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度发烧友--38Hot Volt-Nut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回复: 0

基于双路PWM的反馈型10V基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1 18: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想跟大家讨论一下用LTZ1000实现PWM反馈型10V的方案。其中有的概念其他网友已经说了,我不过是把他们揉在一起,看看是否可行。

基本宗旨是避免使用除LTZ1000以外的超高精度元件。这样不仅降低成本,也减少DIY的难度。

系统结构由以下部分组成,()中为准备采用的关键器件:

1. LTZ1000基准,产生稳定的7V; (LTZ1000ACH + LT1013)
2. 微调10V输出驱动,反馈升压部分通过串并电阻和一个MOSFET,实现100ppm的压控可调;(OPA2277)
3. 10V 1:1隔离,避免PWM影响10V输出;(OPA2277)
4. 双路PWM,200Hz。准备用AD公司的高速MOS驱动和另外一家的MOS对管,其导通电阻在50mOhm左右。整个开关速度能达到20ns。RC纹波设计在10mVpp左右;(开关FDS8960C, 驱动ADP3629/ADP3630/ADP3631)
5.PWM隔离,避免后面的反相放大影响到PWM;(OPA2277)
6.反相误差放大。反相端接PWM隔离的输出,正相接7V,直流放大1000倍。同时做简单的低通滤波减少纹波的影响;(OPA2277)
7.简单电平移位,因为ADC用的是单端输入,移位用两个电阻即可;
8.ADC,数字滤波,DAC控制(2)中的微调10V驱动;(STM32)

基本分析:

STM32的ADC有12位分辨率,若用内部3.3V基准,能达到0.8mV的分辨率。10V误差经PWM和比较放大后,等效放大了700倍。也就是说ADC能等效的检测到0.8mV/700=1.1uV的10V误差。因为有噪音和纹波的调制,经数字滤波后应该能有0.1uV的分辨率。

STM32的DAC有12位分辨率,即4096。结合10V输出驱动的100ppm调整率,可以得到0.0244ppm的调整分辨率,即10V*0.0244ppm = 0.244uV。远低于LTZ1000的1.2uV噪音。

不确定的问题:

OPA2277是否合用?有没有更好的?
开关管对反馈稳定度的影响;
PWM电容。大概要用一个10uF的短期稳定电容。用NP0, PEN, PPS还是PET?

待分析的问题:

更形式化的误差分析:时钟jitter的要求,运放温漂和噪音的要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18: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一下。

ADC为同步过采样。它和PWM是同步的,同时采用10~100倍的过采样,具体看处理器的运算能力。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先来个加权滤波,基本消除PWM的纹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1 18: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人,期待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1 19: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1 20: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坚决支持到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1 20: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1 20:4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个重要的问题没有考虑到--------10V应该是从运放出来的吧,开关管上的杂散电容会将驱动信号耦合到运放输出端,你有没有考虑过怎么解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21: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qinchang于2010-11-11 20:44发表的 :
楼主有个重要的问题没有考虑到--------10V应该是从运放出来的吧,开关管上的杂散电容会将驱动信号耦合到运放输出端,你有没有考虑过怎么解决?   


第(3)隔离的就是这种开关信号到10V输出的耦合。不过以前没干过这么高精度的东西,心里没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1 23: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03: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

开关FDS8960C, 驱动ADP3629/ADP3630/ADP3631

多谢诸位支持。欢迎提建议和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2 08: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参考49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2 08: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反馈控制

有没有可能出现: 超调, 自激, 等反馈控制系统中的常见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2 08: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只是根据检测到的误差(输出10V分压后与7V的比值)的平均值, 改变PWM输出, 如果没有加入其他的算法, 控制效果有可能会不好.

另外, 还有:
1) PWM的频率只有200Hz,可以频率高点, 200K
2) 平均的次数, 应该是与反馈调节周期相近或相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2 08: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2 11: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实验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2 16: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adc ,dac 的引入误差呢?
adc ,dac 需要的参考电压呢?
另外用mcu 来控制环路,并不好,响应慢,带宽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7: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分析一下时钟jitte的影响

一般的晶振可以有100ps的jitter, 加上100ps作为数字电路引入的jitter.
50Hz时,200ps/20ms = 10 x 10^-9相对jitter. 假设PWM为线性积分,由该jitter导致的电压jitter为10V x 10 x 10^-9 = 0.1uV。基本跟ADC的性能匹配。

PS 计划先做10V反馈升压,7V基准可以从坛子里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9: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模拟部分草图  

analog draft

analog draf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2 20: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2 20: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感觉难度很大,不过还是期待LZ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2 20: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22: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0楼capron于2010-11-12 20:40发表的 :
左上方的运放负输入端、RC错接。  


不好意思,犯了低级错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6 16: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17: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文还没研究明白呢。不急出下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1 23: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楼主的误差放大器,放大的是什么?
设定输出Vout10v,如果直接与基准7V比较,已经有3V,如何放大几千?如果不是直接比较,是否引入了其他的误差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3 16: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7 09: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坚决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3 20: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展如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8 09: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久过去了,进展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