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R6871E-DC
最近入的R6871,发现除数字板有问题外,模拟板的参数亦不理想,电压党末位有5-7字跳动,毫伏挡更达十几个字的跳动!通过利用别人的数字板,经初步检测,可能是A/D部分有问题。发现该表前段输入有三个标有D676,D688,D689代号的28个引脚的芯片,估计是A/D集成电路。可能是小日本耍心眼,故未标注其具体型号,因此,对其具体引脚定义,芯片性能参数一概不知。估计可能是24位串行SPI输出的,否则28个引脚是不可能的!本来想通过短路基准与输入,来判断到底是A/D芯片本身的问题,还是前端信号调理部分的问题,现在看来一时无从下手!前端信号处理也做的有点花俏,装在陶瓷片上的Q7,Q8好像是各自由三个2N4117A组成的恒流差动放大以达到数十G欧姆的输入阻抗,还有Q1~Q6的孪生管及对管组成的还缠有细细的镀金丝,这是干啥?实在令不明里就的咱不敢轻举妄动!现求本坛各位,望有相关本机A/D资料的朋友赐教?!更正型号错误:
原R6871E-CD变更为:R6871E-DC
by :redtony
2001-11-21 D676,D688,D689 这三个是网络电阻,A/D好象是在模拟板上那个白色的芯片 6871的模数转换不是现成的AD
回 baof 的帖子
baof:D676,D688,D689 这三个是网络电阻,A/D好象是在模拟板上那个白色的芯片 (2011-11-1710:03) https://bbs.38hot.net/images/back.gif那个白色陶瓷基板40引脚的是20000门CMOS可编程 逻辑集成芯片,即PLD芯片,估计是映射引脚用的吧?或为了确保信号质量以便A/D芯片与CPU之间的可靠通信?此外,这MC68000的16位CPU也太豪华了吧?其“体积”亦大的有点夸张!开机一整天,温升都不超过10 度。如果能很好地驾驭它,还是个好搭档。尤其是可内设存储20000个数据,配合触发电路进行脱机数据处理,真不错。如花些功夫,可将原来的二个128KB的SRAM换成512KB, 存储量再可扩展4倍。其实,本机的校验数据是存储在一片16KB M28C16A/ EEPROM上的!90年代的小日本,怎么就能做到这等水平呢?!!! 我也有台TR6871,开机报C1 TO错误,还没找到原因 D676,D688,D689 这已经是型号了,是他们自己的专用芯片。
回 mingwei1228 的帖子
mingwei1228:我也有台TR6871,开机报C1 TO错误,还没找到原因 (2011-11-1712:55) images/back.gif是那个白色的出问题了,MB60H125 洗金很值钱
回 自定义 的帖子
自定义:是那个白色的出问题了,MB60H125 洗金很值钱 (2011-11-1920:51) images/back.gif哪个白色的?数字板上的吗 通过继续几天的观察,虽然这几天天气温差变化大,但表的数字一直在末尾0-6有规律跳动(3-4秒一周期),基本排除基准本身,电源波纹干扰等因素!为证实不是电源引起的原因,本人特意将本表的电源连接到山特UPS-500的开关电源(电压198-232V,频率46-53HZ的变化范围,情况依然。这也从侧面证明此表的电源部分功力亦棒,锁相环跟踪很棒!显然,这种情况也不是温漂导致的,是与时间有关的有规律跳字,属于零漂大的故障?!可能是某个放大环节的反馈机制的作用而引起的这种现象!那么,是那个放大环节?NND!小日本就是不出电路图!这跳个不定的数字实在让人心烦!!! 索性进行彻底解剖,大卸一番!仔细端详,发现当初要价6万多人民币的家伙真不是吃干饭的!只知道小日本给咱做的小车特别叩门,所谓的省油其实是“纸做”的身板!很好的替咱做的一副活棺材。而这台不起眼的表用料出奇的大方?全身外壳是由近2MM 的镁铝合金板构成,且包括面板也是厚实的铝板。内层又用同样的材料方盒来屏蔽模拟板,还是四周包括接线端子用绝缘子隔离的“悬空”设计!用A/V发烧友的角度来观察,此机前端小信号线路的“搭棚”焊接手段如出一辙!如同外人很难理解的发烧功放设计为何对集成电路避而远之,却要用“原始”的分立式元件搭棚焊接,且将其分成电源,前级,后级。重达数十公斤!此机最值得玩味要算A/D 部分的分离设计。原先我也是一根筋地找那心目中的AD集成块,发现我错了!压根没有单片的AD集成块,而是将电阻阶梯,树状开关,比较器,控制电路,各自分离,而将地址锁存器,译码器,寄存器,逻辑电路等做在了一块PLD可编程逻辑的专用芯片上!然后。。。。真是感触良多!看来我是玩定了。。。
回 huzhijun 的帖子
huzhijun:通过继续几天的观察,虽然这几天天气温差变化大,但表的数字一直在末尾0-6有规律跳动(3-4秒一周期),基本排除基准本身,电源波纹干扰等因素!为证实不是电源引起的原因,本人特意将本表的电源连接到山特UPS-500的开关电源(电压198-232V,频率46-53HZ的变化范围,情况依然。这也 .. (2011-11-2012:44) images/back.gif我猜是开了ACAL了,而且周期不太长 今天连蒙带猜看了鬼子的鸟文,打开了ACAL,发现原来默认的设置是1,我把它调到20,好像情况改善了些,但还是有跳动!在仔细看说明,原来是属于正常范围的误差,毕竟使用到现在有了些年头,误差及参数变动噪声增大是必然的!要不然,怎么可能会轮到咱手上呢。当然最理想,最完美的境界是稳如泰山,一个字不跳!能否达到此理想呢?细看线路板,看到一些门道,如采用现今最低超低噪声的JFET(NF=0.40DB))对管替换原来的2sk141A,2N4177A(NF=1.0DB)管,用超低Ib,Vos运放集成电路代替原来的不算最顶级的集成块,定能手到病除,因为本机的设计思路是无可挑剔的(只是PCB的直角走线令人不爽!),潜力是可以挖一下的(估计提高一个数量级)!久等发现好管子及好IC了,最好是军用级的额。。。。只是要严格配对比较麻烦?!哈哈,咱也有机会玩起了高级鸡。
咋没有图片呢,, 楼上两位版主正确,AC常规校准只用1KHZ。但是那个表格(34401a服务手册70页)里面有好多种频率,1KHz,50KHz,10Hz是测量检验表的频响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