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不能说明总体 https://bbs.38hot.net/images/back.gif
一般的金属膜厂家标50PPM,而做为合格的产品是不会超过标称值的,再说50PPM在现在的工艺下应该不难 引用第30楼xiaosun于2010-04-2012:23发表的:
一般的金属膜厂家标50PPM,而做为合格的产品是不会超过标称值的,再说50PPM在现在的工艺下应该不难
images/back.gif
50ppm/C是精密金属膜电阻温度系数的上限,普通金属膜电阻温度系数的规格一般为100ppm/C,以前还有200ppm/C的 这种电路不是精密电路,主要误差不全在电阻上。
事实上,我都用0805。
如果要0.1%精度,上个OP07就全解决了,只要几毛钱。 op07是2.5元的
29楼的电路不错,学习了 引用第33楼donkey于2010-04-2122:08发表的:
op07是2.5元的
29楼的电路不错,学习了 images/back.gif
OP07C价格1元左右,2.5贵太多了 SO8 100片88 用8050和TL431搭了实际电路了,5v供电,我的天啊,至少等2分钟才能稳定下来.而且偶尔会跳到102,然后又跳回来,奇怪了,就是没有101ma出现.
看来用8050不是一个好主意,温升太高.应该用to220封装的才行.该用什么管好呢?tip41? 引用第36楼donkey于2010-04-2601:07发表的:
用8050和TL431搭了实际电路了,5v供电,我的天啊,至少等2分钟才能稳定下来.而且偶尔会跳到102,然后又跳回来,奇怪了,就是没有101ma出现.
看来用8050不是一个好主意,温升太高.应该用to220封装的才行.该用什么管好呢?tip41? images/back.gif
可能原因有两个:
1.电流取样电阻功率太小,温度系数比较大
2.表为示值偏大或电阻阻值偏小(金属氧化膜电阻有负温度系数)
回 36楼(donkey) 的帖子
上图 如下图,这个恒流源用是可以用,大部分时间都是100ma(200ma档,优利德31c),偶尔会跳到102,就是等恒定的时间太久,而且电阻都很烫.8050也很烫.实验用一下可以,没法实用的,即便老化处理也不行. 100mAx2.5V=250mW
2W金属膜温度也会上升10-20C
不是老化的问题,而是金属膜电阻的温漂。
如果需要稳定100mA,必须用29楼的电路,并且要用至少<25ppm的RJ14/24金属膜12欧4只并联。
发射极输出会造成431偏置电流随负载变化,因此一般都采用集电极输出。 原来成熟电路被不合理应用,怪不得不行。我还以为实践推翻理论了,幸好。。。 楼上两位,我这个恒流源是用来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本来设计是20欧一档,2欧一档.200毫欧一档,用7107的表头.希望200毫欧档能精确到1毫欧.图上那个接插件就是用来接被测电阻的,四线制的测量方法.
只所以用100ma,是因为这样测10毫欧的电阻的时候,电压有1毫伏.这样可以试用LM324来进行放大了.之所以用LM324而不是用op07,是因为电路使用了3个运放来构成差模放大电路.用三个op07有点夸张了吧?
看来为了兼顾恒流源的精度,只能降低电流了,降低到多少合适呢? 被测电阻(恒流源的负载)应该接到集电极与正5V电源之间 1mV用324太夸张了。
为了准确度,用30个OP07才30块,也不过分。
上一个20左右的仪用运放才是正路,可是431+8050又太夸张了。 引用第44楼shichen717于2010-04-26 17:27发表的 :
1mV用324太夸张了。
为了准确度,用 30个OP07才30块,也不过分。
上一个20左右的仪用运放才是正路,可是431+8050又太夸张了。
---------------------------------------------
你说的20左右的仪用运放是什么型号?是指价格还是指工作在放大倍数20倍左右比较稳定的运放?
电流和放大倍数应该多大才比较好?它们之间的平衡, 怎么把握好? 楼主要做的是自己玩儿还是卖的。 324是通用运放,失调电压高、温飘大、开环放大倍数低,不适合小信号放大用,被测信号要有10mV以上才能达到一般的精度
20元左右的仪用运放应该是指AD620吧 楼主要做的是自己玩儿还是卖的。
===============================
在小范围内流通的,非商品,更类似于团散件一类的,卖不掉就自己玩.不要求精度很高,定位于弥补万用表200欧姆电阻档的不足和满足电源(10A级别)的需要(例如电流表,电子负载等等方面的应用) 大家发挥! 推荐一个方案:
电流源:LM336+双电源OP07+(12欧4只并联=3欧)+2SD669
可达到200ppm稳定度和500ppm准确度。
电压测量:AD620,但由于CMRR,会造成较大固定误差,需要零点校正。
实际测量小电阻必须使用脉冲法,否则热电动势会比较明显,读数稳定要等很长时间。不过0.200欧问题不大。 引用第50楼shichen717于2010-04-2722:56发表的:
电压测量:AD620,但由于CMRR,会造成较大固定误差,需要零点校正。
请问AD620的调零端是怎么接的?电压基准和调零脚之间需要接一个运放跟随器做缓冲吗? 近来学习一下…… 请教最近有点烧,我用的是TLV431+9014.,提供1,2毫安的恒流源,当时查的9014的放大倍数是最高的,如果改用VMOS管用那个型号的最好,要TO-92封装的,谢谢。
回 53楼(泰山逍遥子) 的帖子
这么小的电流几乎所有JFET或小信号VMOS都能胜任,最好用跨导大的、开启电压低的。TO-92封装的JFET: 2sk170、VMOS:VN2222LL均可 万分感谢。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