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使用道具 举报
引用第1楼lymex于2010-08-10 18:38发表的 : LTZ1000ACH,典型温度系数是0.05ppm/C。实际制作测试下来,只要按照典型的电路,就可以达到这个指标,基本没有改进余地了。 另外,LTZ的7V和202Z的7转10部分,是同等重要的,必须都好,才能最终取得好的效果。那种认为只要LTZ好就不需要好的7转10的想法,是要不得的。 所以,这个不是误区,也不会加精。
引用第3楼qqwintian于2010-08-10 19:06发表的 : 老大,是不是只要肯用料,全用好电阻,就能出好结果?
引用第6楼lymex于2010-08-10 19:42发表的 : 也不一定。LTZ的电路有个特点,除了自己权重很大外,其余的权重不大,尤其是大部分电阻权重极小。 换句话说,LTZ自己变化了100ppm,输出就变化100ppm,权重认为是100%。 而其余的两个重要的分压电阻1k:13k,权重为1%,即弱化了100倍,当这两个电阻的某一个改变了100ppm,结果只改变1ppm,因此,只用塑料块电阻就可以达到非常稳定的程度,无需再用更好的电阻了。 .......
引用第8楼lilith于2010-08-10 19:51发表的 : 记得 lymex 老大以前测试统计了 LTZ 典型电路中各个电阻对最终电压的影响,好像除了决定 LTZ 内部温度的两个电阻(1K,13K?)其余的影响都不是很大?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塑料块就足够的样子?
引用第9楼youngliu于2010-08-10 20:01发表的 : 我认为LTZ本身的性能缓慢变化主要影响的是噪声和老化指标。 而其0.05ppm/C的典型温度系数是其典型器件搭配了典型外围电路后达到的,并不是LTZ自身的温度系数。 .......
引用第10楼lilith于2010-08-10 20:08发表的 : 既然 LTZ 恒温能力达到 1e-3C/C,那么调整稳压管电流再去降低温度系数还有没有意义?而且外部电阻尤其是决定内部温度的两个电阻的温度系数对最终电压的影响和调整稳压管电流找到零温度系数点的影响最终看来有没有意义?
引用第11楼lymex于2010-08-10 20:10发表的 : 是的。 其余的也有一些影响,见下表,下面靠右的部分是我附加的(实测)。 这就是当电阻变化100ppm的时候,能引起输出变化多少。 其中R4/R5可以认为是弱化100倍,R2弱化250倍,R1弱化700倍,R3弱化3300倍,其余的弱化就更大,可以忽略。 .......
引用第14楼youngliu于2010-08-10 20:25发表的 : 精细调整温度系数到5ppm以内,就可以在恒温能力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更低的温度系数,例如优于0.01ppm/C,或者能降低对恒温电路的要求 并不是说随便的电阻就能使LTZ1000恒温能力达到1mC/C。这个1k、13k电阻对用孪生电阻应该能改善一下恒温效果
引用第16楼lilith于2010-08-10 20:34发表的 : 也就是说,1e-3C/C 的指标是在外部 1K:13K 比例不变、电阻值不变的情况下得出的,实际上由于电阻值和电阻比例受温度影响,实际的 LTZ 电路不能达到这个指标? .......
引用第19楼qqwintian于2010-08-11 02:13发表的 : 可是,我还是认为好原件一定出好性能,因为咱们大家都是玩基准的,不可能把线路搞得一团糟呀! 尤其是基本电路、典型电路都齐备的情况,自己发挥的地方不是很大,一大堆极品原件搞出来个垃圾基准,还真不容易! 大家说呢?反正我只知道固态电压基准,其他的不知道
引用第21楼youngliu于2010-08-11 09:36发表的 : 如果不注意防风和均温,LTZ1000做的基准也有可能不如精心制作的LM199基准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