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hz的交流恒流源带感性负载如何修改经典电路?
书本上的电路结构,也是目前使用的。如图:频率是1MHZ的正弦波,信号干净,峰峰值10V,电阻R18为光音的无感电阻。
输出端的变压器现在是去掉了,没有。电路目的是测量小电感,测量交流电流下感抗上的电压。
现在的问题是,不管是负载电感还是测量线(2根,每根3米)的电感都会导致R20一侧的反馈信号有相移,然后到R16、R19上时,基准信号和反馈信号肯定是叠加有问题的,导致后面电路不能恒流。
怎么解决?在反馈U5那里做移相电路吗?
输出电流多大?
shichen717 发表于 2013-5-29 14:53
输出电流多大?
基准信号的有效电压值除以基准电阻。 云飞青蓝 发表于 2013-5-30 08:41
基准信号的有效电压值除以基准电阻。
10V/100=0.1A
1uH2pi1M=6.28 OHM
电感多大?
目前试验用的最小的是100nh,1uh的也在试。
就这几天试验的情况来看,电流还是符合计算公式的,不去考虑相位问题了。问题的核心是测量线缆太长,引入的干扰太多。
目前就是测量端的针头短路后,都还有Vpp=100mV的信号。 你的目的是不是要求工作时R20上的交流电压必须是一个稳定值。 不好意思R20改为R18.
你的目的是不是要求工作时.R18上的交流电压必须是一个稳定值。 目前R18算是是稳的。问题是后面被测电感上的电流不稳。 云飞青蓝 发表于 2013-5-30 22:52
目前试验用的最小的是100nh,1uh的也在试。
就这几天试验的情况来看,电流还是符合计算公式的,不去考虑相 ...
并行长线之间有电容,大致100-300pF/m,高频下不可忽略。
1/(2*pi*100pF*1M)=1.6K
感谢2位的回复。今天软件仿真了一下。
电路图如上。
基准信号时峰峰值为10V的100Khz信号,基准电阻是100欧。
L1、L2是测量信号输出线,L3、L4是测量信号输入线。电感值100uh是大概估计写的,仿真时发现其值对AD823的输出值没有影响。
LX是被测电感,旁边的0.628欧电阻是我试验用的。仿真情况是1uH电感和0.628欧电阻都会使AD823输出同样的值。100nh的测量结果是1uH的1/10,10uH的测量结果是1uH的10倍。符合线性关系
TR1是耦合输入信号用的,实物是用磁环手工绕的,初、次级线圈电感都是4mh;软件里参数和实物一致。初、次级线圈电感同时变化不影响测量结果
现在的问题是,按照公式,电流峰峰值=100mA,1uH电感两端的Vpp应该是0.628*0.1=0.0628V,结果AD823的输出Vpp=90mV。
10uH时,AD823输出Vpp=900mV。
这个软件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本帖最后由 云飞青蓝 于 2013-5-31 15:37 编辑
至于实物嘛,基本是和仿真、和计算完全对不上的。
目前只是在尽力保证硬件在数据测量上的重复度和稳定性,其余的交给软件做曲线拟合、补偿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