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HP202Z温度系数测试专用贴
VHP202Z指标在其数据表里,有一个典型曲线
可以看到,0到60度温度系数是+-0.05ppm/C, -55度到125度范围内是+-0.2ppm/C
这个是说“窗口温度系数”。即在0到60度的范围内,用一个最小窗口,其高度即为电阻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然后除上60度(窗口宽度)。
数据表下面有个表格:
这个表的意思是,典型温度系数为0.2ppm/C,最大2ppm/C
(-55度到125度,参考温度25度)
实际到底如何?
Jam在昨天首先进行了测试:
jambalaya123 (16:43:35)
短时间水浴测了下,22度和50度两个点,10k阻值变化-20ppm,四线,连夹子一起包塑料袋进水浴。
lymex (16:44:38)
这样看有-0.7ppm/C
jambalaya123:(23:07:55):
晚上直接焊4线核了下手上10k 202Z温度系数,还是约-0.7ppm/C 昨天夜里我测试了4个,测试了连号的H458、H459、H460、H461,温度系数分别是+0.20、-0.36、-0.19、-0.42ppm/C
17度是室温,30度是水浴。用了个盆,调节到30度,也是套塑料袋,但只把电阻和脚的部分浸泡,4线测试,用的是成品线,Advantest的
短期稳定性很好,入水后很快就稳定,等1分钟再读,但变化很小。因为金属壳里面是油,导热很好。
lymex (00:36:47)
我感觉Jam的测试不会有什么问题,只是在50度这样稍微高一些的温度下,曲线有下垂,因此负的多一些
lymex (00:38:01)
这种Evanohm一般Beta=-0.03ppm/C2,因此,温度高了20度,Alpha就变小-0.03*30= -0.6ppm/C
初步评价:Vishay在耍赖,很多电阻不能进入典型值之内。按照统计规律(正态分布),应能有68%的概率进入典型值、有95%的概率进入典型值的2倍窗口、有99.7%的概率进入典型值的3倍窗口。 根据测试数据的话, 看来vishay的指标有浮夸或者误导人的感觉。
按照vishay的手册, 大家理解的应该是工作温度范围内,最大TCR应该是0.2ppm/度, 不差很多。 但实际上似乎只保证2ppm/度。 老大,是用爱德万的6581测试的?温度是测得水温还是塑料袋内的温度? 测试是用3458A,温度是水温 哦,明白了,是测试线用的爱德万的! 刚才用1271测试了12K跟5K两个VHP202Z。温度是室温26.8度跟水浴46度。12k 的是-0.37ppm。5k是-0.63ppm。
回 6楼(aeon) 的帖子
看来温度系数是负的多 温度系数的正负到底跟什么有关? 温度系数和电阻体材料、热处理工艺、基材等都有关系; 同样的材料,制作工艺,还是有正温和负温度系数? 微观的看,没有两个东西是一样的。一条线上不同段的特性都不同; 从电阻材料自然的曲线看,在常温附近有个峰,而峰的附近就可以认为是0温度系数的,这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实际上,由于材料成分、加工、热处理的原因,这个峰可能处于不同的温度点。假如处于0度,那么在常温下就是负的,如果处于50度,那么在常温下就是正的。
另外更主要的是,VHP202Z是用的补偿法,即适当选择瓷基材料,让其膨胀系数的大小与电阻箔的电阻变化能够有抵消作用,才能造就0温度系数的电阻。然而在实际生产中,这补偿点是很难精确控制的,有的欠补偿,也有的过补偿,才造成温度系数有正有负。 fluke的金封线绕,也有正温度系数和负温度系数, 这个只是和线绕材料有关吧?
回 13楼(xplore) 的帖子
也与绕制过程密切相关,所以都是做好电阻再测试温度系数。如果真的仅与线材有关,那么在开始就可以确定温度系数,而且不同的电阻其温度系数是相同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202z温度系数好像是负的多。我测了两个都是负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