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jw01 发表于 2011-7-27 10:49:22

LTC2400测量交流电

被测单元:LTC2400 AD转换器
输出满程字数:500万字
输入交流,输出正负跳字数的峰值。
被测交流    输入    显示峰值
频率(Hz)    幅度    字数(正负跳)
5    10mV    18000
10    15mV    20000
20    21mV    8000
25    21mV    5000
30    21mV    2000
35    21mV    550
40    21mV    90
45    21mV    0
50    21mV    0
55    21mV    0
60    21mV    0
65    21mV    50
70    21mV    70
75    21mV    60
80    21mV    20
90    21mV    0
100    21mV    0
110    21mV    0
120    21mV    0
130    21mV    0
140    21mV    0
150    21mV    0
160    21mV    0
170    21mV    0
180    21mV    0
190    21mV    0
200    21mV    0
210    21mV    0
220    21mV    0
230    21mV    0
240    21mV    0
250    21mV    0
260    21mV    0
270    21mV    0
280    21mV    0
290    21mV    0
300    21mV    0
310    21mV    0
320    21mV    0
330    21mV    0
340    21mV    0
350    21mV    0
360    21mV    0
370    21mV    0
380    21mV    0
390    21mV    0
400    21mV    0
500    21mV    0
1000    21mV    0
10000    21mV    0
10020    21mV    0
100000    21mV    0
100020    21mV    0
100050    21mV    0
1MHz    21mV    0
10MHz    21mV    0
20MHz    21mV    0
50MHz    21mV    0

pipelie 发表于 2011-7-27 11:10:47

标题写错了
想验证什么问题? ADC的输入带宽?

xjw01 发表于 2011-7-27 12:04:49

检查一下这个AD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ysfc51 发表于 2011-7-27 12:49:35

除非采取了正负峰值保持电路,用这么慢的的AD很难准确测量交流电压吧

longshort 发表于 2011-7-27 13:00:01

缺少了一个必要的指标作为条件:波形失真度。没有这个失真度条件,测出来的数据是没有可信度的。

xjw01 发表于 2011-7-27 13:25:28

主要是测量LTC2400对各种频率信号的抑制能力。
信号使用21mV小信号,就是防止LTC2400反向过载。
从实测结果来看,它在50Hz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几十毫伏级的电压不会对LTC2400直流测量带来影响。

它对60Hz至80Hz的抑制能力不强。
35Hz以下的频率,抑制能力很差。

xjw01 发表于 2011-7-27 13:25:58

同时也得到一个结果,高频干扰对LTC2400的影响可以忽略。因此,制作电路时,要千方百计减小100Hz以下频率的干扰。

xjw01 发表于 2011-7-27 13:27:59

回 4楼(longshort) 的帖子

用DDS生成的信号,失真很小。

youngliu 发表于 2011-7-27 13:51:53

LTC2400的采集速度如何?AD转换周期?

qq1851166 发表于 2011-7-27 14:19:27

引用第5楼xjw01于2011-07-2713:25发表的:
主要是测量LTC2400对各种频率信号的抑制能力。
信号使用21mV小信号,就是防止LTC2400反向过载。
从实测结果来看,它在50Hz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几十毫伏级的电压不会对LTC2400直流测量带来影响。

它对60Hz至80Hz的抑制能力不强。
....... https://bbs.38hot.net/images/back.gif

貌似8脚接地对60HZ抑制能力   接高电平对50hz抑制能力

longshort 发表于 2011-7-27 14:50:33

回 7楼(xjw01) 的帖子

需要的是给出量化指标作为前提条件。

xjw01 发表于 2011-7-27 15:47:00

回 10楼(longshort) 的帖子

使用AD9850 DDS
在不同输出频率下,他的散杂频率成段略有不同,但杂散频率的幅度几乎都是小于主输出频率的50dB的,在低频时,可以达到70dB以上,所以可以放心的使用。一般的模拟信号发生器的指标,未必会好于它。
这个AD9850是DIY 的,没有做好屏蔽与隔离,主要杂散频率是来自单片机,以及AD9850自身在20MHz以后明显的波形失真。
也不要想信网上那些文章,说DDS的杂散多么大,相位失真多么严重。
可以使用示波器分析波形及频谱,还可以使用数据手册上的公式计算。都会得到结论:做为一般的实验信号源,没有问题。
我也曾用谐振法测定可能的干扰,主要还是来自于单片机。但它的频率非常高,对LTC2400没有影响。


而这个实验,主要是测定抑制效果。实际上,测量时会发现,测交流时,数字是乱跳的,看不清真正的幅值,我们只是粗略测定输出的字数幅值。

从以上的测值,我们会发现,哪些交流干扰会直接影响直流电压的测量。
我在5Hz于50MHz范围内,粗略的扫频,观察LTC2400对各种频率的响频情况,对消除各种干扰对LTC2400测量影响的担心,是有帮助的,做到心里有数。我的电脑,会发出很强的干扰,可是自检值却没有受到电脑的影响,所以我干脆扫频测试。
当然,做密集扫频会花很长时间,因为LTC2400的响应速度非常慢。所以我只做粗略扫频。

lilith 发表于 2011-7-27 19:38:25

引用第8楼youngliu于2011-07-2713:51发表的:
LTC2400的采集速度如何?AD转换周期? images/back.gif



配置为抑制 50HZ 电源周期的时候,ADC 周期为 160ms,其陷波图谱与分析,在手册的13 页有,楼主的测试就是此页内容 当频率足够高之后,由于这种低速 ADC 本身就相当于一个低通滤波器而将高频信号阻隔了,所以也就总是结果为 0 了。一般的万用表应该也是这样。

xjw01 发表于 2011-7-27 20:32:50

经过缓冲电路后,缓冲级一般都要设计滤波器。所以我是直接从OP07输入的,高频实际上进行了两次滤波,高频信号很难从经过缓冲级。
再者,LTC2400本身也对高频响应不敏感。
所以高频信号输出后,总是0

src100 发表于 2011-7-27 20:34:33

ltc2400最近是热点啊。

xjw01 发表于 2011-7-27 21:05:36

回 12楼(lilith) 的帖子

上次看到你测的曲线,也是一条势物线,中点误差约50字,INL中点处也是10ppm。
不知你的曲线采用哪种方法测定,稳定性如何。
我使用的电阻分压法测定INL,要切换表笔,时间长,会遇到电压漂移的影响,而且容易受到势电势影响。所以这种方法本身就产生了1ppm左右的不确定因素。我正打算改进测量方法。

lilith 发表于 2011-7-27 22:20:23

Re:回 12楼(lilith) 的帖子

引用第15楼xjw01于2011-07-2721:05发表的 回 12楼(lilith) 的帖子 :
上次看到你测的曲线,也是一条势物线,中点误差约50字,INL中点处也是10ppm。
不知你的曲线采用哪种方法测定,稳定性如何。
我使用的电阻分压法测定INL,要切换表笔,时间长,会遇到电压漂移的影响,而且容易受到势电势影响。所以这种方法本身就产生了1ppm左右的不确定因素。我正打算改进测量方法。 images/back.gif



这个,你的计算有误吧,分辨率 1uV(1 个字 1uV),满度 5V(5,000,000),一个字才 0.2ppm,50 个字也就是 10ppm,绝对误差 10ppm,INL 怎么也能有 10ppm,你取样宽度有多宽阿。

我是用 7651 可调电源做源,粗略人工设定了 50 个点电压,人肉记录和“绝对值(6581)”的读数然后计算 正式的测试还是打算光耦隔离做好之后,在电脑上编程测试,这样可以轻松测试 5 万个点。

jimton 发表于 2011-7-27 22:30:56

都快停产了,还折腾啥!

xjw01 发表于 2011-7-27 22:35:54

INL的定义方式并不完全统一。比较简单的,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把头尾连成直线,再比对其它测试点与该直线的偏离情况,即头与尾的INL误差强为0
对于LTC2400,头取0V输入,尾取5V输入,这样还是比较合适的。
我测的结果也是10ppm(中点),但非线性改正后,只剩下1ppm

xjw01 发表于 2011-7-27 22:38:46

我取样测试点,5点。其中对中点测了几十次,总是在1ppm 以内(在软件中已设置了非线性改正参数)。

xjw01 发表于 2011-7-27 22:40:53

如果用其它高位表试非线性误差,我觉得很难测准。我看了几款6位表的参数,非线性误差大多在1ppm左右,无法超过非线性改正之后的LTC2400。

xjw01 发表于 2011-7-27 22:47:46

用非线性误差为1至2ppm的高位表来校准LTC2400的非线性度,也是不够理想的。用1ppm以内的就比较理想。

lilith 发表于 2011-7-27 23:07:43

引用第18楼xjw01于2011-07-2722:35发表的:
INL的定义方式并不完全统一。比较简单的,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把头尾连成直线,再比对其它测试点与该直线的偏离情况,即头与尾的INL误差强为0
对于LTC2400,头取0V输入,尾取5V输入,这样还是比较合适的。
我测的结果也是10ppm(中点),但非线性改正后,只剩下1ppm images/back.gif



你这样取,当然阿 但我想手册显然不是这样取的,否则这个曲线无法成立才对




而且比如说,Full Scale Error 手册标称是比较大的,但实际上远没有那么大


所以我觉得是取样点和区间宽度上有微妙之处

lilith 发表于 2011-7-27 23:16:55

引用第21楼xjw01于2011-07-2722:47发表的:
如果用其它高位表试非线性误差,我觉得很难测准。我看了几款6位表的参数,非线性误差大多在1ppm左右,无法超过非线性改正之后的LTC2400。
用非线性误差为1至2ppm的高位表来校准LTC2400的非线性度,也是不够理想的。用1ppm以内的就比较理想。 images/back.gif



嗯,所以我用的是 8.5 位的 6581 阿,虽然没有在官方网站找到宣称的非线性误差,但既然安捷伦宣称 3458 大约是 0.1ppm,想来作为仿制品的 6581 也不会太差。另外我也曾用电阻分压法试图测定 6581 的积分非线性, 结论就是,0-5V 区间,没有可以观测的误差(因为有 0.2ppm 容差)。

xjw01 发表于 2011-7-28 06:10:49

数据手册中的INL,一般是以头尾连成直线以后来评估它的INL
再一个就是,非线性测完成以后,最好连光滑曲线。消除噪声的影响。
LTC2400给的INL曲线,噪声很大。ADS芯片给的曲线,就做了平滑处理。
你说到的采点区间问题,这涉及到插值问题。插值密度高一些,改正精度会有所提高。对于LTC2400来说,他的曲性式比较简单,所以不一定有必要细分为多段插值。全程分1段进行抛物线插值即可,如果还不满意,可以考虑分两段抛物线插值。也可以分10段,做线性插值,效果也差不多。
至于你说的,要用5万点来测试非线性,其效果是绘制一条曲线,让人觉得更直观一些。而实求编程时,这么多数据,用处并不大。如果想采集那么多点,建议全程分200点采集,这样就可以得到非线性误差曲线,20分钟内就可采集完成。然后分时段重新采集INL曲线,这样就可以得到不同温度下的曲线。

xjw01 发表于 2011-7-28 06:17:00

2段插值与单段插值,精度会提高多倍,同样,4段也会比2段精度高。当精度已提高到芯片的极限,插值点密度再提高,就没有意义了。

songjiao 发表于 2015-4-24 09:58:46

这么好的一个讨论,就这么中止了,高手们,请继续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LTC2400测量交流电