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9电路的电压调整
看到有兄弟在讨论基准电压调整,我用399pcb为例简单说说。我不是专家,说的对不对,好不好大家对付着看吧。升压电阻由上下电阻两部分组成,分压点=vref
分压点电压可以这么算verf= 10/(R上+R下) *R下。
实际电路中 R81-R86组成统计下电阻,R11-R17包括VR1是下电阻的调整电阻。
同理 R91-R96组成统计上电阻,R15、16是上电阻的调整电阻
没有调整电阻的时候,上下电阻分压点约为6.923v。如上公式可以看出,统计电阻无论阻值多大,分压点电压都是相同的。
但统计电阻阻值要在合理范围之内。太大的话,电流偏低,导致噪声偏高;太小的话,电流偏高,老化偏大。
试验得知,统计电阻取值5-30k范围都适用。
实际调整中,如果你的399输出电压低于6.923v的话,就要加大上电阻,或者减小下电阻。
此时下电阻是无法减小的,就要用适当的电阻安装在R15位置,以加大上电阻阻值。
同理,如果你的399输出高于6.923v的话,就要减小上电阻,或者加大下电阻。
R10-17就是串联在下电阻上的调整电阻。
举例说,如果通过测算,得知下电阻要串联599R电阻作为补偿。
实际你不可能找到一只599R阻值的电阻的。
如果你手里有比较好的200R电阻。那么在R10、11位置安装两个200R,在R12位置也安装一个200R、
此时,你补偿了600R,多补偿的1R电阻怎么去掉??
R13、14、17和VR 位置解决这个问题。
计算,200R变成199R ,需要并联 约为39.9k电阻(略低于40k),你可以用过并联几只电阻的方式得到这个39.9k。也可以通过电位器调整得到这个电阻。
R12 200R电阻,并联39k和2k电位器串联的电阻。这个电阻群,电位器可调范围为198.98Ω-199.03Ω
理想阻值199Ω,在电位器中间位置,比较理想。
注意,这里调节200R电阻的电位器,用的是39k电阻和2k电位器串联,并不是直接并联一个50k的电位器!!!
整体下电阻阻值可调范围为15k598.98-15k5999.03,电位器全量程调整,对整个下电阻的影响为3ppm。
也就是说电位器老化1%的话,对整体下电阻贡献 0.03ppm。
对于年稳要求1ppm的设计思想,电位器做出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相对阻值较大的电阻主体15k才是老化的贡献者。
不知道我说的明不明白了,调节输出电压就是调整上下电阻的阻值。基准里不是不能用电位器,而是要合理运用。
再说说统计电阻。什么是统计电阻?或者说统计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就是解决温飘和老化的问题。
六只电阻组成的上或者下统计电阻,都是组成了一个电阻。你也完全可以用两只电阻替代统计电阻。
如果你用完全相同的电阻做统计的话,也就失去了统计的意义。
在这个板子上,我用了测试出的电阻,蓝色标称负温飘,红色代表正温飘。由于可以写字的地方实在太小,用了涂抹长度代表温飘的大小。
先说到这里吧,欢迎拍砖。 用统计电阻的意义在于看起来比较烧包,元件少了给人的感觉是简陋,这估计就叫“发烧” 说得非常好!
实际上每一个真正的基准都是定制的,所有和准确度与稳定度相关的元件都需要事先测量参数,从而可以确定具体的安装位置和产生的作用。做一个基准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先顶再研究
内容来自[手机版] fffofo:
用统计电阻的意义在于看起来比较烧包,元件少了给人的感觉是简陋,这估计就叫“发烧” images/back.gif
统计电阻的一个主要功能是稳定性指标的相互补偿。 分析的相当不错!学习了。
回 fffofo 的帖子
fffofo:用统计电阻的意义在于看起来比较烧包,元件少了给人的感觉是简陋,这估计就叫“发烧” (2012-05-0310:50) images/back.gif抛去技术谈,我用的塑料金属箔统计不算烧包吧。
js特价才3元一个,共用11只,总共才是一盘菜的价格吧! 谢谢楼主的分析,小白又走近路了 电位器的应用,在电子系统设计里面是很重要的。
在学校里老师一般不会教这个。
除了调节音量外,设计上应该尽量减少电位器在整个调节范围变化对电路阻值的影响。
楼主的这个方法是最典型也是最实用的方法。
赞一个。 学习了。谢谢! 学习了 优秀文章,支持!n神马都是浮云
回 hldiy 的帖子
hldiy:抛去技术谈,我用的塑料金属箔统计不算烧包吧。js特价才3元一个,共用11只,总共才是一盘菜的价格吧! (2012-05-0311:18) images/back.gif
耶,高人呀,哪里买的电阻哦,给个链接三,我也想整几个来玩玩,一直让我那两个LM399AH睡觉这也不是个办法呀 优秀文章,支持!n神马都是浮云 优秀文章,顶 Q1,Q2用什么型号的管最好呢? LM399 ADR01 ADR03有喜欢的不 我有想出了 记号一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