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度发烧友--38Hot Volt-Nut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回复: 0

一个设想,减小热电势对测量的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0 11: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得在哪本书中有介绍:不同材料处于不同温度下连接,热电势符合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是否意味着可以忽略测量线路的材料和温度,只要保证被测量、参考量以及ad转换3处的温度相同,就可以忽略测量线路热电势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呢?
发表于 2010-1-10 12: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楼主langyan于2010-01-10  11:45发表的 一个设想,减小热电势对测量的影响 :
记得在哪本书中有介绍:不同材料处于不同温度下连接,热电势符合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是否意味着可以忽略测量线路的材料和温度,只要保证被测量、参考量以及ad转换3处的温度相同,就可以忽略测量线路热电势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呢?


要明白热电动势产生的原因,所谓热电动势就是原电池效应(热电偶效应),减少热电动势材质很重要,单一金属纯度越高越好,其二硬性接触采用同材质,接触要好,以面接触,且接触面要洁净,其三焊连要避免对接和相距,尽可能采用搭接靠紧,能长则长。用电路板尽可能采用双面板,孔径稍大于原件管脚为佳,用线连材要用纯铜线,不要采用如网线,电话线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0 19: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径稍大于原件管脚为佳,------------------------>孔小了你也插不进去。[s:33]

用线连材要用纯铜线,不要采用如网线,电话线等--------------------------->网线效果很好。[s: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0 20: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得对,一般都是这样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0 20: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上热电动势=温差×材料特性,是乘积关系。
实际上两个都不会是理想的0,因此要靠两方面共同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21: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lymex于2010-01-10 20:57发表的 :
理论上热电动势=温差×材料特性,是乘积关系。
实际上两个都不会是理想的0,因此要靠两方面共同努力。

老大的这个说法说到了问题的点子上。温差不可能是0,材料特性也不可能是0.
我现在要分析的是:如果测量一个电池电压,我保证了被测电池、参考电压和ad转化器件三者温度相同,表笔探头处选择同材质,那么是否就可以不用考虑其他部位的材质和温度呢?

如果不行的话,还有什么地方应该考虑,希望通过那个基尔霍夫理论,顺藤摸瓜把关键点找出来,针对关键点进行材质和温度控制,对无关紧要的地方不要进行无谓的投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21: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更容易感性认识的是电阻,问题转化成测电阻:
如果测量一个电阻,我保证了被测电阻、参考电阻和ad转化器件三者温度相同(假设可以忽略参考电压引入的误差),表笔探头处选择同材质,那么是否就可以不用考虑其他部位的材质和温度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0 21: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电动势不会很大,测电池我想能忽略不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22: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找到了那个理论,我记错了,不是基尔霍夫定律,应该叫中间导体定律

3.中间导体定律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中间导体(第三导体),只要中间导体两端温度相同,中间导体的引入对热电偶回路总电势没有影响,这就是中间导体定律。
应用:依据中间导体定律,在热电偶实际测温应用中,常采用热端焊接、冷端开路的形式,冷端经连接导线与显示仪表连接构成测温系统。
有人担心用铜导线连接热电偶冷端到仪表读取mV值,在导线与热电偶连接处产生的接触电势会使测量产生附加误差。根据这个定律,是没有这个误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0 22: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看法,可能错误:
看测量的精度,热电势一般uv级,如果测量结果mv级就可以忽略。
对测量者来说,能做的就是尽量保证机外环境温度在推荐范围,并尽量恒定,还有适当的热机是必不可少的,待测物温度和环境温度一致也是必须的。
如果是仪表设计,要考虑的就更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 09: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低热测试下,看中间导体定律是没有用的,因为那个定律的成立的条件是温度相等,而实际上是不等的。
测试mV级的信号要是能忽略uV级的热电,那精度只有0.1%。

还是那句话,要想减少热电动势,一个是要采取均温措施,例如用双外壳、大热沉、防风罩、减少发热。另一个是要用好材料,比如纯铜/紫铜、碲铜镀金、尽量用压接而不是焊接、要焊接采用低热焊锡等措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 10: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大多数测量来说热电动势影响不大,本身温差不会太大,而普通线材的热电势也不会太大,即使常用的K型热电偶也只有40μV/℃。
当然高精度、小信号测量还是有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17: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大说的很有道理,Cu对Cu热电势是0.2uV/摄氏度,温度要提高一个数量级都难,别说2-3个,看来是要多渠道解决问题。另外
高位表线路板焊接用什么焊锡好?特别是采样放大部分。
我打听低热焊锡有两种:
1、无铅锡的熔点一般在220度,成分Sn99.3-Cu0.7的,锡铜合金
2、Sn63/Pb37有铅锡熔点在183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 19: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7 11: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这段时间逛坛子和6位半实际测试,觉察到降低热电势的简易原则
    材料同质很关键,同温更关键。但是即便同质也不能使其降到0,如果测量分辨力10uV以上,接入非同质导电材料甚至是铁,只要保证所用材料足够小,使其温度梯度小,就可不计较其热电势。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老大抛弃了采用低热焊锡。因为焊锡本身体积小,温度差足够小,这符合第三导体定律。
    所以在不得已用第三材质时,尽量使其体积小。1、焊锡在满足焊接的情况下尽量少用,不要堆焊。2、鱼夹或接线柱尽量用小个头的,并且将其整体处于一个环境中,这样可节省几百元的接线柱,而改用价格相对便宜的优质导线贯穿腔体。3、各个细长体尽量要同质,且优质,而且这种材料自身的热电势要小。因为细长体的温度难保证,杂质分布不均匀的材料不能作为细长体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7 14: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要在面板用接线柱,应该位于同一高度,这样可以减少温度梯度。34401A就存在温度梯度,将短路插头对调插入会有1~2uV的差异估计就是因为其电压输入两全插孔不在同一高度,存在温度差,而原本正插已经温度平衡,反插之后会又需要温度平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8 13: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测电阻与测电压不同。

测电阻为有源测量,通常用脉冲法/delta法去除热电动势,只要时序合理,理论上可将热电动势及其变化完全消除。
测电压为无源测量,理论上没有好办法,只能恒温+保温+等待温度梯度消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