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电路原理解释:
A1是负责恒温控制的。当温度没有达到预定值时,LTZ的6、7、8脚三极管的Be结电压比较高,高于R3=70k和r5=1k的分压值,因此是该三极管是截止的,8脚电压高,A1的输出为高,通过1k和2N3904和LZT 的1脚加热。当达到平衡点后,7脚和8脚电压几乎相同,而A1的7脚随温度和散热情况在变化,维持恒温。可见A1的5、6两个输入端均比地电位仅高出0.6V左右,所以A1必须用单电源运放。
A2是负责电压反馈的。正常情况下LTZ 4、7脚的Vbe大约是0.55V,因此流过R1的电流大约是0.55/120=4.6mA,假如这个电流稍微偏大,那么这个三极管就更加导通,所以5脚的电压就下降,经过A2的放大后,1脚电压下降,通过1N4148二极管就把其输出的7V拉下来,因此电流就变小。实际上,这是一个强烈的负反馈,鼻环增益至少有10000以上,所以,即便外部用掉10mA,稳压管的电流都不会变化1uA。这样就保证了输出电阻非常小,也保证了7V的稳定。
由于7V的稳定,因此R4、R5的分压也是稳定的,或者说其稳定程度仅仅取决于这两个电阻。
也由于7V的稳定,R3和R2这两个负载电阻的上端也自然接到这里。
10k、1M、0.1uF、0.022uF等是增进电路稳定性的。
分析这类电路的要点,是看运放的两个输入。这两个输入在正常情况下一个是基础,另一个是可变的,但到最后,两个电位必须一样。所以,A2的2、3脚电位一定是一样的。由于2脚是4、7的Vbe=0.55V,因此A2的3脚也必然是0.55V。 套件没有了。关键是,做完了不是正好7V,取决于器件。
回 7楼(liulwn) 的帖子
这个简单的电路省略了恒温部分,因此温度系数就不是那么好,但其它指标比如老化指标很好。运放不能换成OPA2604,必须用单电源运放。
没有LT1006的场合,可以用LT1013,他们是相当的。 上面的那个电路调整120欧能找到0温度系数点吗? 引用第9楼zoo于2009-05-20 10:17发表的:
上面的那个电路调整120欧能找到0温度系数点吗?
120欧不能改变温度系数,或者说改变很小。
要调整到0温度系数,可以在稳压管上串联一个200欧左右的电阻,并进行调整。见数据手册第6页。
引用第10楼liulwn于2009-05-20 10:27发表的:
谢谢老大解答问题,还有个问题是LTZ1000是8个脚的,数据手册里的电路基本都只是用1,2两个脚,其它脚都没使用?
数据手册里8个脚都用到了,看那些3到8的数字,其中6漏掉。 引用第12楼liulwn于2009-05-22 22:35发表的:
研究了下LTZ1000原理图,发现电路没接地点。老大帮看下原理图这样接行吗。还有原理图里那几个电阻对温飘影响最大的?(必需要用好电阻的)
这基准不要考虑接“地”的问题,实际上红色的连接线是可以的,连接后双电源变成了单电源。
电阻的影响,见这里4楼第2图下面:http://www.bbcnn.net/bbs/read.php?tid=46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