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度发烧友--38Hot Volt-Nut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回复: 0

LTZ1000基准制作中的误区,欢迎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4 09: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针对LTZ1000的基准制作,论坛不少网友都搞了,而且专业的也很多,但是好像主题都放在了那3个电阻上,似乎用上金封金属箔才是最棒的,但是linear公司的数据手册明确说明这三个电阻的100ppm变化最大只引起1ppm的输出变化,况且现在的塑料块典型温飘也就-0.6-2ppm/c,对输出的影响非常小,对于双运放LT1013的选用大家似乎都没有注意,具体数据我不说了,大家可以针对LT1013做一下温飘对输出的影响,相信会有发现
发表于 2013-7-4 10: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失调电压的温漂,正常~~~~,很多帖子多说过这个,单电源的轨到轨精密运放不好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4 10: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温飘很大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4 10: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用的拆机件?你测的多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4 10: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数据手册上是0.4~2.5u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4 10: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y_u_a_n_l_a_i 发表于 2013-7-4 10:00
失调电压的温漂,正常~~~~,很多帖子多说过这个,单电源的轨到轨精密运放不好找~~~~~~

请问一下 轨到轨 具体是什么意思!小的不才!不怎么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4 10: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运放闭环在电路中的,应该要求低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4 10: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利达 发表于 2013-7-4 10:22
请问一下 轨到轨 具体是什么意思!小的不才!不怎么懂!

就是rail to rail,指输出、输入范围可以达到电源电压。完全的轨至轨双电源运放,输入输出范围都可以到+/-电源。不是完全轨至轨运放则只是输出可以。对于单电源轨至轨运放,就是输出可以到电源和地。在电路图中,电源就象两条铁轨一样,所以就有电源轨的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4 10: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利达 发表于 2013-7-4 10:22
请问一下 轨到轨 具体是什么意思!小的不才!不怎么懂!

所谓轨对轨(rail-to-rail)运算放大器轨对轨放大器,指的是放大器输入和输出电压摆幅非常接近或几乎等于电源电压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4 10: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看看 发表于 2013-7-4 10:42
所谓轨对轨(rail-to-rail)运算放大器轨对轨放大器,指的是放大器输入和输出电压摆幅非常接近或几乎等于 ...

这个难度不小啊!OP  07--37 这几个不是轨对轨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4 10: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youngliu 发表于 2013-7-4 10:42
就是rail to rail,指输出、输入范围可以达到电源电压。完全的轨至轨双电源运放,输入输出范围都可以到+/ ...

谢谢指点!终于知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4 1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chinapp 发表于 2013-7-4 10:01
关键是温飘很大啊

运放的Vos温漂不是一比一的影响基准输出,也是有弱化的。
50度温度变化,两个运放对输出的贡献小于2u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4 10: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利达 发表于 2013-7-4 10:47
这个难度不小啊!OP  07--37 这几个不是轨对轨吧?

op07系列应该只是普通的静密云房,如果是轨对轨的,datasheet上肯定会说的,英文就是rail-to-rai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4 11: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ffofo 于 2013-7-4 11:29 编辑

想试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4 11: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LTZ1000的误区之一就是想通过选用更高性能的运放来提高系统性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4 11: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a-fly 发表于 2013-7-4 11:53
LTZ1000的误区之一就是想通过选用更高性能的运放来提高系统性能。

同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4 12: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LT1013并不是一个轨到轨运放,LTC1051似乎比较合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4 12: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花5元钱换个运放比花几百换两个金属箔估计效果要好,实践一下就知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4 1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chinapp 发表于 2013-7-4 12:10
而且LT1013并不是一个轨到轨运放,LTC1051似乎比较合适

LTZ1000单电源7V基准电路并不要求运放必需是轨至轨运放,但要求输入共模电压低至0.4V时仍能正常输出。LTC1051是斩波稳零运放,噪声会高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4 12: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chinapp 发表于 2013-7-4 12:21
花5元钱换个运放比花几百换两个金属箔估计效果要好,实践一下就知道了

LT1013运放对输出的影响是50度 2uV,换算下来是大约是0.006ppm/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4 12: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是计算出来的吧,我是对1013加热测出来的,0.2ppm/C大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4 12: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ercyau 于 2013-7-4 13:03 编辑

有机会买个1051玩玩,感觉1013已经很不错
---本来有机会试用1151的,可惜商家给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4 13: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oungliu 于 2013-7-4 13:17 编辑
chinapp 发表于 2013-7-4 12:54
楼上是计算出来的吧,我是对1013加热测出来的,0.2ppm/C大概


我确实是根据LTZ1000的datasheet的数据计算的。
你的测试方法很值得怀疑(我猜是加热方式造成巨大的误差)。
0.2ppm/K,相当于是1.4uV/K。1.4uV这个变化量已经相当于LT说的50度变化量的70%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4 13: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LZ先把测试分享一下。毕竟论坛关于这个的讨论也有不少技术帖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4 13:25:25 | 显示全部楼层
[s: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4 13: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chinapp 发表于 2013-7-4 12:54
楼上是计算出来的吧,我是对1013加热测出来的,0.2ppm/C大概

强制源加热会导致巨大的热电动势,掩盖1013的失调温漂,Sn-Cu结是很好的热电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4 14: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4 14: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shichen717 发表于 2013-7-4 13:49
强制源加热会导致巨大的热电动势,掩盖1013的失调温漂,Sn-Cu结是很好的热电偶。

1013的管脚什么都是镀锡的,焊点也是锡焊点,不存在sn-Cu热电偶吧,不过热电这个思路确实是我以前没有考虑的,谢谢了,我要想想怎么从整体上避免这个热电势,因为我的引出线是铜线,焊点是锡焊,这个还是存在热电势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4 14: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bxms 于 2013-7-4 14:37 编辑

楼主提的问题值得思考。
用一堆金封金属箔做出天价的基准LTZ,其性能也未必有大幅度的提升,实际上这样的基准无异于富人的烧钱游戏,没有什么推广普及价值。能不能在同样的造价下,适当提高其性能,或者在同样性能的前提下,适当降低造价,使得基准更容易推广普及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4 14: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wbxms 发表于 2013-7-4 14:27
楼主提的问题值得思考。
用一堆金封金属箔做出天价的基准LTZ,其性能也未必有大幅度的提升,实际上这样的 ...

300元的LTZ1000 7V基准和花1000元做的,性能上未必后者好。大家牢记一句话,LTZ1000基准的性能,外围元件的影响是小的,主要还是取决于LTZ1000本身。2005年以后的拆机LTZ1000,慎重购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