵呵,不知道fluke750A 里面的电阻拿出来直接做一个如何? 老大 请教一个问题 用塑料块做个100K的 毕竟这些材料容易找到 不知道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性能但是即使做出来 也没有这么好的设备能测试性能 没有8位半没有好的10K标准电阻 引用第27楼sxy800125于2010-11-1415:39发表的:
呵呵,不知道fluke750A 里面的电阻拿出来直接做一个如何? images/back.gif
做了送一个给我,呵呵 引用第27楼sxy800125于2010-11-14 15:39发表的 :
呵呵,不知道fluke750A 里面的电阻拿出来直接做一个如何? https://bbs.38hot.net/images/back.gif
750A里面的确有10来个100k,但阻值不准确,比如是5个100k串联起来带有一个微调,不能做100k哈蒙。
720A里面倒是有很多阻值一样、自己带微调的,但每只为10k。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