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测国产金封电阻
本帖最后由 gbf0871 于 2015-8-2 12:15 编辑最近入了些国产金封电阻
https://bbs.38hot.net/data/attachment/album/201508/02/105038fse66fls8t6ssfz2.jpghttps://bbs.38hot.net/data/attachment/album/201508/02/105037wsrkzsbwkbbp0drl.jpg
这些电阻一部分是我从 电位差计UJ25--- 0.01%级 拆下
另外一部分疑似拆自QJ36-- 0.02%级
这种电阻陶瓷骨架中空,主题部分金封,上部有微调电阻,低阻值微调电阻部分有锉刀错过的痕迹,应该是最终微调时造成的
看微调电阻部分电阻丝颜色应该是锰铜类合金
1. 精度测试
使用刚刚校准过的R6581
实测值标称值精度(%)
100.00011000.0001
100.00231000.0023
100.00051000.0005
100.00011000.0001
100.00321000.0032
99.9979100-0.0021
100.00791000.0079
9.998810-0.0120
9.998710-0.0130
9.998610-0.0140
9.99910-0.0100
9.999110-0.0090
9.99910-0.0100
9.999510-0.0050
9.999810-0.0020
1000.07710000.0077
1000.02210000.0022
1000.04110000.0041
测试结果不错,1k和100欧精度均在0.01%以内,QJ36和UJ25中拆出的电阻没有显著差别,阻值整体偏高符合绕线电阻老化规律,感觉1k电阻老化更大些
10欧电阻整体偏低,精度在0.02%以内,估计是为了不错导线的电阻吧
2. 温飘测试
采用自制冷热箱进行测试
https://bbs.38hot.net/data/attachment/album/201508/02/111900qukuwozhg56z6z66.png
https://bbs.38hot.net/data/attachment/album/201508/02/111859l8lljolbjdb6uinm.png
温飘测试并不太理想,从温飘曲线看符合锰铜系合金规律,零温度系数在20-30度之间,但是二次项系数要比典型-0.6要大一倍左右
3 高温下负载老化测试
待测
4.总结
精度:理想,同常见国产绕线RX70 0.01%级类似或者稍好一些
老化:常温非负载老化理想,从材质封装看应该优于普通RX70,从材质看使用的是锰铜,抗腐蚀性稍弱,整体老化性能估计与塑封fluke绿皮类似或稍弱(fluke绿皮虽是塑封,但电阻丝材质为卡玛类合金,抗腐蚀性好)。 高温负载老化待测,但我不太看好(国产绕线老电阻通病,高温负载下阻值以每天0.5-2ppm的速度递减,测了几种均是如此)
温飘:不佳,和普通锰铜类绕线电阻相同, 不如精品RX70(RX70中有部分温飘接近卡玛合金曲线,不难遇到,整体温飘在-1到-7之间),更比比不上fule金封和塑封了
https://bbs.38hot.net/data/attachment/album/201508/02/114427jz11mzox7oos7tt8.png
对比,精品RX70(79年左右生产,标称0.02%,实测精度都在0.005%以内,温飘<5)
整体性能:普通RX70< 国产金封<精品RX70<fluke绿皮<fluke金封
学习了,谢谢楼主 对装电阻的罐子的兴趣比电阻大{:142_381:} 看来没买这种电阻胆对的,不过收藏几只倒是不错的选择 倒数第二张图的Y轴单位是什么? y轴是温飘,PPM,x轴是温度 y轴是温飘,PPM,x轴是温度?
从曲线看20-30度温漂绝对值是12ppm,也就是大概1.2ppm/K,温漂还算可以啊 是的,20-30之间因为电阻温飘经历了一个从正值到负值的过程变化量互相抵消了所以温飘平均值比较漂亮 学习了,锰铜成分决定了性能 如果这种金封用上更高级的电阻丝,就是精品中的精品了,完全有能力和fluke 金封对比了 请问楼主,这种需要记录温度的测试中,是如何将温度和电阻值对应起来的?是手工观测并记录,还是有什么方便的自动化方法呢 将温度探头和电阻一起放到冷热箱中,然后用CARE GPIB测试的 学习学习再学习 学习了。感谢楼主分享! 学习了。感谢楼主分享 就电阻器发展趋势来说,线绕电阻器的体积、重量、感量等都具有明显的劣势,逐渐会越来越少的,而且图片上的金封也只是做到了金属外壳,内部气氛或填充物还是差距较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