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块美国原装板子上有些东西不认识,请教
线和蜘蛛网一样,不过线的质量非常好不生锈,还有几个东西不认识,请教各位大侠老美产的,上面的东西都标有USA
比较壮观
这线飞的绝了!! 这个应该是用了类似于ICT绕线器绕的吧。。。整齐漂亮 后边够整洁
利害这飞线什么年代的产物 特氟龙的线,呵呵 高实在是高 这种工艺叫Wire Wrap,很成熟的一种老方法,至少80年代还有人用。
http://en.wikipedia.org/wiki/Wire_wrap 牛B!!!!
回 lymex 的帖子
lymex:这种工艺叫Wire Wrap,很成熟的一种老方法,至少80年代还有人用。http://en.wikipedia.org/wiki/Wire_wrap (2012-12-1822:22) images/back.gif
领导见多识广 这回没人说飞线是修过的吧 呵呵,科普了一下,WireWrap是70年代末用于计算机的电路板上,电子管(搭棚)过渡到集成电路后的一种解决方案,有专门的工具和带有接线桩的洞洞板,可以不需要焊接,直接用类似套筒的工具将导线(剥好线头)拧在接线柱上(也可以用这个工具拧下来);
http://www.homebrewcpu.com/Pictures/fp_wire_wrap_side.jpg Wire Wrap
国内也有叫OK线的,
有专门的绕线工具的,连接很可靠的 早期的航天器电路板也用这种工艺 估计最初写电子技术方面的教科书的时候忙着翻译基础理论,翻译的差不多要开始搞教具的时候已经是线路板普及的时候了。 高人!学习 本来打算请教一下上面的模块(A/D或D/A)有没有用拆下来玩,看样子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还是请教一下模块的利用价值,谢谢!
回 lymex 的帖子
lymex:这种工艺叫Wire Wrap,很成熟的一种老方法,至少80年代还有人用。
http://en.wikipedia.org/wiki/Wire_wrap images/back.gif
很有意思,竟然是从更古老的历史发展而来。早年在做外线电工的时候,强电接头都是这种 Manual Wire Wrap,现在都改成压接的形式了。
ANALOGIC
搞设计的一看这词就熟悉 学习了 这方法可以布一千层PCB
回 jigsaw 的帖子
jigsaw:早期的航天器电路板也用这种工艺 (2012-12-1823:25) images/back.gif现在还有,还用呢,高档发烧音响和cd等里面的接线,还是用这样的,
回 车载cd 的帖子
车载cd:现在还有,还用呢,高档发烧音响和cd等里面的接线,还是用这样的, (2012-12-1913:10) images/back.gif是,看了一下介绍这种搞法可靠性竟然比焊接要高,只是生产效率比较低
以前从没见过这么复杂的跳线 我还专门在阿莫上面买了一只专用绕线工具和Wire Wrap线呢。
回 armdsp 的帖子
armdsp:我还专门在阿莫上面买了一只专用绕线工具和Wire Wrap线呢。 images/back.gif
是银质线吗?我在TB上倒是买过不少卷,都是劣质的,感觉很难买到类似这些板子上用的优质线;
比如这个近距照上的线
回 lzqing 的帖子
lzqing:是银质线吗?我在TB上倒是买过不少卷,都是劣质的,感觉很难买到类似这些板子上用的优质线;比如这个近距照上的线
(2012-12-1915:31) images/back.gif
应该是银质线,这块板子是美国原装的,包括插针和IC座质量都非常好
---------
不好意思还以为问俺呢 哈哈, 我们公司正好有这种绕线的工具,手机拍几张照片给大家看看。
回 张文松 的帖子
张文松:哈哈, 我们公司正好有这种绕线的工具,手机拍几张照片给大家看看。(2012-12-1918:30) images/back.gif
有点意思,最后一张图片感觉像赶着一群啥
开个玩笑,我之前偶尔见过连接方式但从没见过大规模这种,开始主要是想了解板子上的A/D是否有利用简直,没想到这么开眼界
回 lzqing 的帖子
lzqing:是银质线吗?我在TB上倒是买过不少卷,都是劣质的,感觉很难买到类似这些板子上用的优质线;比如这个近距照上的线
(2012-12-1915:31) images/back.gif
日本音响里边都是这样接线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