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页
开启辅助访问
站内搜索
娱乐中心
关于我们
切换到窄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广播
Follow
日志
Blog
相册
Album
分享
Share
淘帖
Collection
排行榜
Ranklist
帮助
Help
搜索
搜索
热搜:
adr
ltz
fluke
87
110v
179
1281
3458
8508
34401
JOY DMM
校准
228A
236
7510
ESCORT+3136
示波器
fluke19
FX-888
工作灯
8846
维修
metcal
sp440
超级电容
焊台
吉时利191
8845a
示波表
TEK
DMM870
本版
用户
38度发烧友--38Hot Volt-Nuts
»
论坛
›
仪器仪表
›
仪表综合
›
100欧标准电阻测试平台
返回列表
查看:
48
|
回复:
0
100欧标准电阻测试平台
[复制链接]
lymex
lymex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10-8-28 13: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为什么叫100欧测试平台?
叫“100欧测试系统”太大了,也俗。
被测试的标准电阻都是100欧附近,偏离很小,大家放在一起,高度类似,也很平。
另外,这个100欧因此也是一个比较独立的,清高的,所以就叫平台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变色卡
lymex
lymex
当前离线
楼主
|
发表于 2010-8-28 13: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啥用呢?
无可非议,1欧和10k是在电阻计量中两个最重要的标准电阻点。
其中,1欧最稳定、最传统,也是各国实物标准电阻的阻值。但是,1欧阻值比较小,不便于直接测试,尤其是不便于在业余条件下高精度的测试和传递。因此,后来发展了10k欧的另一个阻值。10k属于不大不小“正合适”的范畴,对于引线电阻、接触电阻、热电动势来讲阻值足够大,但对于漏阻、干扰等,又足够小。因此10k的标准电阻比较容易制作,比较容易出高精度,也比较容易被测试。10k的标准电阻,温度系数可以做得很小,因此可以少受环境变化的影响,适合做传递。当然,10k电阻由于电阻材料比1欧的细、薄、长,因此老化特性不如1欧。
这样一来,就有了两大阵营:1欧和10k,阻值相差1万倍,之间难于往来。幸好我们有1:100的过渡标准,可以过渡两次,实现桥接。而1欧和10k之间的桥接点,就是100欧平台。
具体说来,用传统的办法,先在三次平衡电桥上利用替代法对比1欧基准和10欧过渡基准(接成1欧),然后在第2个电桥上对比10欧过渡基准(接成100欧)和1k过渡基准(接成100欧),最后,在第三个电桥上对比1k过渡基准(接成10k)和10k标准电阻,这样就实现了从1欧副基准到10k工作基准的传递。至于10k的1等标准,可以从10k工作基准做同值传递,也可以从1欧工作基准过渡传递过来。
但是,这是个老办法了,国家规程一贯远远落后,实际做的是另一套。尤其是有了霍尔量子基准(2006年正式启动)和自动化的DCC电桥后,大大提高了电阻基准的精度和自动化程度,而下面这张图是2008年国家直流电阻副基准测量装置的照片:
看不清是啥东西?没关系,放大一下,逐个设备进行说明。
这是一套一MI公司的设备为主的电阻计量标准系统,最左边的是9302JW标准电阻恒温油槽,容量157升,温度稳定性达到0.0007度,温度不均匀性达到0.0003度,重量为150kg。
柜子里最上面的是6010B,是一个自动DCC桥,用来测试0.01欧到10k,不确定度优于0.1ppm。
然后是4220A,20路低热电扫描器,热电动势不大于50nV。
中间的是6000B,是一个自动二进制分压高阻测量仪(BVD),最高可以100V测试电压,1k到10M的测试误差不大于0.1ppm,线性达到0.01ppm,最大可以测试到1T。
再下面就是Agilent 3458A了,在这里作为6000B的配件探测差值电压的,正像使用Warshawsky电桥也需要3458A做差值探测一样。
最下面一个就是1000A了,是一个可分档调压的电压基准,输出1V、2V、5V、10V、20V、50V、100V 七档可调,8小时稳定度1ppm,噪音<1uV,是上述6000B的测试电源。
那么这套东西是如何工作的呢?其实说起来也容易,直接接上基准电阻和被测试电阻群,测试结果就通过计算机自动出来了
当然,是使用6010还是6001,要看被对比的电阻。一般来讲,基准电阻和被对比电阻的阻值可以相差10倍还多。即采用100欧做基准,可以测量10欧到1k之间的任意阻值。这样就可以方便的实现传递了。
那么传递链是什么情况呢?
最早当QHRS刚出来的时候,有一种手工办法,即采用8只800欧的传递标准,串联后与QHRS的6.45k对比,然后并联再与100欧做对比。此时就可以看出100欧的重要性了,是量子基准传递下来的第一个实物基准。
后来有了自动的DCC电桥,而且量子化电阻的推荐值也改为i=2即12.9k,这样就直接对比了,例如香港这个:
可以看出,香港这个用的是CCC而不是DCC。CCC是低温电流比较仪的意思,是利用超导体的完全抗磁性解决了DCC的漏磁问题,用SQUID器件解决了平衡检测问题。国内也有CCC,而且水平很高/更高。但香港用在了计量传递上,国内好像只用在研究。
还有这个,来自TN1488,可以看出,100欧仍然是第一个被QHR传递的。上面还有个1M,那属于高阻。
无论如何,100欧都是QHRS向实物标准转换的第一个阻值,因此也就很重要。
可以看到,在电阻的测试中,最基础的脊梁是1欧、100欧、10k,其次包括各种10进的例如0.1欧、10欧、1k。100k等。再后面才是任意电阻。只有骨架好,才能带动大家。而100欧是骨架上的关键一个支撑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ymex
lymex
当前离线
楼主
|
发表于 2010-8-28 13: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100欧平台都有哪些要素构成的?
测试的不确定度要求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后,测试就是对比。结果就是被测电阻Rx和标准电阻Rs之间的比值。最后的不确定度就是标准Rs的不确定度和对比的不确定度的合成。因此,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一方面要尽量降低标准Rs的不确定度,另一方面要降低整个对比系统的不确定度。
现在专业的电阻对比,最常见的是用电流比较仪(DCC)。上面已经提到MI 的6010B,同样用的比较多的是高联的6622A:
可以看到,前面板有Rx的4个接线柱和Rs的4个接线柱,测试的结果将可以是Rx/Rs之比。
业余条件下我们很难搞到这样的DCC,而是一般用电桥的方法把Rx和Rs的作为两臂实现对比。但由于电桥很难做被比较两臂的真正平衡(即得到Rs=Rx实际可能不等),因此更好的是替代法:在一个位置上分时的接上Rx和Rs,这样就可以抵消掉绝大部分不平衡因素。
而高境界的替代,是用扫描器多重替代,实现1对多(其实也是多对多)的替代对比。
以下就是一种在业余条件下可以比较方便的多重替代对比方案。
1、100欧主基准,要用你最稳定的100欧,可以实现尽量长期的100欧参考值。这里打算用Tinsley的5685A,也就是上面香港直流电阻传递图的最好的实物电阻。
2、1k过渡电阻,接成100欧。然后可以另外接成10k完成与10k的对比。
3、10欧过渡电阻,接成100欧。然后可以另外接成1欧完成与1欧的对比。
4、100欧其它标准电阻,作为被测试电阻,包括DIY的100欧电阻。
5、4线电阻扫描器,输入路数可变最大16路,输出1路,就是轮换地把16路的其中之一接到输出上,这样就实现全部替代。
6、100欧Warshawsky桥,替换对比用。输入一个4线100欧电阻(就是上述扫描器的输出),输出一个0.5uV/ppm灵敏度的电压偏差。
7、测试、采集、记录、处理。偏差电压的测试可以用3458A或者34420A进行,采集用GPIB卡,记录用PC,处理用自编软件加上Exce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ymex
lymex
当前离线
楼主
|
发表于 2010-8-28 13: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哪些100欧好的商品电阻?
纵观标准电阻的厂家和产品,还真就是屈指可数。所有在产标准电阻的厂家都能在其网站上找到参数,因此干脆罗列一下,看看到这些厂家都生产了什么电阻、年老化到底是多少,如下图。横轴是阻值,单位是幂次。例如0即为10的0次方即1欧,而4即为10的4次方为10k。纵轴为年老化的ppm值。
从这个图表上看,最好的商品100欧是esi SR102,年稳0.5ppm。其次是日本AE USR-100,年稳1ppm之内,再就是Tinsley的5685A,年稳2ppm之内。
SR102是SR104的姊妹,非常少见,只听说过,照片都没见过。外形与SR104一样,重量1.8kg。国内国家计量院有,用于与低温量子电阻做对比。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描述中出现两次“空气恒温”的字样,并非说这两个电阻本身带有恒温的,而是如果想恒温,应该用空气而不是油浸。事实上,Tinsley的5685A -1欧是设计成油浸的而不是空气恒温的。
由于SR104的良好表现,SR102电阻丝线会更粗,因此至少是与SR104同级的。
SR102原产于esi,后来卖给了Tegam,现在归IET所有。
http://www.ietlabs.com/esi/SR102_SR104.html
估计这9个电阻里,应该有少量的SR102,但多数是SR104
AE USR-100是日本Alpha Electroncs(现属Vishay)用金封金属箔为电阻芯制作的标准电阻。具有稳定性好、温度系数低、温度曲线平直的特点。自带盒子,有盖子,体积不大(155*122*96带盒)但重量很重,约2.5kg。这个价格也是不菲,见有低一个档次的ASR-10k都要395万日元!
http://www20.tok2.com/home/daisuken/asr103.html
USR的厂家数据表:
http://www.alpha-elec.co.jp/w2img/ww1212155314H19eS01.pdf
Tinsley是老牌英国厂家,其5685A是其顶级标准电阻,具备交直流两用的特点,年稳定性也达到2ppm,成为很多国家标准实验室的主力电阻。该电阻为圆柱性,内部灌油,指标重量0.7kg但实际测试1kg都多了。
http://www.tinsley.co.uk/products/standard-resistors/5685.htm
也许有人会问,怎么没有提一下Fluke的标准电阻?
Fluke 742A电阻系列很一般,最好的年稳4ppm,其中的1欧年稳才8ppm,在正规的计量上是排不上号的。看到这里如果感到惊奇,那只能说明Fluke市场宣传做的比别的厂家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ymex
lymex
当前离线
楼主
|
发表于 2010-8-28 13: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ymex 于 2019-2-9 13:46 编辑
100欧电阻,能DIY吗?
可以。但为了做出好电阻,还是很难的。
一种方法,是自己找好的线材,处理后,绕制,退火,焊接,密封。为了做出好电阻,每一步都是极具挑战的。514所用这种从头做起的办法DIY的34只电阻,结果也很一般。α系数(绝对值)平均为0.27ppm/C其实很大了,β系数平均为0.043ppm/C2也不算小,老化平均为1.43ppm/a也超过大多数标准电阻的实际值了。
另一种比较省事的办法,就是利用现成的电阻器,进行筛选、匹配、混联而成为最终阻值,外边加上外壳和接线柱,而且不用环境密封。电阻芯可以选择金封金属箔例如Vishay 202Z。不建议采用金封线绕,因为很难找到合适的阻值和合适的数量,而且金封线绕的表现也很一般,距离金封金属箔相差比较大。
100欧电阻如果选用4串联方式,每只要25欧,这样的电阻显得有些小。
可以选择并联的方式,例如4个400欧的并联,甚至10个1k的并联。
当然,也可以采取混联的方式,例如用4只100欧的两串两并,甚至用9只100欧的混联。
下图是一包没有开封的202Z和三只零散的,均为100欧0.01%,可以作为100欧标准电阻的要素。
DIY 100欧除了用100欧外,也可以用其它阻值。根据推测,Vishay单电阻最佳阻值范围大概是100欧到10k之间,1k附近处于中间。这是因为,电阻小的话需要箔比较厚,与瓷基粘合的时候容易不听话;另外,小电阻内部引线部分比例也偏大,有一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可以考虑用多个电阻并联,比如5只500欧的并联,甚至10只1k的并联。
说道10只1k的并联,其实与1k哈蒙一样了,1k的哈蒙本身就是串联的10k,直接向/从 10k传递。因此,做1k的哈蒙一定要把同时兼做100欧和10k标准电阻的思想放到一起。
DIY 100欧除了用单个Vishay金封外,也可以用复合的比如VHA518-7,内部已经是7只700欧的并联,效果会比单只的好很多。
另外还有一个方法,利用4只VHA414混联,即250||250||(250+250)。当然,这种接法可以用两个开关断开其中的两段连接,4个250欧就串联成为1k了,也就是100R-1k小哈蒙。
DIY 100欧除了用Vishay的外,也可以用其它厂家的线绕金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ymex
lymex
当前离线
楼主
|
发表于 2010-8-28 13: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渡电阻是怎么一回事?
过渡电阻就是Resistance Transfer Standards,因此也叫做传递电阻或转移电阻,一般是一组12只阻值一样、永久串联的电阻,串联的节点为Hamon节点,任一节点均引出2个接线柱,使得任何一个电阻均可以进行4线测量。
最常见的过渡电阻是SR1010,最初为esi生产但现属于IET,过渡精度是1ppm。
过渡电阻有个非常奇妙的特性,例如10个1k的,串联的10k如果相对偏差为e,那么交叉并联接成100欧后,相对偏差也是e,因此可以实现1:100的高精度过渡、传递。这一特性也表明,只要电阻的短期稳定性好,就可以取得很好的转移特性,而根本不用看其长期稳定性。当然,长期稳定性会让阻值与标称值之间有偏差,偏差太大的话反过来要影响这种转移特性。
有关Hamon电阻的详细话题,参考这里:
https://bbs.38hot.net/read.php?tid=4776
以前有个老话题,内容大部分被这个新的替代了:
https://bbs.38hot.net/read.php?tid=112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ymex
lymex
当前离线
楼主
|
发表于 2010-8-28 13: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来了一个Warshawsky桥?
是的。以前做过一个10k的Warshawsky桥,用于10k标准电阻的对比,效果非常好:
https://bbs.38hot.net/read.php?tid=27
这次由于要测试100欧,因此也打算类似做一个100欧的。
但是,Warshawsky的特点,最适合中阻(1k到10k,扩展范围是100欧到100k)。高阻值的用不到跨线分压了,而低阻值的损失太大,也不适合。100欧处于适合的边缘,此时电阻的标准测试电压为1V(此时功率为10mW),因此电桥灵敏度将降低到0.5uV/ppm,而不是10k桥的3uV/ppm,下降了6倍。不过由于内阻变小,因此可以有更低的噪音,综合分辨仍然可以期望达到0.05ppm。
至于电源,由于电桥为4V,因此用2节锂电(最低6V)稳压供给很合适。用电电流是20mA,对于2000mAh的电池来讲可以连续使用100小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ymex
lymex
当前离线
楼主
|
发表于 2010-8-28 13: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测试下来结果如何?
桥还没做好,不能让100欧的5685A与10k的SR104对比。另外,为了实现100欧与1欧的对比,必须在1欧水平上形成一个可靠、稳定的对比方案出来。现在看,比较可行的方法,一个是用现成的DCC。另一个是采用电流源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ymex
lymex
当前离线
楼主
|
发表于 2010-8-28 13: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完啦?
【全文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sclz
csclz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10-8-28 14: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appymanlxh
happymanlxh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10-8-28 14: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三只眼闲人
三只眼闲人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10-8-28 14: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jinkui
zjinkui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10-8-28 14: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慢点看,不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jm2000
yjm2000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10-8-28 14: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顶,再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bgqjm
bgqjm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10-8-28 15: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大发的都是精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oo
zoo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10-8-28 15: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shaf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轩尼诗
轩尼诗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10-8-28 17: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rn
grn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10-8-28 18: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nyxfk
nyxfk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10-8-28 22: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大 出手就是精品啊
学习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inma
jinma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10-8-28 23: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redtony
redtony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10-8-29 17: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huxp
chuxp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10-8-30 09: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占个座先,100欧系统记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iulwn
liulwn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10-8-30 22: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hanglu
changlu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10-8-30 22: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占位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data
data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10-9-1 08: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tongyu
tongyu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10-9-2 07: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s:34][s:21][s:38][s: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uny-hyb
suny-hyb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10-9-3 14: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望尘莫及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电位器
电位器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10-9-13 12: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uichangli
cuichangli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10-9-15 18: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保存下来,慢慢琢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sxlh
zsxlh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23-6-7 10: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大威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求购专区
Copyright © 2008-2024
38度发烧友
(https://bbs.38hot.net/)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
克米设计
京ICP备20240649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